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花生MADS盒同型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项目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花生MADS盒同型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项目

一、“花生MADS盒同源异型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项目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论文文献综述)

岳璇璇[1](2020)在《苹果乙烯响应因子ERF1B调控LOX途径香气合成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果实香气对苹果的品质性状的影响是具有决定性的,果实良好的嗅感能够增加其商品价值,从而获得更大的商业价值。果实香气的合成过程相对复杂,其中研究较为广泛的是的脂氧合酶途径,脂氧合酶基因作为该途径的关键基因引起学者的重视,但具体的作用机理还不清楚。乙烯对果实的成熟进程具促进作用,被称为果实成熟激素。在多数植物体内,乙烯的响应因子ERFs位于乙烯响应途径的下游,将乙烯信号传递至下游基因,完成乙烯参与果实成熟的转导。不仅如此,乙烯通过PpERF1,PpERF2等调控LOX基因的表达来参与果实香气物质合成过程,但苹果中ERF家族具体参与香气合成的作用机理还不明确。另外,关于MADS蛋白的研究从未停止,尤其是在调控乙烯信号的转导、参与果实成熟以及香气合成等方面。因此,为深入探究上述基因家族的功能,本研究以‘长富2’作试材,通过定量进行基因筛选,克隆MdLOX1a、MdMADS24及MdERF1B基因,对基因功能展开研究,结果如下:1.在苹果盛花105d后每15d左右取样,测定香气物质的相对含量及乙烯释放速率;通过实时的荧光定量对LOX途径的结构基因,MADS及ERF家族基因表达筛选。结果表明,随着果实成熟,果实香气物质相对含量与乙烯释放量呈上升趋势,MdMADS24、MdLOX1a及MdERF1B显着上调,接下来将其作为目的基因进行探索。2.在‘王林’愈伤中过表达MdLOX1a发现,实验组香气总含量增加,且部分的成分有不同程度增加,说明MdLOX1a促进香气物质的合成;此外,对此基因启动子元件分析发现启动子上存在MADS家族的结合元件CArG-box的顺式作用元件。3.将MdMADS24在‘王林’愈伤过表达,转基因验证后,发现其香气物质增加一倍,MdLOX1a上调表达。通过酵母单杂交实验、ChIP及EMSA实验验证MdMADS24特异结合MdLOX1a启动子上的CArG-box元件,LUC实验结果表明MdMADS24蛋白促进MdLOX1a启动子的活性。4.共转MdERF1B到OEMdMADS24的愈伤中,验证转基因成功后,测定香气物质相对含量及基因表达量,结果显示:较于单转OEMdMADS24,共转试材的香气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多,MdLOLX1a的表达明显上调。通过酵母双杂交(Y2H)实验、Pull down验证MdMADS24和MdERF1B的蛋白发生相互作用,利用BiFC实验再次验证二者在体内互作产生蛋白复合物,LUC荧光报告实验结果表明:较于MdMADS24的蛋白对MdLOX1a启动子转录的促进,MdBBX24和MdERF1B蛋白的促进作用更为显着。本研究结果表明:MdMADS24通过与MdLOX1a启动子结合促进后者转录,同时MdMADS24又与乙烯传递途径下游的MdERF1B蛋白-蛋白互作,显着促进MdLOX1a启动子转录活性,进而参与果实香气物质合成。首次揭示乙烯间接参与果实香气物质合成的分子机制,为乙烯参与果实香气品质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范春霞[2](2009)在《文冠果雄花性别决定中雌蕊败育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初步鉴定》文中提出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属于无患子科,独属独种,是我国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和重要生物质能源植物。文冠果两性花和雄花同株,雄花花芽在经历两性阶段后雌蕊发生选择性的败育。本文以文冠果雄花在选择性败育前夕的雌蕊组织和两性花中正常发育的同期雌蕊组织为研究材料,采用RNAPlant试剂提取方法,成功提取了文冠果雌蕊组织的总RNA,然后以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采用Genefishing技术首次从文冠果败育前夕的雌蕊中筛选分离到21个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经过测序,差异片段的大小主要集中在90bp—600bp之间。将所得序列进行NCBI在线BLAST分析,发现大部分序列与多种植物的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依据其序列相似性进行基因生物学功能分类,其中11个序列与已知蛋白或推测蛋白质(putative protein)有着较高的同源性,功能涉及到以下几方面:细胞结构组成、转录调控、蛋白质合成、物质转运,信号转导等;3个克隆与未知蛋白质(unknown protein)或假想蛋白质(hypothetical protein)同源;其余7个克隆序列没有同源性蛋白质,暂不能确定功能。采用RT-PCR方法,在文冠果中克隆得到1个适于半定量RT-PCR内参的管家基因片段β-actin(200bp),根据反向Northern结果和序列比对分析选择出9个重要的差异克隆片段,经过引物设计进行半定量RT-PCR实验,结果表明它们在雄花和两性花的雌蕊组织中表达有差异,可能参与了雄花中雌蕊选择性败育。这些片段可能是以新基因的方式也可能是在两类雌蕊中通过表达量的不同调控着文冠果中雌蕊的发育过程。

倪多娇[3](2007)在《栉孔扇贝抗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扇贝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品种,但自1994年以来,养殖扇贝陆续爆发的大规模死亡,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威胁到现有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扇贝病害的不断爆发以及病因的多样性迫切要求制定新的疾病防治措施和开发新型的抗菌物质。因此,深入研究扇贝免疫防御机制,探讨提高机体抗病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改良种质和培育抗病品系,无疑是解决目前困扰扇贝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抗氧化酶可以清除活性氧,是维持机体内氧环境平衡,抵抗外界环境影响的重要免疫因子。本研究采用大规模EST测序方法和同源克隆的方法,结合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栉孔扇贝中克隆到了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等抗氧化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基因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这三个基因在健康扇贝血淋巴细胞、肾、鳃、肌肉、性腺等组织和在分别用鳗弧菌,溶壁微球菌和假丝酵母处理扇贝后不同时间段的表达差异情况进行了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fSOD的cDNA全长为1022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含有459 bp,编码153个氨基酸残基,无信号肽,为胞内蛋白。经BLASTP分析发现,CfSOD与其它动物具有较高的同源性。CfSOD中存在两个Cu/Zn-SOD的签名序列;另外Cu结合必须氨基酸(His-45,-47,-62和-119)和Zn结合必须氨基酸(His-62,-70,-79和Asp-82)在CfSOD中保守。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CfSOD在鳃、血细胞和肾中有较高的表达。在鳗弧菌和溶壁微球菌刺激后,CfSOD的相对表达量逐渐下降,然后分别在32小时和16小时的时候恢复到刺激前的表达水平。在假丝酵母刺激后,CfSOD的mRNA表达没有显着差异。栉孔扇贝过氧化氢酶基因CfCAT的cDNA全长为3146 bp,其中开放阅读框含有1521bp,编码507个氨基酸残基,无信号肽,为胞内蛋白。经BLASTP分析发现,CfCAT与其它动物具有较高的同源性。CfCAT中存在过氧化氢酶近端活性位点和过氧化氢酶近端血红素配体签名序列,另外存在两个糖基化位点NFS和NFT,同时在CfCAT的C末端存在过氧化物酶体定位信号AQL,为典型过氧化氢酶。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健康的扇贝中CfCAT在鳃和性腺中有较高的表达。CfCAT基因在鳗弧菌刺后表达升高,在4小时达到最高,约是刺激前表达量的6.8倍(P<0.05),后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下降。在8小时表达量达到为刺激前表达量的1.3倍(P<0.05),在16和32小时略高于刺激前的水平。在溶壁微球菌刺激后CfCAT基因表达量也呈上升趋势,在刺激后4小时达到刺激前表达量的约2倍,然后有所下降,在16小时又上升到刺激前表达量的2.9倍。CfCAT基因在假丝酵母刺激后的表达略有升高,4小时约是刺激前的1.2倍(P<0.05),在其他时间段变化不明显。栉孔扇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CfGPX的cDNA全长为1290 bp,其中开放阅读框含有705bp,编码235个氨基酸残基,有一个24核苷酸的信号肽序列。经BLASTP分析发现,CfSOD与其它动物具有较高的同源性。CfGPX中发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位点的签名序列,另外发现硒半胱氨酸和硒半胱氨酸插入序列,为含硒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未经处理的扇贝中CfGPX在性腺、肌肉、血和肾中有较高的表达。CfGPX基因在鳗弧菌刺后表达量快速上升,在6小时的时候表达量达到最高,为刺激前的4.0倍(P>0.05),后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下降。在溶壁微球菌刺激后CfGPX在前6小时表达略有降低,在6小时的时候表达量为刺激前的0.5倍(P<0.05),后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升高。在16小时的时候表达量为刺激前的2.1倍(P<0.05)。在假丝酵母刺激后, CfGPX的表达量略有下降在8小时的时候表达量为刺激前的0.8倍(P<0.05)。实验证明栉孔扇贝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fSOD,过氧化氢酶基因Cf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CfGPX基因在机体抵抗外界微生物刺激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曹尚银[4](2005)在《苹果花芽孕育的蛋白质组学及其特异蛋白的研究》文中认为苹果是世界上最重要有经济价值的果树之一,可是苹果育种和其它木本植物一样一直落后于其它作物,最主要的一点是存在着童期长的问题。如能搞清果树花芽分化机理,就能有效地启动成花控制基因,缩短果树童龄期,加速果树育种进程,所以果树花芽分化研究历来是果树生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以同砧木同品种、不同品种的、同时停长的苹果短枝和不同发育阶段的杂交种实生树为材料,分别从形态解剖学、内源激素水平、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不同发育阶段、不同器官的特异蛋白双向电泳分析,运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双向电泳技术,生物质谱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苹果花芽孕育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苹果芽中富含多酚类化合物、色素及其氧化产物,严重干扰双向电泳技术的应用,通过苹果短枝顶芽蛋白质样品制备、电泳及染色等方面的技术改进,探索出了一种可获得重复性好,清晰度高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技术;电泳图谱可分辨出苹果树短枝顶芽蛋白质斑点数765个左右,苹果短枝顶芽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约在13.0kD~178.0kD范围内,主要分布在13.0kD~79.0kD之间。等电点约在4~9.5范围内。 2.对红富士、金冠苹果和“红富士×金冠”杂交种实生树短枝停长后3—9周的花芽、叶芽进行蛋白质双向电泳研究。结果表明,7周的2-DE图谱比较,分别有283个蛋白点在表达上有明显的质和量的变化。其中:162个蛋白点在花芽形态分化后2-DE图谱中的表达量均高于花芽形态分化前,110个蛋白点的表达量低于花芽形态分化前;4个蛋白点(16.4、30.2、40.3、65.1kD)为花芽形态分化开始时初前(花序原始体出现)花芽2-DE图谱所特有;3个蛋白点(39.3、60.2、66.3kD)为初后(侧花出现)花芽2-DE图谱所特有,1个蛋白点(77.1kD)为萼片期花

