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乳78例临床观察

副乳78例临床观察

一、78例副乳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周清缘[1](2020)在《不同术式联合中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又名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罕见的乳房良性炎症,是典型的非哺乳期乳腺炎。GLM通常以乳房肿块、脓肿、炎症和乳腺瘘管的临床症状出现,好发于三、四十岁有哺乳史的育龄妇女。随着发病率逐年上升,GLM开始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表明,GLM的发病原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对自身乳汁的超敏反应引发的炎症反应,与妊娠史、吸烟史、口服避孕药史、α 1-抗胰蛋白酶缺乏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被完全阐明。现代医学主要以手术、抗结核、激素等治疗方式为主,然而其复发率较高,对乳房外形和功能损伤较大,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因此临床迫切需要一种疗效更佳、创伤更小、复发率更低的治疗方法。导师祝东升教授经过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认为中药联合手术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且复发率较低,另外融合了整形的理念,能最大程度保护乳房的外形和恢复乳房的功能,因此是目前临床上治疗GLM较理想的方案之一。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分期手术术式和组方改良前后的162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病例,结合GLM发病的一般规律,分析其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旨在评估中药联合手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本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GLM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乳腺科住院的GLM病人的一般资料及治疗情况,研究GLM的临床特点,并通过我院GLM病人的治疗效果及分析,为目前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方案提供合理的建议。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我院治疗,且通过纳排标准的GLM病例。采集并整理原始病例信息,包括一般资料、临床情况及治疗情况等,并对数据采用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病例整理,以2017年5月23日起开始实施改良治疗方案为界限,在此之前住院治疗的病例作为治疗组,此组Ⅰ期手术术式采用“乳房脓肿切开清创引流术”;在此之后住院治疗的病例作为改良组,此组Ⅰ期手术术式采用“乳房脓肿锐性清疮术”。治疗全程联合中药治疗。研究终点为随访结束。结果:1.统计病例发现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人数为154人,期间治疗单侧乳房146人,治疗双侧8人,治疗单侧乳房共162例(治疗组80例,改良组82例)。2.GLM主要发于育龄期女性,多发于已婚且有生育史女性,仅4例无孕史,年龄最大者为48岁,最小者为20岁,平均年龄为32.81±4.673岁。3.本病四季均可发病,乳房外周象限及乳晕下腺体均可发病,病灶多累及外周象限。本病多表现为肿块和窦道,本研究中多肿块为主要症状,共有155例,仅有2例表现为无肿块,且入院前有近期院外手术治疗病史。74例伴有窦道,72例同时伴有肿块和窦道,占总数的44.4%。患者入院治疗前病程长短不一,病程最短为7天,最长为3年,平均病程3.00±3.506个月,中位数为2个月。既往病史中剖宫产为79例,流产为69例,患侧乳头畸形104例,哺乳障碍61例,入院前接受有创外科诊治94例。4.本院治疗的154名患者,其中8人双乳发病,2人以双乳同时发病来行治疗。多数以乳房肿痛为首发症状。共计治疗162例,经本院中西医综合治疗,162例均达到临床治愈,治愈率为100%,总体复发率3.7%。5.本院治疗的病人多为肝郁化火、肝郁痰凝两种证型,肝郁化火107人次,肝郁痰凝51人次。治疗组中药用药频率排名前16的为柴胡,夏枯草,紫草,蒲公英,白芷,白及,海藻,山楂,桔梗,茯苓,郁金,天花粉,金银花,白术,薏苡仁,白花蛇舌草。改良组中药用药频率排名前16的为柴胡、茯苓、白及、当归、黄芪、白芷、金银花、蒲公英、生地榆、甘草、生地黄、夏枯草、黄芩、赤芍、瓦楞子、牡丹皮。6.本研究中改良组换药天数明显少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良组中多次清创的情况也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改良组在复发率比较上并无明显差异。结论:1.本病发病多为已婚产后女性。2.乳汁淤积、乳头畸形、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为本研究中肉芽肿性乳腺炎发病的重要因素。3.临床表现:多表现为以无明显诱因肿块起病,全身反应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肿块形成脓肿破溃出现窦道,询问病史多有患侧哺乳障碍史和过敏史,体格检查可见患侧乳头畸形,病灶多累及乳腺外周。4.治疗方案:改良后的治疗方案能减少患者的换药天数,降低多次清创概率,效果明显优于改良前治疗方案。改良后治疗方案下的总体临床治愈率为100%,总体复发率为3.7%,整体疗效显着。5.彻底剔除坏死组织,口服中药中增加益气养血、敛疮生肌比例可以促进创面更快恢复,配合外用药更能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术后乳房外形损失,降低复发率。6.改良后治疗方案效果优于改良前,可以推论中西医治疗方法的有机结合可以进一步增进疗效,减少副作用。