戴小枫[5](2003)在《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农业生物灾害每年造成了巨大损害,常年发生灾害面积超过30亿亩次,损失粮食15%、棉花25%以上,严重制约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提高,危及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这是一个综合性和专业性密切结合的复杂问题。为此,作者综合运用多学科的多种方法,从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不同层面和方向,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综合研究。 本项研究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探讨21世纪农业发展新时期中国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战略问题,重点在以下领域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 一是系统的分析了国际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论文以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为重点,从农业减灾、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现代高新技术农业应用等多角度对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草灾害的预防与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研究与应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综合分析,对与植物保护技术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关键技术领域进行了重点的回顾、总结和评述,对当前国际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动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提出了生物技术应用空前加速、数字化发展全面渗透、技术的环保性和效益性要求更加严格、GMO安全性和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问题异军突起、“一地多灾”综合灾变机理研究已现端倪、区域性多对象多目标可持续控制势在必行等国际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二是首次提出了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在系统回顾、总结分析国际植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凝练出带头学科交替拉动和科学革命质变起爆的植物保护科学发展模式,需求牵引的单个技术更迭与科学先导的技术体系综合发展等植物保护技术发展规律,给出了未来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生物技术一马当先,高新技术多点起爆,互作机理核心支撑,4部引擎联合驱动,全面推进植物保护科学技术革命,建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支撑的新型植物保护科学技术体系”的模式和发展道路。 三是综合性地提出了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战略、发展目标、优先方向和重点研究内容:重点研究和系统阐述了生物农药、环境相容化学农药、农业转基因安全和危险性外来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等“4部引擎”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以及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在基础性工作、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关键技术等不同技术层次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的优先方向是有害生物一作物互作机理研究、生物农药创制、环境相容化学农药开发、农业转基因安全和危险性外来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等五大领域;针对植物保护科学技术自身特点、发展规律和我国现状,提出了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下,未来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中应始终把握和坚持“4个紧密结合”的原则,即宏观与微观紧密结合,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关键技术研究与基础研究、基础性工作紧密结合,前沿高技术与传统常规技术紧密结Z‘ 四是创新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从组织制度和体制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把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问题纳入国家生物安全整体战略的发展新观念,提出了成立农业生物灾害国家管理委员会,建立官方植保官制度,改革我国农林动植物有害生物检疫检验管理体制,建立农业生物灾害公共危机应急控制制度和机制,完善动植物有害生物预防控制测报系统,加强动植物有害生物防灾减灾保障系统建设。 2.从依法治国的角度,在完善和建立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中,提出新建立“植物检疫与植物保护法”、“官方植物保护官试行条例”、“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法”、“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法”等法规,以及修改和补充“农业法”、 “环境保护法”、“对外贸易法”、“国家公共安全法”、“刑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等政策建议。 3.从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的角度,研究提出了坚持农业生物灾害的社会公益性质不动摇、农业科研公益性定位不动摇、农业科研基地国家投资主体地位不动摇、农业科学技术的完整体系不动摇、政府为主体的投入渠道和机制不动摇、坚持政府对公共产品实行积极干预的方针,坚持国家目标与市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用好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改革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现有的支持方式、增加国家财政对植物保护技术科研与推广应用的投入等政策建议。 4,在国家科技政策建议中,针对一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和保障支撑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设“一个中心五大基地”(即植物保护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基地、农业应用微生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研究基地、农业转基因产品安全性评价研究基地、新型农药创制基地、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基地为核心的学科体系、创新能力建设)的布局和建议,以此为基础建设以国家植物保护科研基地为核心、区域性植物保护技术创新中心为支撑和网络的国家植物保

马海官[6](1990)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1989年度资助项目介绍》文中研究说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1989年度共受理自由申请项目(即从前所称的“面上项目”)4061项,申请金额20792.90万元;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79项,申请金额1556.05万元;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65项,申请金额1527.52万元。根据择优资助的原则,经科学部初筛,同行专家评议和学科评审组专家评市,选取资助的项目计有:自由申请项目921项,资助金额2778.16万元,项目批准率22.7%,其中最高资助金额25万元/项,最低资助金额1万元/项,

付茵茵[7](2012)在《银杏和叶籽银杏microRNA的鉴定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银杏(Ginkgo biloba L.)系第四纪冰川之后惟一在中国保存下来的的孑遗种子植物。在其漫长的演化历程中,银杏的种子和叶片发生了明显的形态变异。世界上第一株叶籽银杏(Ginkgo biloba var. epiphylla Mak.)是由Shirai于1891年在日本发现的。叶籽银杏系银杏家族中的特异种质,因具有明显的叶生胚珠,而被视为观赏佳品,同时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虽然国内外学者已对叶籽银杏的分类地位和系统进化进行了研究,但对于其发生机制还未有明确的定论。MicroRNAs(miRNAs)通过对靶mRNA直接切割或者抑制其翻译,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起调控作用,其功能几乎涉及到生长发育、信号转导以及环境响应等生命进程的各个方面。因此,对银杏和叶籽银杏开展miRNA的鉴定与功能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银杏和叶籽银杏的进化以及叶籽银杏产生叶生胚珠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本研究以银杏和叶籽银杏为试验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与生物信息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和分析了银杏和叶籽银杏中的miRNA。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用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了银杏和叶籽银杏嫩叶小RNA文库,共获得高质量序列46,191,036条,其中银杏小RNA文库包含24,227,844条,叶籽银杏小RNA文库包含21,963,192条。去接头、去污染后分别在银杏小RNA文库和叶籽银杏小RNA文库中得到23,798,499(3,059,786unique)和21,717,220(2,585,993unique)条clean reads。(2)对小RNA文库中的clean reads进行分析,并进行分类注释。两个文库中小RNA长度多数都在19nt24nt之间,长度分布峰值在21nt和24nt两处,其中21nt处均能达到60%以上,这与小RNA的典型长度是一致的,其分布特征与其他裸子植物小RNA文库也基本一致,而与一些被子植物的分布特征存在差异,这主要是与其加工生成的DCL酶种类不同。文库中miRNA与siRNA的含量丰富,在银杏中分别达到12.5%和25.85%,在叶籽银杏中分别达到13.73%和29.39%,表明在银杏与叶籽银杏中miRNA的调控有着重要的地位。(3)从银杏小RNA文库中鉴定出2,974,600条植物miRNA同源序列,其中包含20,262条unique reads,它们隶属于444个miRNA家族;经过进一步的复杂分析和严格筛选,共得到银杏保守序列399,039条,这些序列隶属24个miRNA家族的69个保守miRNA成员。从叶籽银杏小RNA文库中鉴定出2,981,348条植物miRNA同源序列,其中包含18,685条unique reads,隶属于391个家族;经筛选后得到叶籽银杏保守序列460,037条,包含28个miRNA家族的82个保守miRNA成员。(4)在所建的银杏及叶籽银杏小RNA文库中共预测到10条新miRNA候选者,其中在叶籽银杏中预测到9条新miRNA候选者,分别为miRn1、miRn2、miRn3、miRn4、miRn5、miRn6、miRn7、miRn8、miRn9、同时发现miRn1*;在银杏中预测到2两条新miRNA候选者,分别为miRn9、miRn10。这10条新miRNA候选者的前体能均形成特征性发卡环结构,长度在20nt23nt之间,最小折叠自由能(MFE,minimal folding freeenergy)都在-19.5kcal/mol以下,符合miRNA的典型特征。(5)应用miRU算法对银杏及叶籽银杏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在30个保守miRNA中,共预测到22个保守的miRNA家族中对应的161个靶基因,大多数靶基因为植物转录因子,功能注释显示这些靶基因涉及到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响应的各个方面;在10个新miRNA中共发现37个靶基因,这些靶基因中有17个编码功能蛋白,还有20个编码未知功能的蛋白。(6)对银杏和叶籽银杏中miRNA的表达量进行分析发现, MIR156、MIR164、MIR168、MIR169、MIR390、MIR397、MIR399、MIR408、MIR535、MIR1030在叶籽银杏中的表达量要比在银杏中的高,且差异极显着;MIR159、MIR160、MIR394、MIR828在银杏中的表达量要比叶籽银杏中高,且差异极显着。本研究通过对银杏及叶籽银杏miRNA的鉴定与分析,发现在银杏及叶籽银杏中存在数量众多的小RNA,这预示着银杏及叶籽银杏中可能存着复杂的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机制。银杏与叶籽银杏miRNA表达模式和水平的不同可能会进一步揭示叶籽银杏叶生胚珠发生的分子机制。