程艺[2](2019)在《楼丽华教授治疗乳房病经验总结》文中研究表明乳房病指发生在乳房部位的疾病,主要包括乳腺增生病、急性乳腺炎、乳腺恶性肿瘤、乳腺纤维瘤、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乳房异常发育症等,主要见于女性。近年来,乳房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且表现形式多样,对女性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中医乳房病属于古代“疡科”范畴,在古代文献中并没有独立的专书来记载该病,历代医家对乳房病的记载散见于一些综合类或妇科方面的医书内,大多杂而不全,或全而不精。然而对于乳房病的治疗方面,中医药有着独特的疗效,与现代医学比具有相当的优势,中医乳房病学前景喜人。导师楼丽华教授在中医乳房病学的领域进行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其学术思想可概括为“四辨识病、温通治痈、三机调增、扶正抗癌”,分别在乳腺疾病的诊断,炎性乳房病、乳腺增生性疾病以及乳腺恶性肿瘤等治疗方面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搜索、整理历代医家对乳房病的认识和治疗思想,结合临床实际病例的探讨及用药经验的分析,阐发了楼丽华教授治疗乳房病的丰富经验,并探索了研究和继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中医药治疗乳房病提供系统的参考。

岑谋娟[3](2019)在《产后乳房充血危险因素分析及浮针治疗的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产后乳房充血是产后常见病之一,而该病主要症状为乳房疼痛,因此本研究:(1)利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了解目前临床常见产后病的发生情况,重点研究产后乳房充血危险因素的特点,探讨乳房疼痛与乳房充血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上针对该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2)观察浮针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在产后乳房充血患者中的即时疗效,以及治疗后一个月内的随访疗效,以期探寻产后乳房充血治疗的临床最优方案。方法:(1)采用产后调查问卷的形式对2018年01月至2018年1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回访,共发放问卷2114例,最终将回收的1016例有效问卷作为本次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对象,将其中产后乳房充血产妇600例纳入观察组,其余416例产妇纳入对照组。通过收集整理产妇的临床数据,了解目前临床产后常见病的发生情况,进一步分析产后乳房充血的危险因素,以及探讨乳房充血危险因素与乳房疼痛程度的相关性;(2)选择同期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产后乳房充血60例患者作为治疗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浮针治疗组(即浮针疗法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和单纯按摩组(即单纯穴位按摩治疗),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3次治疗结束后随访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即时疗效和随访疗效。采用SPSS 20.0中文版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不符合正态分布则用M(P25,P75)描述;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或百分率(%)描述。符合正态分布与方差齐性的两组计量资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资料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与方差齐性的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研究两组间产后乳房充血危险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乳房疼痛等级变量之间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s回归分析,需经平行线检验,若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需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一、产后乳房充血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临床常见产后病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排列前8位的产后病分别为:产后乳房充血600例(59.06%),产后缺乳532例(52.36%),产后汗证452例(44.49%),产后身痛证424例(41.73%),产后便秘324例(31.89%),产后恶露不绝304例(29.92%),产后抑郁症180例(17.71%),产后尿潴留112例(11.02%)。2.