段会勇[8](2008)在《动物舍微生物气溶胶及其向周围环境的传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生物是动物舍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动物舍的生物污染可以引起一系列传染病的流行。近几年的研究表明,一些气载病原微生物能够通过空气传播很远的距离,造成传染病的流行。过去对畜禽养殖环境微生物气溶胶的传播主要是通过舍内外环境中的细菌浓度的变化以及细菌耐药性及某些致病菌含量等方面来确认的。然而,未能证明舍内外环境分离的微生物气溶胶的起源及其同源性,没能获得充分的证据证明畜禽舍微生物气溶胶向环境的传播。因此,本课题测量了19个动物舍(5个鸡舍、5个猪舍、6个牛舍和3个兔舍)舍内及舍外不同距离(上风10、50m和下风10、50、100、200、400m)的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含量,在此基础上,(1)统计舍内、舍外气载需氧菌的含量;(2)对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其肠毒素的检测;(3)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ERIC-PCR和REP-PCR)对不同地点分离的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遗传相似性进行比较;(4)对肠球菌的耐药基因进行了检测。根据以上结果确定动物舍微生物气溶胶的危害性及其向环境中的传播。1动物舍内微生物气溶胶的含量及其向舍外环境的传播本试验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和RCS离心式采样器在16个动物舍舍内空气、舍外上风10、50m和下风10、50、100、200、400m不同距离收集微生物气溶胶,一方面,通过对动物舍环境中气载需氧菌含量、气载大肠杆菌含量、气载肠球菌含量的检测,以及它们在ANDERSEN六级采样器上的分布规律来推断其对饲养员及动物自身可能造成的危害,从而使人们对动物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及其健康威胁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通过对畜禽舍内、外需氧菌含量的比较分析,从而初步观察菌群随着距离增长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在所有检测的养殖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粒子浓度要远远高于一般的原野环境,而且大部分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直径较小,更容易进入呼吸道深部。虽然我们没有对养殖环境的动物及饲养员的健康作系统的调查,但是长期处在这种高浓度的微生物气溶胶环境下,对动物体和饲养人员感染压增大,导致很大的感染风险,能够产生有明显临床症状的传染发生,或隐性感染,或发展为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及继发感染等,该领域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2)通过比较舍内外的气载需氧菌的含量发现,动物舍舍内气载需氧菌含量远远高于动物舍上风和舍外下风方向(>50m)不同距离空气中需氧菌的浓度(P<0.05),该结果表明,舍内微生物气溶胶含量较高,随着舍内外气体的交换而不断传播到舍外一定距离,特别是下风50 m内。另外,下风不同距离细菌浓度与上风处(一般原野)比较,差异显着(P<0.05),舍外下风方向在100、200和400 m(鸡舍A和牛舍C″除外)之间需氧菌的浓度差异不显着(P>0.05),表明气载需氧菌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也可以传播到舍外下风较远的距离(≥200 m)。2 ERIC-PCR对鸡舍和牛舍环境中气载大肠杆菌向舍外环境传播的鉴定本课题测量了5个鸡场和6个牛场舍内及舍外不同距离的大肠杆菌含量,在细菌学鉴定的基础上,采用ERIC-PCR方法对不同地点分离的大肠杆菌鉴定其同源性,获得大肠杆菌ERIC片段指纹图谱,通过该片段在细菌基因组内的数量和分布之间的关系,比较其遗传相似性,确定动物舍微生物气溶胶的向环境中的传播。ERIC-PCR结果表明,从动物的粪便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与从舍内空气中分离到的部分大肠杆菌(鸡舍为34.1%;牛舍为)相似性可达100%,从动物舍外下风方向(10、50、100和200m)分离到的多数大肠杆菌(鸡舍为54.5%;牛舍为)与舍内空气或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相似性可达100%。而从动物舍上风分离到的大肠杆菌与舍内空气或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相似性较小(<90%)。所以,得出结论,从上风分离到的多数大肠杆菌并非来源于动物的粪便或者舍内空气,而很多从舍内空气和舍外下风方向分离到的大肠杆菌来源于动物的粪便,说明源于动物舍的微生物气溶胶能够通过舍内外气体交换传播到舍外,依气象条件传播到舍外不同的距离,造成周边环境的生物污染以及病原微生物的扩散。3鸡舍环境中大肠杆菌耐药性向舍外环境传播的鉴定通过对同一鸡舍内外环境中大肠杆菌耐药性的调查、分析,证明鸡舍内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可以通过舍内外气体的交换而传播到舍外环境中去,可能对附近养殖场及其周边居民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结果表明,鸡舍粪便中及舍内、舍外空气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都对P-G和RIF完全耐药;对GEN和TOB都敏感,并且没有发现对这两种药物的耐药菌株。特别是从舍外下风方向上分离到的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与从舍内空气中或者是鸡的粪便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基本一致,说明这些耐药菌株来源于动物舍,它们能够从舍内向舍外环境传播。4 ERIC-PCR和REP-PCR对猪舍环境气载大肠杆菌向舍外环境传播的鉴定采用ERIC-PCR和REP-PCR两种方法进一步对同一猪舍不同地点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进行同源性比较鉴定,一方面,可以验证两种方法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为研究猪舍养殖环境产生的大肠杆菌气溶胶向其周围环境的传播提供可靠的方法。在本实验中,我们分析了从5个猪舍环境中分离到的120株大肠杆菌,ERIC-PCR和REP-PCR两种方法都显示出了很高的菌株间的区分性。REP-PCR表现出的指纹图谱与ERIC-PCR表现出的指纹图谱显示出极高的相似性,从而也说明了这两种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有35.1%(20/57)的从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与舍内空气或舍外下风分离的大肠杆菌的相似性≥90%,然而从上风方向分离的大肠杆菌与舍内空气或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的相似性较低(61%-69%)。可见,很多从舍内空气和舍外下风方向分离到的大肠杆菌来源于动物的粪便。5动物舍环境大肠杆菌主要毒力基因的检测及其向舍外环境传播的鉴定本研究采用多重PCR方法分别对5个鸡舍及其周围环境中分离到的117株大肠杆菌,5个猪舍及其周围环境中分离到的120株大肠杆菌和6个牛舍及其周围环境中分离到的143株大肠杆菌进行了5种不同的毒力基因(STa、STb、LTa、Stx1和Stx2/Stx2e)的多重PCR检测,不仅调查了不同动物舍舍内环境中大肠杆菌的5种主要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而且还通过对舍内、舍外环境中大肠杆菌的5种主要毒力基因的比较检测分析,研究舍内大肠杆菌5中主要毒力基因向舍外环境中的传播。结果表明,不同的动物舍环境中大肠杆菌其携带的5种毒力基因型虽然不同,但是都有一定数量的大肠杆菌携带毒力基因,而且很多是携带2种或2种以上的毒力基因,这些致病性大肠杆菌可以通过舍内外气体的交换而传播到舍外环境。6 REP-PCR对动物舍内气载肠球菌向舍外环境传播的鉴定为了给畜禽舍微生物气溶胶的产生与传播提供更充分的证据,以另一种微生物一肠球菌作为指示菌,以REP-PCR方法来研究三种动物舍(鸡舍、猪舍和牛舍)环境中气载肠球菌向舍外环境中的传播,从而与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来做对比,进一步证明动物舍舍内微生物气溶胶向舍外环境传播的必然性,同时也证明了以肠球菌作为指示菌研究微生物气溶胶在环境中传播的可行性。通过对5个不同的鸡舍(127株)、5个不同的猪舍(135株)以及6个不同的牛舍(164株)舍内及其周围环境中肠球菌同源性的REP-PCR分析,结果表明,动物舍内动物的粪便中的肠球菌可以不断形成气溶胶,不仅在能够在舍内空气中传播,而且还能够随着气体的交换而传播到舍外较远的距离,特别是下风方向(≥100m)。7动物舍环境气载肠球菌主要耐药基因的检测及其向舍外环境传播的鉴定为了了解当前养殖环境中细菌的耐药现状,仍以肠球菌为指示菌,通过对该菌的耐药性调查,了解不同场的药物使用状况,细菌耐药谱及其程度,为此后用药提供指导。通过对不同动物舍环境中分离的肠球菌对四环素类(TetM)、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及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VanA和VanB)主要耐药基因的检测,目的:(1)了解当前养殖环境中肠球菌的耐药现状,并为以后的用药提供理论基础;(2)通过对舍内、舍外不同环境中采集到的肠球菌主要耐药基因的检测与比较,研究耐药肠球菌在动物舍舍内及其周围环境中的传播。结果表明:本研究通过对16个动物舍426株肠球菌耐药基因的检测,动物舍环境中存在一定比例的(62/426,14.55%)对β-内酰胺酶耐药肠球菌;三种动物舍舍内及其舍外环境分离株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而且,耐药率较高。其中,鸡舍粪便分离株肠球菌TetM的检出率最高(79.03%),其次为猪舍粪便分离株;有很少几株肠球菌携带vanA和vanB基因,但是,也存在少量的vanA和vanB阳性菌株,这是在动物舍环境中首次检测到,所以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绝大多数肠球菌携带AMEs基因的一种或几种,只有7.7%(33/426)的肠球菌不携带AME基因,可见,鸡、猪、牛舍环境中的肠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普遍性;同时,统计结果也可以看出,大多数肠球菌都携带2种或2种以上的AME基因,最多者可以携带6种AME基因[aac(6′)-aph(2″)+ant(4′)-Ia+ant(9)-Ia+aph(3′)-Ⅲa+aac(6″)-Ii+ant(6)-Ia],可见,肠球菌对庆大霉素类抗生素耐药的严重性。因此,在兽医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的过程中不得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通过对鸡、猪、牛舍舍内(动物粪便和舍内空气)及其周边环境中(上风方向10、50m,下风方向10、50、100、200、400m)肠球菌耐药基因(TEM,tetM,VanA和VanB,AMEs)的检测结果比较后可以看出,舍外环境中的,特别是下风方向分离到的很多肠球菌其携带的耐药基因类型与舍内或动物粪便中的肠球菌其携带的耐药基因类型相同。因此,结合REP-PCR同源性分析结果,可以确定肠球菌耐药性也可以在舍内及其周围环境中传播。

欧师琪[9](2008)在《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sensu lato)分子特征分析》文中提出2005-2007年对中国的华北和西北地区进行禾谷孢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CCN)的调查。结果表明9个省市37个县市都有禾谷孢囊线虫的发生。新分布省是陕西省和甘肃省。本研究表明河南省、河北省、北京、山东省、山西省、青海省、甘肃省、陕西省等地禾谷孢囊线虫土壤中的卵量已达到或超过危害水平。本研究采用PCR技术扩增出CCN群体的核糖体基因(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片段后用RFLP分析和建立系统关系树,对CCN群体进行分子鉴定和遗传分析。河南郑州的9个CCN群体rDNA-ITS扩增片段长度约为1040bp,其中2个片段测序结果为1045和1047bp。与近缘种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郑州CCN群体近缘于H.australis。河南省郑州、青海省、陕西杨陵和内蒙古4地65个孢囊线虫群体采用PCR技术扩增得到rDNA-ITS片段。禾谷孢囊线虫的片段长度约1045bp,大豆孢囊线虫片段约1030bp,青海省HZXZ群体ITS扩增片段大小为1039bp,而CE18群体ITS仅有976bp。以青海省DT2A序列为例,将河南省SF2、XS2和XS3,与德国H.avenae、印度H.avenae、中国H.avenae、H.australis、H.pratensis和H.arenaria序列共同比对。DT2A与中国禾谷孢囊线虫H.avenae仅差2个碱基,与H.australis差3个碱基,H.pratensis差6个碱基,应该是更接近中国H.avenae。XS2、XS3和SF2与H.australis均差5个碱基,与中国H.avenae差4~6个碱基,与H.pratensis差5~8个碱基,应该与H.australis更接近。YL4A和YL4B与中国H.avenae差2~3个碱基,与H.australis差3~4个碱基,与德国H.avenae差7~8个碱基,近缘种应该是中国H.avenae种。青海孢囊线虫群体序列比对结果显示:DT2A、HY16B、HY16A、HY126A、HY114B、HZ13A、HHX8A、HY61A、ZZZZ2B、ZHZ164B、HY121B、HY111A、HY111B、HY112A、HY113B、DT141A、DT141B和DT143B这18个序列完全一致,来自大通县斜沟乡12、14;湟源县寺寨乡长岭村11、12;湟中县共和镇转嘴村16;湟源巴燕乡新寺村6;大通县桥头镇红河限村8,湟中县共和县苏尔吉村13,湟源16等10个地点。52个青海孢囊线虫群体与中国H.avenae、H.pratensis和H.australis比对结果显示:52个序列共有45个碱基差异,序列彼此间的差异仅在7个碱基以内;加入上述3个种比对则存在51个碱基差异,序列彼此间差异在10个碱基内。以ITS序列基础用UPGMA方法建立的系统发育树的结果显示:郑州、青海、陕西杨陵和内蒙古的孢囊线虫群体都与序列比对时的近缘种聚类在同一个分支上,并且置信度达90%以上,CE18和C.estonica的置信度为100%。与中国H.avenae同支的青海孢囊线虫群体亲缘极近,认为来源可能是相同的,很有可能是某地发生或传入后,向其它地区扩散的。郑州CCN群体与H.australis成簇。遗传距离的微弱差异,说明中国H.avenae,H.australis及H.pratensis亲缘关系相当近,而中国H.avenae、德国H.avenae和印度H.avenae遗传距离比前三者间的要远些。系统树显示Avenae组和Schachtii组亲缘关系较近,和Goettingiana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所有CCN孢囊群体的rDNA-ITS的PCR产物用HinfⅠ,TaqⅠ,HpaⅡ,HaeⅢ,PstⅠ,AluⅠ6种酶酶切。HaeⅢ、HinfⅠ和HpaⅡ酶切结果可以看出所有CCN孢囊群体被分成4组:Avenae组,Schachtii组,Goettingiana组和Cactodera属。PstⅠ和AluⅠ的酶切结果明显看出杨陵群体的异质性。TaqⅠ的RFLP图谱明显观察到Avenae孢囊群体间的区别:河南群体与H.australis酶切结果是一致的,青海CCN群体与中国H.avenae的酶切图谱一致,杨陵CCN群体酶切结果较为复杂。分离的孢囊进行形态学观察,河南CCN群体孢囊和阴门锥形态与H.australis形态描述相符,青海省群体HZXZ与H.urticae形态描述相符,其余CCN群体和H.avenae的描述相符合,CE18的孢囊形态是符合Cactodera属的描述。综合形态学观察和分子分析结果认为:河南郑州CCN群体应视为H.australis;青海CCN群体中HZXZ群体是H.urticae,其它CCN群体为中国H.avenae;杨陵CCN群体较为复杂,可能是混合型,但仍是H.avenae;内蒙古CCN群体中CE18是Cactodera estonica,其他孢囊群体是H.glycines。国内尚未见报道H.australis、H.urticae和C.estonica。所有序列注册在GenBank上,注册号从EU106164~EU106175,EU616683~EU616707和EU623603~EU623634。

刘志军[10](2007)在《蛋白质组学和分子生物学在HCMV感染致病机制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应用SELDI-TOF-MS技术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导致临床个体致肝炎综合征血清学和HCMV感染相关细胞的神经瘤细胞内、外液蛋白质组学差异表达,建立与HCMV致病相关的蛋白标志物筛选方法;2.建立可调控的针对HCMV即刻早期基因的细胞表达系统,并检测即刻早期基因对细胞抗凋亡的影响,以此探讨可能的机理。材料和方法:1.取临床HCMV引起的先天性婴儿肝炎综合征(Congenital humancytomegalovirus hepatitis)患儿20例作为实验组,三个对照组25例血清标本(肝功能情况检测、CMV特异性IgM抗体及尿CMV基因定量检测),分离并制备蛋白,与WCX2蛋白质芯片相互作用,利用SELDI-TOF-MS技术检测细胞内液中分子量在5000~20000Da范围内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绘制出蛋白飞行质谱,在BiomarkerWizard软件的辅助下,分析差异蛋白。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等电点,在Swiss蛋白数据库中对差异蛋白进行初步鉴定。2.选择人星型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和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按细胞数量之比为10:1的比例将两种细胞混合培养,感染HCMVAD169株。病毒感染神经瘤细胞6h后,RT-PCR的方法检测HCMV IE基因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HCMV感染对神经瘤细胞凋亡的影响;体外培养U251细胞,细胞感染病毒后不同时间段收获细胞为实验组,同时收获正常细胞为对照组,使用基于SELDI技术的时间-飞行质谱仪和WCX2芯片,检测各组之间细胞内、外液蛋白表达谱的差异。将各组蛋白质图谱进行比较,并将相关蛋白峰在Swiss蛋白数据库中检索,寻找与病毒的感染及发病相关的蛋白分子。3.利用已有质粒pIE72,设计人巨细胞病毒HCMV即刻早期基因IE1的特异性引物,进行IE1基因的扩增、提纯、鉴定,构建重组的可调控真核表达载体pTRE2-hyg/IE1,纯化质粒。4.常规培养Tet-On HeLa细胞,以阳离子高效转染试剂HifectinⅡ转染细胞。首先在培养的HeLa细胞中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protein,EGFP)报道基因,在普通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绿色荧光的HeLa细胞,确定转染效率;在转染EGFP基因的基础上,体外常规培养Tet-On HeLa细胞,转染pTRE2-hyg/IE1重组质粒,经G418和潮霉素双重筛选,RT-PCR和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IE1的表达。5.终浓度为100ng/mL的肿瘤坏死因子a作用于HeLa细胞,建立HeLa细胞的凋亡曲线;不同终浓度的Doxcycline(0.1μg/mL、1μg/mL和10μg/mL)作用转染pTRE2-hyg/IE1的HeLa细胞,诱导IE1表达,RT-PCR方法检测IE1基因的产生,Western blot检测IE1蛋白的产生水平,MTT法检测HeLa细胞的细胞增值率。结果:1.HCMV引起的先天性婴儿肝炎综合征组与各对照组比较,血清中有4个蛋白质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在Swiss蛋白数据库中检索到分子量为5811.6Da、7935.6Da和8899.3Da的蛋白峰分别与β-防御素8、巨噬细胞源性趋化因子和血小板碱性蛋白在分子量和等电点上非常接近。2.HCMV感染的两个组与无HCMV感染的两组婴儿比较,血清中共有5个蛋白质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其中5639.0Da、5909.6Da、7776.5Da和15833.2Da的蛋白峰分别与促胸腺生成素、β淀粉样前体蛋白A4、血小板因子4和白细胞介素-25在分子量和等电点上非常接近。3.HCMV隐性感染组与其他组比较,血清中有2个蛋白质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5710.7Da的蛋白峰与β-防御素31非常接近。4.两个先天性婴儿肝炎综合征组与肝功能正常的另两组婴儿比较,血清中有4个蛋白质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其中7567.6Da、13744.1Da、15092.8Da、15931.6Da的蛋白峰分别与巨噬细胞炎性蛋白4、前白蛋白、肝再生增强因子和结合珠蛋白非常接近。5.RT-PCR的方法检测HCMV IE基因的表达用于证实HCMV感染,成功建立了神经瘤细胞的HCMV感染模型。病毒感染1天后细胞无明显变化,感染3天后细胞在G1峰左侧出现一个亚二倍体细胞群的峰(亚G1峰,即凋亡峰),感染5天后细胞凋亡峰明显。6.病毒感染后细胞发生凋亡,且随病毒感染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明显增加。感染后3天和6天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1%和42.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子量为2631.6Da、12027Da和13536.3Da的蛋白峰在病毒感染后表达持续上调,HCMV感染后4h略有增高,病毒感染后48h明显升高。通过在Swiss数据库中检索发现其蛋白峰的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与Caspase-1、TNF-a、β淀粉样前体蛋白非常接近。7.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TRE2-hyg/IE1序列测定正确。Dox调控的重组表达载体pTRE2-hyg/IE1体外转染HeLa细胞后,经G418和潮霉素B双重筛选,获得一株稳定表达IE1的HeLa细胞株。梯度浓度的Doxcycline(0.1μg/mL、1μg/mL和10μg/mL)作用pTRE2-hyg/IE1-HeLa细胞48h,RT-PCR检测Dox诱导表达的mRNA比值IE1/β-actin分别为0.733,0.917和1.768,western blot检测IE1蛋白,IE1/β-actin分别为1.32,5.83和7.07。8.终浓度为100ng/mL的TNF-a和25ng/mL的ACTD联合作用于转染IE1质粒的HeLa细胞后,MTT检测HeLa细胞增值率显示转染IE1的细胞在8h之内细胞活性大于未转染细胞组,caspACE检测caspase-3表达量分别为0.6±0.029、1.6±0.041和1.85±0.065,而未转染IE1的HeLa细胞caspase-3表达量分别为0.85±0.061、2.6±0.058和4.5±0.065。统计学分析各组比值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从而证明转染后的IE1-HeLa细胞具有显着抗凋亡功能,细胞学观察也证实这一点。结论:1.建立了HCMV感染引起的先天性婴儿肝炎综合征人群的血清蛋白质组学数据库和HCMV感染神经瘤细胞的细胞内、外液差异蛋白质组学数据库,并发现了HCMV临床个体及细胞学改变的有意义的蛋白质组学指标。2.HCMV感染过程持续增高的细胞蛋白因子,可能与HCMV感染所产生的细胞凋亡有关。3.可调控表达外源基因的Tet-On质粒,可以在Dox诱导下,表达与Dox剂量依赖的外源插入基因编码蛋白HCMV IE1,可抑制细胞凋亡。

二、“花生MADS盒同源异型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项目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花生MADS盒同源异型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项目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论文提纲范文)