产妇一般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在BMI、分娩孕周、年龄、分娩方式、孕次、产次、宝宝性别、宝宝出生体重、产前是否学习过母乳喂养知识、分娩后1小时内是否让宝宝早吸吮或早接触乳房、坐月子地点、婚姻情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前检查次数、教育程度、家庭月总收入、母乳喂养时间、经前是否有乳房疼痛病史、产后是否乳头破损、产后是否过早进补、产后情绪变化情况、产后是否经常与家人争吵等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产后乳房充血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家庭月总收入、经前有乳房疼痛病史、产后过早进补、产后乳头破损、经常和家人争吵、产后情绪变化为产后乳房充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家庭月总收入因素中:月总收入在1-2万元、3-5万元、≥5万元产妇患产后乳房充血风险比月总收入不足1万元产妇低87.0%、67.0%和78.0%;是否经常和家人争吵因素中:经常与家人争吵产妇患产后乳房充血的风险是从未与家人争吵产妇的4.66倍;产后情绪变化因素中:易烦躁和易怒产妇患产后乳房充血的风险是正常产妇的4.25倍、76.88倍;经前有乳房疼痛病史、产后乳房破损、产后过早进补产妇患产后乳房充血的风险是正常产妇的4.1倍、3.4倍、3.32倍,以上几种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产后乳房充血产妇乳房疼痛程度相关因素结果显示:经前有乳房疼痛病史及产后过早进补的产妇发生中、重度乳房疼痛的概率大于发生轻度疼痛的概率;产后有乳头破损的产妇发生重度乳房疼痛的概率大于发生轻度疼痛的概率,其[OR(95%CI)为[2.128(1.237~3.658)];在月子中心坐月子的产妇发生重度乳房疼痛比在家坐月子的产妇低44.0%,其[OR(95%CI)为[0.556(0.330~0.9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两种方法治疗产后乳房充血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浮针治疗组和单纯按摩组两组患者在年龄、身高、体重、BMI、孕次、产次、经初产妇、分娩方式、治疗前纯母乳喂养人数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时间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即时疗效:浮针治疗组3次治疗后乳房疼痛评分和乳房硬度评分随治疗次数的增加均显着下降,其中[F值和P值]分别为[441.53,0.000]和[198.49,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浮针治疗组的乳房疼痛评分为2.00(0.00,4.00),单纯按摩组的乳房疼痛评分为0.00(0.00,1.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的Z值和P值分别为(-2.103,0.035),浮针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6.7%)高于单纯按摩组(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疗效:浮针治疗组和单纯按摩组患者随访一个月内产后乳房充血复发人数和纯母乳喂养人数分别为(1,27)和(7,18),X2值和P值分别为(5.192,0.023)和(7.200,0.0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按摩组复发率(23.3%)明显高于浮针治疗组(3.3%),而浮针治疗组纯母乳喂养率(90.0%)明显高于单纯按摩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当代常见产后病分别为:产后乳房充血,产后缺乳,产后汗证,产后身痛证,产后便秘,产后恶露不绝,产后抑郁症,产后尿潴留。2.家庭月总收入、经前有乳房疼痛病史、产后过早进补、产后乳头破损、经常和家人争吵、产后情绪变化为产后乳房充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经前有乳房疼痛病史及产后过早进补的产妇发生中、重度乳房疼痛的概率大于发生轻度疼痛的概率;产后有乳头破损的产妇发生重度乳房疼痛的概率大于发生轻度疼痛的概率,在月子中心坐月子的产妇发生重度乳房疼痛的概率低于在家坐月子的产妇。3.浮针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乳房充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母乳喂养率。4.本研究因回收的样本量有限,结果还需联合多中心大样本进一步予以验证。

马彬[4](2013)在《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国家对中医药领域研究的资助力度逐年递增,其科技论文数量亦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科技成果的质量才是重点。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导致其研究成果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设计、实施与报告等各环节可能会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各因素以及与国外研究存在的具体差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以促进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和质量评价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研究现状、与国外同类研究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环节、要点和问题及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并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掌握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与报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2.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确定在论文发表阶段影响其报告质量的因素,为临床研究报告规范今后在我国的推广和实施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3.基于以上研究的结果,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中医药研究的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提高和改善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促进其成果的利用和转化。方法1.