(1)苹果乙烯响应因子ERF1B调控LOX途径香气合成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国内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1.1 国内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1.1.2 国内苹果产业的发展趋势
    1.2 果实香气物质研究进展
        1.2.1 果实香气合成途径
        1.2.2 香气合成的脂氧合酶途径关键基因
    1.3 MADS-box家族研究进展
        1.3.1 MADS-box家族的结构与分类
        1.3.2 MADS-box蛋白功能的研究
    1.4 ERF家族研究进展
        1.4.1 ERF基因结构与分类
        1.4.2 ERF基因功能的研究
    1.5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菌株
        2.1.3 载体
        2.1.4 酶类、抗体、抗生素等试剂与药品
        2.1.5 引物
        2.1.6 培养基配方
    2.2 实验方法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2.2.2 总RNA的提取
        2.2.3 反转录反应
        2.2.4 荧光定量qRT-PCR
        2.2.5 基因的克隆
        2.2.6 PCR产物胶回收
        2.2.7 连接中间载体
        2.2.8 大肠杆菌感受态(DH5α)的转化
        2.2.9 菌落PCR验证与测序
        2.2.10 质粒的提取
        2.2.11 载体和质粒双酶切
        2.2.12 连接表达载体载体
        2.2.13 表达载体构建
        2.2.14 农杆菌感受态的转化
        2.2.15 苹果‘王林’愈伤组织的转基因实验
        2.2.16 酵母双/单杂实验
        2.2.17 双分子荧光素互补实验
        2.2.18 蛋白实验涉及方法
        2.2.19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
        2.2.20 目的质粒大提
        2.2.21 LUC实验
        2.2.22 果实香气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测定
        2.2.23 果实乙烯释放速率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ERF、MADS转录因子及LOX基因在苹果成熟过程的表达差异及筛选
        3.1.1 富士苹果乙烯释放速率及果实香气测定
        3.1.2 相关基因的筛选
    3.2 MdLOX1a与 MdMADS24 基因的进化树及生物信息学等相关分析
        3.2.1 MdLOX1a进化树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3.2.2 MdMADS24 进化树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3.3 MdLOX1a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及功能验证
        3.3.1 MdLOX1a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3.3.2 MdLOX1a基因的功能验证
        3.3.3 MdLOX1a启动子克隆及元件分析
    3.4 MdMADS24 基因克隆及功能的鉴定
        3.4.1 MdMADS24 促进香气物质合成
        3.4.2 MdMADS24 可与下游香气物质合成结构基因启动子结合
    3.5 MdERF1B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鉴定及挖掘
        3.5.1 MdERF1B共转OEMADS24 的试材
        3.5.2 MdERF1B与 MdMADS24 互作形成异源蛋白复合物促进香气物质合成
        3.5.3 LUC实验检测MdERF1B与MdMADS24 复合物对下游基因启动子影响
4 讨论
    4.1 MdLOX1a基因促进香气挥发性物质的合成
    4.2 MdMADS24 促进MdLOX1a转录调控香气物质的合成
    4.3 MdERF1B与 MdMADS24 蛋白间互作联合促进香气物质的合成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8 致谢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文冠果雄花性别决定中雌蕊败育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初步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1 文献综述
    1.1 植物雄花的性别决定
    1.2 植物雌蕊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2.1 调控雌蕊发育的相关基因研究
        1.2.1.1 草本植物花发育模型中雌蕊发育的分子调控模式
        1.2.1.2 木本植物雌蕊发育的分子进展
        1.2.1.3 性决定基因
        1.2.2 蛋白质在基因表达中的功能
    1.3 文冠果概况及研究进展
    1.4 GeneFishing技术及在生物差异表达基因克隆中的应用
        1.4.1 Genefishing技术的原理
        1.4.2 Genefishing技术在生物差异表达基因克隆中的应用
2 GeneFishing法分离文冠果中雄花性别决定中雌蕊选择性败育的相关基因片段及其特性分析
    2.1 材料和其他实验所需
        2.1.1 材料
        2.1.2 菌株和载体
        2.1.3 酶与生化试剂
        2.1.4 引物合成与测序
    2.2 方法
        2.2.1 文冠果雄花中雌蕊选择性败育前夕时期的确定
        2.2.2 Genefishing法分离雄花中雌蕊败育的相关基因
        2.2.2.1 雌蕊组织总RNA的提取方法比较
        2.2.2.2 总RNA的浓度检测
        2.2.2.3 Genefishing法分离雄花中雌蕊败育的相关基因
        2.2.3 扩增片段的回收、连接与转化和鉴定
        2.2.3.1 主要试剂
        2.2.3.2 实验步骤
        2.2.4 文冠果雌蕊败育相关基因的序列分析
        2.2.5 反向Northern杂交筛选文冠果雌蕊败育相关差异表达的基因
        2.2.5.1 主要生化试剂
        2.2.5.2 实验步骤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文冠果雄花中雌蕊选择性败育前夕时期的确定
        2.3.2 Genefishing法分离雄花中雌蕊败育的相关基因
        2.3.2.1 阳性质控实验结果
        2.3.2.2 文冠果雌蕊组织RNA的提取方法比较
        2.3.2.3 利用GeneFishing试剂盒提供的不同引物分离文冠果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
        2.3.3 扩增片段的转化、鉴定结果
        2.3.4 反向Northern杂交筛选结果
        2.3.5 差异表达序列测序结果及其特性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3 半定量RT-PCR法鉴定雌蕊败育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总RNA的提取及浓度检测
        3.1.3 引物设计及RT-PCR
        3.1.3.1 管家基因β-actin引物设计与合成
        3.1.3.2 差异基因的引物设计
        3.1.3.3 逆转录合成cDNA一链
        3.1.3.4 PCR扩增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与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栉孔扇贝抗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免疫
        1. 先天性免疫与获得免疫的差异
        2. 无脊椎动物免疫防御机制
    第二节 活性氧
        1. 活性氧的种类
        2. 活性氧的产生原理
        3. 活性氧的产生途径
        4. 活性氧对生物体的影响
        5. 生物体对活性氧的清除
    第三节 抗氧化酶基因
        1.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
        2. 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
        3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本研究的目的
        2.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动物与 RNA 提取
    2. 主要化学试剂
    3. 实验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第一节 栉孔扇贝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fSOD 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1. 栉孔扇贝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fSOD cDNA 全长的克隆
        2. 栉孔扇贝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fSOD 的序列分析
        3. 栉孔扇贝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fSOD 的同源性分析
        4. 栉孔扇贝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fSOD 的进化分析
        5. 栉孔扇贝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fSOD 在扇贝组织中的分布
        6. 栉孔扇贝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 CfSOD 在扇贝受到不同微生物刺激后的表达规律研究
    第二节 栉孔扇贝过氧化氢酶基因CfCAT 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1 栉孔扇贝过氧化氢酶基因CfCAT cDNA 全长的克隆
        2. 栉孔扇贝过氧化氢酶基因CfCAT 的序列分析
        3. 栉孔扇贝过氧化氢酶基因CfCAT 基因的同源性分析
        4. 栉孔扇贝过氧化氢酶基因CfCAT 基因的进化分析
        5. 栉孔扇贝过氧化氢酶基因CfCAT 基因在扇贝组织中的分布
        6. 栉孔扇贝过氧化氢酶基因 CfCAT 基因在扇贝受到不同微生物刺激后的表达规律研究
    第三节 栉孔扇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CfGPX 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1 栉孔扇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CfGPX cDNA 全长的克隆
        2. 栉孔扇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CfGPX 的序列分析
        3. 栉孔扇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CfGPX 的同源性分析
        4. 栉孔扇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CfGPX 的进化分析
        5. 栉孔扇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CfGPX 在扇贝组织中的分布
        6. 栉孔扇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 CfGPX 在扇贝受到不同微生物刺激后的表达规律研究
    第四节 讨论
        1. 栉孔扇贝抗氧化酶基因的序列
        2. 抗氧化酶在健康扇贝组织的分布
        3. 扇贝抗氧化酶基因在不同微生物刺激后的表达规律
第四章 结论
    1 栉孔扇贝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fSOD 的克隆及表达研究
    2. 栉孔扇贝过氧化氢酶基因CfCAT 的克隆及表达研究
    3. 栉孔扇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CfGPX 的克隆及表达研究
第五章 扇贝其他免疫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第一节 栉孔扇贝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基因的克隆
        1. 研究背景
        2. 栉孔扇贝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CfGST cDNA 全长的克隆
        3. 栉孔扇贝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CfGST 的序列分析
        4. 栉孔扇贝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CfGST 同源性分析
    第二节 栉孔扇贝过氧化物酶基因(PRX)的克隆
        1. 研究背景
        2. 栉孔扇贝过氧化物酶基因CfPRX cDNA 全长的克隆
        3. 栉孔扇贝过氧化物酶基因CfPRX 的序列分析
        4. 栉孔扇贝过氧化物酶基因CfPRX 的同源性分析
    第三节 栉孔扇贝硫氧还蛋白基因(TRX)的克隆
        1. 研究背景
        2. 栉孔扇贝硫氧还蛋白基因CfTRX cDNA 全长的克隆
        3. 栉孔扇贝硫氧还蛋白基因CfTRX 的序列分析
        4. 栉孔扇贝硫氧还蛋白基因CfTRX 同源性分析
    第四节 栉孔扇贝酪氨酸酶基因(TYR)的克隆
        1. 研究背景
        2. 栉孔扇贝栉孔扇贝酪氨酸酶基因CfTYR cDNA 全长的克隆
        3. 栉孔扇贝酪氨酸酶基因CfTYR 的序列分析
        4. 栉孔扇贝酪氨酸酶基因CfTYR 基因的同源性分析
    第五节 海湾扇贝亲环素基因(CYP)的克隆
        1. 研究背景
        2. 海湾扇贝亲环素基因AiCYP cDNA 全长的克隆
        3. 海湾扇贝亲环素基因AiCYP 的序列分析
        4. 海湾扇贝亲环素基因AiCYP 同源性分析
        5. 海湾扇贝亲环素基因AiCYP 基因的进化分析
        6. 海湾扇贝亲环素基因AiCYP 基因mRNA 表达差异
    第六节 海湾扇贝肽聚糖识别蛋白(PGRP)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1. 研究背景
        2. 海湾扇贝肽聚糖识别蛋白AiPGRP cDNA 全长的克隆
        3. 海湾扇贝肽聚糖识别蛋白AiPGRP 基因的序列分析
        4. 海湾扇贝肽聚糖识别蛋白AiPGRP 基因的同源性分析
        5. 海湾扇贝肽聚糖识别蛋白AiPGRP 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
        6. 海湾扇贝受到 LPS 和PGN 刺激肽聚糖识别蛋白 AiPGRP 基因的表达分析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致谢

(4)苹果花芽孕育的蛋白质组学及其特异蛋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果树花芽分化机理研究概况及其意义
        1.1 果树花芽孕育临界时期的确定
        1.2 果树花芽分化生理机制研究
        1.2.1 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
        1.2.2 外界因子与果树花芽分化
        1.3 果树花芽分化机理假说
        1.3.1 激素平衡假说
        1.3.2 激素信号调节假说
        1.4 果树花芽分化分子机理
    2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概况
        2.1 蛋白质组学技术
        2.1.1 双向电泳技术
        2.1.2 质谱技术
        2.1.3 蛋白质芯片
        2.1.4 双向高效柱层析
        2.1.5 酵母双杂交系统
        2.1.6 蛋白质组数据库
        2.2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果树学中的应用前景
    3 植物成花基因研究进展
        3.1 植物成花基因研究现状
        3.2 花转变的顺序和基因对成花的控制
        3.3 花分生组织的形成
        3.4 花器官的发育
    4 植物特异蛋白与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5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6.1 研究的目的
        6.2 研究的意义
    7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苹果短枝顶芽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方法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苹果花芽孕育特异蛋白的研究
    1 苹果花芽不同孕育时期蛋白质组分的差异
        1.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1.1.2 设备
        1.1.3 试剂
        1.1.4 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2.1 红富士苹果花芽形态分化开始时间的观察
        1.2.2 红富士苹果花芽形态发育过程的研究
        1.2.3 红富士苹果花芽孕育期蛋白质的变化
        1.2.4 红富士苹果花芽孕育的特异蛋白质
        1.3 小结与讨论
    2 苹果不同品种花芽孕育特异蛋白的差异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设备
        2.1.3 试剂
        2.1.4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苹果不同品种花芽形态分化进程的差异
        2.2.2 金冠与红富士苹果花芽孕育特异蛋白的比较
        2.2.3 金冠苹果花芽孕育的特异蛋白
        2.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GA_3和PP_(333)对苹果花芽形态建成及其内源激素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GA_3和PP_(333)对苹果花芽形态建成影响试验
        1.2 GA_3和PP_(333)对苹果芽内激素比例影响试验
        1.3 内源激素提取、分离与纯化
        1.4 内源激素测定的主要仪器和试剂
        1.5 内源激素测定的色谱条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GA_3和PP_(333)对苹果花芽形态建成的影响
        2.1.1 PP_(333)和GA_3对花芽节位数的影响
        2.1.2 PP_(333)和GA_3对苹果花芽分化进程的影响
        2.2 GA_3和PP_(333)对苹果芽内激素比例的影响
        2.2.1 PP_(333)对苹果顶芽内激素比例的影响
        2.2.2 GA_3对苹果项芽内激素比例的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促花和抑花措施对花芽孕育特异蛋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设备
        1.3 试剂
        1.4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PP_(333)、GA_3对花芽孕育特异蛋白的影响
        2.2 PP_(333)、GA_3对花芽孕育特异蛋白的影响
    3 讨论
第六章 苹果杂交种实生树花芽孕育特异蛋白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设备
        1.3 试剂
        1.4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发育阶段的苹果实生树花芽形态分化进程
        2.2 不同发育阶段苹果实生树短枝花芽孕育特异蛋白研究
    3 讨论
第七章 苹果花芽孕育特异蛋白质的肽质量指纹谱分析与鉴定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红富士苹果短枝顶芽的双向电泳图谱分析
        2.2 数据库检索与蛋白质鉴定
        2.2.1 数据库的检索策略
        2.2.2 蛋白质的鉴定
    3 讨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缩写词表
图版及图版说明
致谢
作者简介

(5)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挑战
    2.1 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成就与现状
        2.1.1 防治策略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内涵越来越丰富
        2.1.2 初步和基本摸清了一些重大病虫害的生物学规律与机制
        2.1.3 一批关键防治技术初步实现升级换代和更新
        2.1.4 研制开发出一批新的生物防治制剂和品种
        2.1.5 初步建立了主要病虫抗药性监测和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2.1.6 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在控害减灾的生产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2 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
        2.2.1 基础研究有所突破
        2.2.2 应用技术研究不断创新,控害技术成效显着
    2.3 面临的新挑战
        2.3.1 农业有害生物的变异和快速演进加速,新的小种/生物型不断出现,重大病虫害此起彼伏,发生呈上升趋势、危害进一步加剧
        2.3.2 新的危险性外来病虫害不断传入,对我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3.3 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管理问题凸现
        2.3.4 农业生产防治中过多地依靠化学农药,农产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问题突出,有害生物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农药对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严重
    2.4 新阶段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对植物保护技术的需求
    2.5 存在的问题
        2.5.1 法律法规不健全,必要的组织机构不健全,领导、生产与管理者观念落后陈旧,部门条块分割、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制度,管理运行机制效率低下,技术政策严重脱离中国实际,投资政策长期不到位,产业政策短视,缺乏以人为本的长期稳定的科技创新环境
        2.5.2 基础性工作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对有害生物灾变的监测预警能力差,不能适应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的客观需要,生产上经常陷于被动
        2.5.3 由于对高技术前沿发展跟踪和重视不够,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的上游技术来源空虚,导致关键控制技术开发乏力,减灾的硬技术手段明显落后
        2.5.4 运用生物多样性的理论指导种质资源的基因多样性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不够,毁灭性病虫害种型变异频繁,抗性品种更换周期短,生产上防不胜防
        2.5.5 运用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理论,依靠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调节和自组织作用,发挥栽培和耕作技术抑制有害生物的人工辅助作用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不够
第三章 生物农药创制研究
    3.1 发展生物农药的背景和意义
        3.1.1 发展生物农药是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需求
        3.1.2 发展生物农药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保护人民健康的重大需求
        3.1.3 发展生物农药是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保护我国国际贸易利益的重大需求
        3.1.4 发展生物农药符合国际潮流和发展方向
        3.1.5 发展生物农药是我国农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3.1.6 发展生物农药对相关产业发展具有较高的关联度
    3.2 农药、生物农药、生物源农药概念与类型
        3.2.1 相关概念
        3.2.2 生物农药的类型
    3.3 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3.3.1 研究开发现状
        3.3.2 发展新型生物农药的要求
        3.3.3 主要发展趋势
    3.4 国内现有研究基础与条件
        3.4.1 国内现有研究工作基础
        3.4.2 主要成就与应用情况
        3.4.3 国内外专利申请与授权状况
    3.5 我国研究开发生物农药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机遇
        3.5.1 生物资源丰富
        3.5.2 拥有一支较完整的研究开发队伍
        3.5.3 初步形成产业化基础
        3.5.4 国内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3.5.5 符合可持续植物保护发展的方向
    3.6 存在的主要问题
        3.6.1 基础研究薄弱,原创性拳头产品少,技术对产业拉动力弱
        3.6.2 缺乏产业化意识,深入的技术创新和中试熟化不够,新产品开发后劲不足
        3.6.3 研究力量不足、分散,恶性竞争有余,多学科多单位的合作不够
        3.6.4 平台技术创新、构建不够,产品种类多,当家品种少
        3.6.5 创新经费不足
        3.6.6 经费投入分散
        3.6.7 研究开发与生产脱节,缺乏企业与科研单位的紧密长期结合
    3.7 发展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3.7.1 总体思路与发展方向
        3.7.2 主要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第四章 环境相融新农药创制研究
    4.1 问题的提出与环境相融农药的概念
        4.1.1 可持续的植物保护所要求的农药
        4.1.2 农药的相关概念
    4.2 环境相融农药国际发展的现状
        4.2.1 品种向低毒化、生物化、杂氮化方向发展
    4.3 方法与途径创新呈现加速态势
        4.3.1 更优化的随机合成
        4.3.2 生物合理设计
        4.3.3 类同合成
        4.3.4 天然活性物质模拟
        4.3.5 组合化学
        4.3.6 基于基因组学的药物分子设计
        4.3.7 高通量筛选系统
        4.3.8 生物活性和生产技术的改进
    4.4 制剂、剂型与应用
        4.4.1 复配制剂
        4.4.2 剂型
        4.4.3 农药用途、使用范围的扩展
        4.4.4 施用技术和施药机械不断发展
    4.5 环境相融农药国际发展趋势与方向
        4.5.1 农药的性能向环境相融和无害化方向发展
        4.5.2 调控有害生物的机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4.5.3 创制方法向高技术化、高智能化、高效率化方向发展
        4.5.4 元素向含氮杂环化合物方向发展
        4.5.5 剂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4.5.6 物质类型向两元化方向发展
    4.6 我国环境相融农药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4.6.1 我国农药发展的现状
        4.6.2 存在问题
    4.7 我国环境相融性化学农药发展的历史机遇
        4.7.1 世界农药处于品种更新和结构调整的战略大洗牌时期
        4.7.2 面对新一轮战略发展机遇的选择
    4.8 发展方向、目标和研究重点
        4.8.1 发展方向
        4.8.2 近期发展目标
        4.8.3 研究重点
    4.9 讨论
        4.9.1 关于我国农药创新的外延
        4.9.2 其他
第五章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研究
    5.1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的背景与意义
        5.1.1 问题的背景
        5.1.2 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意义
        5.1.3 对于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意义
    5.2 国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5.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 国际发展趋势
    5.3 我国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
        5.3.1 危险入侵杂草
        5.3.2 危险入侵昆虫
        5.3.3 危险入侵植物疫病
        5.3.4 预警与预防研究
        5.3.5 部分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与成果
        5.3.6 初步形成了一批可依托的实验室
    5.4 存在的主要科学技术问题
        5.4.1 危险入侵生物入侵过程中的遗传分化问题
        5.4.2 农林危险入侵生物种群形成与扩张
        5.4.3 农林生态系统对危险生物入侵的抵御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5.4.4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早期预警及其快速检测的科学基础
        5.4.5 危险生物入侵可持续控制策略与途径
    5.5 发展方向与预期目标
        5.5.1 总体研究思路
        5.5.2 重点研究方向
        5.5.3 预期目标
    5.6 主要研究内容
        5.6.1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种群的遗传分化与快速演变
        5.6.2 农林危险入侵生物与寄(宿)主相互作用
        5.6.3 农林危险入侵生物种群形成与扩张生态学
        5.6.4 农林生态系统对危险生物入侵的抵御机制及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5.6.5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风险分析和环境经济评估的理论模式与体系
        5.6.6 重要农林危险入侵生物快速检测
        5.6.7 重要农林危险入侵生物可持续控制的策略与途径
第六章 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6.1 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6.1.1 国际背景
        6.1.2 国内背景与概况
    6.2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的意义与必要性
        6.2.1 是转基因生物研究的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需要
        6.2.2 是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科学客观评价,是确保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
        6.2.3 是加速和保障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6.2.4 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行政执法的需要
        6.2.5 是合理制定和实施技术壁垒措施的国家战略需要
    6.3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6.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6.4.1 国内外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现状
        6.4.2 国际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和管理的发展趋势
    6.5 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已有的工作基础
        6.5.1 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技术发展水平的基本判定
        6.5.2 已有的研究技术基础
    6.6 主要任务、发展方向和目标
        6.6.1 研究任务
        6.6.2 重点发展方向
        6.6.3 近期的研究目标
    6.7 主要研究内容
        6.7.1 基因操作安全性研究
        6.7.2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插入引发非预期效应的分子基础研究
        6.7.3 农业转基因生物对农业资源与生态系统影响的机理
        6.7.4 转基因作物中基因向相关物种漂移的研究
        6.7.5 转基因作物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6.7.6 转基因微生物生态安全性研究
        6.7.7 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研究
        6.7.8 农业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预测与控制的理论和方法
第七章 国际植物保护技术发展趋势、我国的发展对策、方向、目标与优先领域
    7.1 国际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趋势
        7.1.1 国际现代农业发展的动态与趋势
        7.1.2 国际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7.2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任务和要求
    7.3 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概念与发展
        7.3.1 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7.3.2 可持续植物保护
        7.3.3 农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
        7.3.4 综合防治策略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长期策略
        7.3.5 我国综合防治策略的发展历程
    7.4 国际植物保护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动态
        7.4.1 生物技术化趋势空前加速,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正在成为植物保护发展的支撑性技术
        7.4.2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3S技术、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植物保护技术宏观研究领域的信息化、数字化趋势愈来愈明显
        7.4.3 可持续农业正在成为未来社会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以环境相容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正在成为植物保护技术发展和研究的重点
        7.4.4 随着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与交往频繁,以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和危险性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为主导的国家生物安全问题已经凸现,正在成为植物保护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和热点
        7.4.5 运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生物技术的理论、技术、方法,在分子遗传与代谢调控的水平,对植物与主要病、虫、草、鼠害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建立利用农作物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技术平台,正在成为新的趋势和研究热点
        7.4.6 实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向以特定区域几种主要作物的多病虫综合治理,以及优化的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控制方向发展,运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研究分析多目标病虫复合系统中的互作关系、种群演替的动态规律与机制等,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7.4.7 把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纳入国家整个防灾减灾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从农业生物灾害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出发,在生物灾害承灾体如农作物、动物的脆弱性和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条件等对灾害形成和灾害损失方面开展研究,进行国家范畴和区域性生
    7.5 我国有害生物综防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
    7.6 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转换模式
        7.6.1 植物保护科学的发展模式
        7.6.2 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模式
    7.7 发展思路与对策
        7.7.1 发展战略和思路
        7.7.2 发展目标
        7.7.3 优先发展领域与重点研究内容
第八章 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8.1 推进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建立和完善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体系
        8.1.1 建立农业生物灾害国家管理委员会
        8.1.2 建立和完善国家动植物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体系
        8.1.3 建立官方植物保护官制度
    8.2 加快和完善法制建设,保障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有法可依
        8.2.1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法律与政策
        8.2.2 健全法规,加大行业管理和监管力度
    8.3 产业政策
    8.4 贸易政策
        8.4.1 加强调查研究,调整检疫政策
        8.4.2 加快制订检疫技术标准
        8.4.3 研究运用检验检疫技术壁垒
        8.4.4 增强服务意识
        8.4.5 坚定地实施科技兴检战略
    8.5 投资与金融政策
        8.5.1 坚持国家农业科研基地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坚持农业科研机构以公益性为主的定位不动摇、坚持农业科学技术的完整体系不动摇、坚持以政府为主体的投入渠道和机制不动摇,要坚持国家目标与市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农业生物灾害的社会公益性质
        8.5.2 坚持政府对公共产品实行积极干预的方针
        8.5.3 用好世贸组织允许的投入政策组合
        8.5.4 改革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现有的支持方式
    8.6 建设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支撑体系
        8.6.1 建设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创新体系
        8.6.2 建立国家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技术支撑体系
        8.6.3 建立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的技术支撑体系
        8.6.4 建设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研究中心
        8.6.5 建设国家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技术示范基地
后记
引用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银杏和叶籽银杏microRNA的鉴定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MicroRNA 的发现
    1.2 植物 microRNA 的特点
    1.3 植物 microRNA 的生物学合成
        1.3.1 microRNA 转录
        1.3.2 成熟 miRNA 的加工
        1.3.2.1 Dicer 加工
        1.3.2.2 HEN1 甲基化
        1.3.3 RISC 组装及 miRNA 的转运
        1.3.3.1 RISC 组装
        1.3.3.2 miRNA 的转运
    1.4 植物 microRNA 的作用机制
    1.5 植物 microRNA 的功能
        1.5.1 miRNA 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功能
        1.5.1.1 miRNA 调节叶片发育
        1.5.1.2 miRNA 调节花的分化和发育以及发育时序
        1.5.1.3 miRNA 调节根和芽的发育
        1.5.2 miRNA 调控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
        1.5.3 miRNA 参与植物应答胁迫
        1.5.4 miRNA 对小 RNA 途径的调控
        1.5.5 miRNA 与植物病害
    1.6 microRNA 的研究方法
        1.6.1 microRNA 的分离方法
        1.6.1.1 正向遗传筛选法
        1.6.1.2 直接克隆法
        1.6.1.3 生物信息学方法
        1.6.2 microRNA 的靶基因预测与验证方法
    1.7 银杏和叶籽银杏研究概况
        1.7.1 银杏的起源和演化
        1.7.2 叶籽银杏的研究现状
    1.8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主要仪器及试剂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试剂配制
        2.1.4 应用的软件
    2.2 试验方法
        2.2.1 银杏和叶籽银杏 RNA 的提取
        2.2.2 小 RNA 测序文库的构建及高通量测序
        2.2.2.1 分离小 RNA
        2.2.2.2 5'端 adaptor 连接
        2.2.2.3 纯化回收 5'端 adaptor 连接产物
        2.2.2.4 3'端 adaptor 连接
        2.2.2.5 3'端 adaptor 连接纯化回收连接产物
        2.2.2.6 RT-PCR
        2.2.2.7 PCR 产物回收纯化
        2.2.2.8 高通量测序
        2.2.3 测序结果分析
        2.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2.2.5 差异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RNA 的提取
    3.2 small RNA 测序结果分析
        3.2.1 序列质量分析
        3.2.2 基因组比对
        3.2.3 Rfam 比对
        3.2.4 sRNA 与已知 miRNA 的比对
        3.2.5 siRNA 鉴定
        3.2.6 小 RNA 分类注释
        3.2.7 公共及特异性序列
    3.3 生物信息学分析
        3.3.1 保守 miRNA 分析
        3.3.2 新的 miRNA 分析
        3.3.3 靶基因预测
        3.3.3.1 保守 miRNA 的靶基因预测
        3.3.3.2 新的 miRNA 的靶基因预测
    3.4 miRNA 差异分析
4.讨论
    4.1 miRNA 文库的质量
    4.2 RNA 的提取质量
    4.3 miRNA 序列分析
    4.4 miRNA 调控的靶基因的功能
    4.5 叶籽银杏的发生机制
5.结论
    5.1. miRNA 文库的构建
    5.2. 保守 miRNA 及新 miRNA 的预测
    5.3. 靶基因预测及其功能注释
    5.4. 银杏和叶籽银杏 miRNA 表达量差异分析
    5.5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6.参考文献
7.附录
8.致谢
9.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动物舍微生物气溶胶及其向周围环境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综述部分
    1 微生物气溶胶概述
        1.1 微生物气溶胶的概念
        1.2 微生物气溶胶的特性
        1.2.1 来源的多相性
        1.2.2 种类的多样性
        1.2.3 活力的易变性
        1.2.4 扩散的三维性
        1.2.5 沉降微生物气溶胶的再生性
        1.2.6 感染的广泛性
    2 微生物气溶胶的成分及所造成的危害
        2.1 畜禽舍中生物气溶胶的成分研究
        2.2 微生物气溶胶造成的危害
        2.2.1 微生物气溶胶对畜牧业的危害
        2.2.2 微生物气溶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3 微生物气溶胶的检测
        3.1 惯性撞击类
        3.1.1 自然沉降法
        3.1.2 射流撞击式采样器(裂隙式采样器)
        3.1.3 离心撞击式采样器
        3.2 过滤阻留类
        3.3 静电沉着类
        3.4 温差迫降类
        3.5 生物类
        3.6 采样器的选择
        3.7 空气微生物采样发展趋势
    4 微生物气溶胶学的应用
        4.1 应用于动物疫病防治方面
        4.2 应用于植物疫病防治方面
    5 微生物气溶胶传播机制的研究
    6 微生物气溶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6.1 微生物气溶胶的国内研究现状
        6.2 微生物气溶胶的国外研究现状
    7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8 本论文的整体构思和体系结构
第二章 鸡、猪、牛、兔舍内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含量及其向舍外环境的传播
    1 引言
        1.1 Andersen-6级生物采样器概述
        1.2 工作原理
        1.3 本研究的历史背景
        1.4 研究的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和仪器
        2.1.1 动物舍情况
        2.1.2 主要试剂、选择性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实验设计
        2.2.2 样本的采集
        2.2.3 样本的处理
        2.2.4 数据统计
    3 结果
        3.1 肠球菌PCR方法鉴定结果
        3.2 动物舍舍内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含量
        3.2.1 鸡舍内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含量
        3.2.2 猪舍内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含量
        3.2.3 牛舍内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含量
        3.2.4 兔舍内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含量
        3.3 兔舍舍内气载革兰氏阴性菌菌群分析
        3.4 动物舍内外气载需氧菌含量分布
        3.4.1 鸡舍内外气载需氧菌含量分布
        3.4.2 猪舍内外气载需氧菌含量分布
        3.4.3 牛舍内外气载需氧菌含量分布
        3.5 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在Andersen各层级上的分布特征
    4 讨论
        4.1 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对动物造成的危害
        4.2 微生物气溶胶的含量与动物疾病的关系
        4.3 兔舍环境革兰氏阴性菌菌群分析
        4.4 微生物气溶胶向舍外环境的传播
        4.5 细菌气溶胶空气动力学分析
        4.6 存在的缺点
    5 结论
第三章 ERIC-PCR对鸡舍和牛舍环境中气载大肠杆菌气溶胶的发生及其向舍外环境传播的鉴定
    1 引言
        1.1 ERIC-PCR技术
        1.1.1 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ERIC)的发现与分布
        1.1.2 ERIC结构特征及功能
        1.1.3 ERIC-PCR的原理及特点
        1.1.4 ERIC-PCR产物形成规律
        1.1.5 ERIC-PCR技术的应用
        1.1.6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来源
        2.1.2 主要试剂、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细菌培养及模板DNA的提取
        2.2.2 PCR反应
    3 结果
        3.1 鸡舍环境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ERIC-PCR结果
        3.2 牛舍环境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ERIC-PCR结果
    4 讨论
        4.1 以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的依据
        4.2 鸡舍环境中大肠杆菌气溶胶向舍外环境的传播
        4.3 牛舍环境中大肠杆菌气溶胶向舍外环境的传播
    5 结论
第四章 鸡舍环境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检测及其向舍外环境传播的鉴定
    1 引言
        1.1 我国鸡源性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
        1.2 常用药物耐药情况
        1.3 多重耐药与交叉耐药
        1.4 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传播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来源
        2.1.2 主要试剂、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实验设计
        2.2.2 药敏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鸡舍A环境中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3.2 鸡舍B环境中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3.3 鸡舍C环境中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3.4 鸡舍D环境中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3.5 鸡舍E环境中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4 讨论
        4.1 鸡舍环境中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
        4.2 鸡舍内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向舍外环境中的传播
    5 结论
第五章 ERIC-PCR和REP-PCR对猪舍环境气载大肠杆菌气溶胶的发生及其向舍外环境传播的鉴定
    1.引言
        1.1 REP-PCR方法
        1.2 本研究的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来源
        2.1.2 主要试剂、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细菌培养及模板DNA的提取
        2.2.2 PCR反应
    3 结果
        3.1 从舍内分离的大肠杆菌与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的相似性
        3.2 从下风方向分离到的大肠杆菌与舍内或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的相似性
        3.3 从上风方向分离到的大肠杆菌与舍内或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的相似性
    4 讨论
        4.1 细菌来源性的鉴定方法的选择
        4.2 以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的依据
        4.3 ERIC-PCR和REP-PCR两种方法研究动物舍环境微生物气溶胶传播的可行性
    5 结论
第六章 鸡、猪、牛舍环境气载大肠杆菌主要毒力基因的检测及其向舍外环境传播的鉴定
    1 引言
        1.1 肠毒素(enterotoxin)
        1.1.1 ST
        1.1.2 LT
        1.2 类志贺氏菌毒素(Shiga toxin,Stx)
        1.3 研究的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
        2.1.2 主要试剂、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细菌培养及模板DNA的提取
        2.2.2 PCR反应
    3 结果
        3.1 不同动物舍环境中大肠杆菌5种主要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
        3.1.1 鸡舍环境中大肠杆菌5种主要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
        3.1.2 猪舍环境中大肠杆菌5种主要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
        3.1.3 牛舍环境中大肠杆菌5种主要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
        3.2 动物舍内大肠杆菌5种主要毒力基因向舍外环境中的传播
    4 讨论
        4.1 大肠杆菌肠毒素对动物的致病性
        4.2 大肠杆菌肠毒素鉴定方法的选择
        4.3 不同动物舍环境中大肠杆菌肠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
        4.4 动物舍环境中气载大肠杆菌肠毒力基因向舍外环境的传播
    5 结论
第七章 REP-PCR对动物舍内气载肠球菌向舍外环境传播的鉴定
    1 引言
        1.1 以肠球菌为指示菌来研究微生物气溶胶传播的依据
        1.1.1 存在于正常动物或人的肠道中
        1.1.2 指示菌要与致病菌有相似的存活性
        1.1.3 指示菌应与空气中致病菌含量相仿
        1.1.4 指示菌在空气中不应广泛存在或增值
        1.1.5 理想指示菌的选择
        1.2 研究的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来源
        2.1.2 主要试剂、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细菌培养及模板DNA的提取
        2.2.2 PCR反应
    3 结果与分析
        3.1 鸡舍内气载肠球菌向舍外环境的传播
        3.2 猪舍内气载肠球菌向舍外环境的传播
        3.3 牛舍内气载肠球菌向舍外环境的传播
    4 讨论
        4.1 肠球菌对动物的危害
        4.2 肠球菌对人的危害
        4.3 动物舍内气载肠球菌向舍外环境的传播
    5 结论
第八章 畜禽舍环境气载肠球菌主要耐药基因的检测及其向舍外环境传播的鉴定
    1 引言
        1.1 细菌耐药分类
        1.2 细菌的耐药机理
        1.2.1 基因机理
        1.2.2 获得性耐药的生化机理
        1.3 肠球菌属的生物学特性和分类
        1.3.1 肠球菌属的生物学特性
        1.3.2 肠球菌属的分类
        1.4 肠球菌耐药现状
        1.5 肠球菌的耐药机制
        1.5.1 肠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
        1.5.2 肠球菌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机制
        1.5.3 肠球菌对四环素类的耐药机制
        1.5.4 肠球菌对糖肽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1.6 总结
        1.7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
        2.1.2 主要试剂、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细菌培养及模板DNA的提取
        2.2.2 PCR反应
    3 结果
        3.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TEM检测结果
        3.2 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基因TetM检测结果
        3.3 万古霉素耐药基因vanA和vanB检测结果
        3.4 氨基糖苷修饰酶(AME)基因检测结果
        3.5 耐药肠球菌在动物舍舍内及其周围环境中的传播
    4 讨论
        4.1 养殖环境中肠球菌的耐药现状
        4.2 耐药肠球菌在动物舍舍内及其周围环境中的传播
    5 结论
第九章 肠球菌vanA耐药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同源性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菌株
        2.2 引物
        2.3 PCR产物的克隆、测序分析
        2.3.1 试剂
        2.3.2 培养基、相关试剂及配制
        2.3.3 主要溶液
        2.3.4 其他主要试剂
        2.3.5 主要仪器设备
        2.3.6 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2.3.7 PCR产物与PMD-18T载体的连接
        2.3.8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3.9 连接产物的转化
        2.3.10 转化菌的筛选与鉴定
    3 结果
        3.1 耐药基因vanA的扩增
        3.2 van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4 讨论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采样仪器及部分采样动物舍
附录2 两种指示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9)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sensu lato)分子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孢囊线虫种的重要性
    1.2 目前国内外禾谷孢囊线虫研究进展
        1.2.1 禾谷孢囊线虫发生现状
        1.2.2 禾谷孢囊线虫的孵化特性
        1.2.3 禾谷孢囊线虫的分子鉴别
        1.2.4 禾谷孢囊线虫的防治方法
    1.3 其它孢囊线虫发生的现状
        1.3.1 大豆孢囊线虫发生的现状
        1.3.2 豌豆孢囊线虫发生的现状
    1.4 分类学和系统发育
    1.5 线虫学种的概念和种的界定
    1.6 系统发育和分级
    1.7 分子技术
        1.7.1 PCR技术
        1.7.2 RFLP技术
        1.7.3 RAPD技术
        1.7.4 SSR技术
        1.7.5 AFLP技术
        1.7.6 反向点迹杂交
        1.7.7 Real-time PCR
        1.7.8 DNA芯片
    1.8 分子技术在植物寄生线虫诊断中的应用
        1.8.1 RFLP的应用
        1.8.2 PCR的应用
        1.8.3 RAPD-PCR的应用
        1.8.4 多倍PCR的应用
        1.8.5 AFLP的应用
    1.9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我国小麦上孢囊线虫的发生危害调查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调查材料
        2.1.2 孢囊线虫的分离
        2.1.3 直接解剖观察
    2.2 调查结果
        2.2.1 各地禾谷孢囊线虫前期调查结果
        2.2.2 青海省禾谷孢囊线虫发生的调查结果
        2.2.3 青海省其它样品的调查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郑州小麦孢囊线虫rDNA-ITS分子特征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孢囊线虫的来源和分离
        3.1.2 孢囊线虫DNA提取
        3.1.3 PCR扩增
        3.1.4 rDNA-ITS片段的测序及数据分析
        3.1.5 阴门锥玻片的制作
    3.2 结果与分析
        3.2.1 rDNA-ITS的PCR扩增结果
        3.2.2 序列分析结果
        3.2.3 分离孢囊线虫初步观察
    3.3 讨论
第四章 小麦根际孢囊线虫rDNA-ITS分子特征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线虫材料
        4.1.2 酶及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2 方法
        4.2.1 孢囊线虫DNA提取
        4.2.2 孢囊线虫rDNA-ITS的PCR扩增
        4.2.3 孢囊线虫rDNA-ITS片段的获得
        4.2.4 孢囊线虫的RFLP分析
        4.2.5 阴门锥玻片的制作
    4.3 孢囊线虫分子鉴定的结果
        4.3.1 孢囊线虫rDNA-ITS的PCR扩增结果
        4.3.2 孢囊线虫rDNA-ITS测序结果
        4.3.3 孢囊线虫RFLP分析结果
    4.4 孢囊线虫遗传系统分析结果
    4.5 分离孢囊线虫初步观察
        4.5.1 青海CCN群体形态描述
        4.5.2 新庄群体形态描述
        4.5.3 内蒙古CE18群体形态描述
    4.6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蛋白质组学和分子生物学在HCMV感染致病机制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HCMV感染致婴儿肝炎综合征的血清蛋白质组学差异谱研究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SELDI蛋白质芯片检测神经胶质瘤细胞感染HCMV后蛋白质的差异表达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HCMV IE1可调控表达载体构建及IE1蛋白抑制HeLa细胞凋亡机制探讨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花生MADS盒同源异型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项目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论文参考文献)

  • [1]苹果乙烯响应因子ERF1B调控LOX途径香气合成的机理研究[D]. 岳璇璇. 山东农业大学, 2020
  • [2]文冠果雄花性别决定中雌蕊败育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初步鉴定[D]. 范春霞.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 [3]栉孔扇贝抗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 倪多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7(04)
  • [4]苹果花芽孕育的蛋白质组学及其特异蛋白的研究[D]. 曹尚银. 湖南农业大学, 2005(05)
  • [5]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D]. 戴小枫.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04)
  •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1989年度资助项目介绍[J]. 马海官. 生物科学信息, 1990(01)
  • [7]银杏和叶籽银杏microRNA的鉴定与分析[D]. 付茵茵.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2)
  • [8]动物舍微生物气溶胶及其向周围环境的传播[D]. 段会勇.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3)
  • [9]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sensu lato)分子特征分析[D]. 欧师琪. 吉林农业大学, 2008(11)
  • [10]蛋白质组学和分子生物学在HCMV感染致病机制的应用研究[D]. 刘志军. 青岛大学, 2007(02)

标签:;  ;  ;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花生MADS盒同型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项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