基于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回顾性分析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的研究现状、方法和报告质量。2.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等重点环节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3.基于CONSORT清单和STRICTA清单被引入国内的不同时间段,回顾性分析国内针灸RCTs的方法和报告质量是否随着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改善和提高。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采用频数、中位数和四分位距进行统计描述,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共纳入369篇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研究,突出表现的问题包括:45%的研究文献检索方法不全面甚至不正确(203篇/369篇);97.3%(359篇/369篇)的研究未检索不同发表类型的研究;96.5%(356篇/369篇)的研究未提供排除文献的清单;42%(155篇/369篇)的研究纳入标准宽泛不具体、甚至存在错误;58.8%(217篇/369篇)的研究未采用双人独立机制对文献和数据进行筛选和提取:55%(203篇/369篇)的研究未详细描述文献筛选纳入全过程及排除原因;70.7%(261篇/369篇)的研究数据合并方法不恰当,其方法与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另外,其总体引用率较低,引用率为零的研究占到46.1%(170篇/369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亦较低(49.9%,184篇/369篇)。2.共纳入366篇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其中Chinese SRs共88篇,Other SRs共226篇,Ccohrane SRs共52篇。3种不同类型SRs研究在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中符合率大于8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Chinses SRs).vs73%(Other SRs).vs91%(Ccohrane SRs)和59%(Chinses SRs).vs74%(Other SRs).vs78%(Ccohrane SRs),其中Chinses SRs在两个清单中的符合率均最低。Chinese SRs与Other SRs和Cochrane SRs存在较大差距的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发表类型文献的纳入(2%.vs91%.vs100%)、广泛而全面的检索(40%.vs87%.vs100%)、相关利益冲突的说明(0%.vs61%.vs100%)、证据综合结果(23%.vs99%.vs96%)和计划书和注册信息(0%.vs4%.vs100%)等方面。此外,Chinese SRs, Other SRs和Cochrane SRs中被引次数为零的研究所占比例分别为53%.vs26%.vs40%,由临床医生完成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27%.vs63%.vs54%,进行更新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0%.vs3%.vs92%,可见Chinese SRs的被引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方面亦最低。3.共纳入1978篇国内针灸RCTs研究,1996年之前发表的为144篇其中针刺RCTs为122篇;1997年-2003年间发表为353篇,其中针刺RCTs为312篇;2004年-2012年间发表为1481篇,其中针刺RCTs为1301篇。虽然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刺RCTs在STRICTA清单各条目上的符合率均略有提高,但其实际比例依然很低,包括①针刺治疗的具体类型(6.6%.vs9.9%.vs12.7%);②针刺治疗的理由和依据(0%.vs0.3%.vs1.0%);③每位受试对象每个治疗单元所用针的数目(0%.vs0.3%.vs0.2%);④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干预措施描述(19.7%.vs30.1%.vs33.7%);⑤对针灸师资质报告(0%.vs0%.vs0.4%);⑥无研究报告有关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导及其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等。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灸RCTs在CONSORT清单中符合率大于5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996年).vs8%(1997年-2003年).vs26%(2004年-2012年)。主要问题主要包括:①研究方法阐述过于简单,包括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12.5%.vs24.6%.vs69.7%)、样本量确定依据(0%.vs0%.vs1.2%)等;②随机方法不消楚,包括对产生随机序列的方法报告(1.4%.vs15%.vs26.3%)、隐蔽分组机制(0%.vs1.4%.vs4.9%)和盲法实施(0%.vs5.7%.vs9.1%)等;③结果部分内容描述不清甚至缺少,包括受试者流程(0%.vs11.6%.vs20.6%)、招募受试者时期和随访时间(0%.vs2.1%.vs2.8%)、基线资料的提供(9.0%.vs17.8%.vs34.8%)和结局效应估计值及95%CI的报告(18.1%.vs36%.vs50.7%)等。此外,无任何研究注册及阐明可能的利益冲突。4.共纳入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杂志,其中SCl收录2种,Medline/Embase收录8种,CSCD收录7种,统计源收录46种。仅3种杂志在其“稿约”中提及并要求作者按照CONSORT声明各条目来规范报告RCTs,且给出了具体的版本和网址。此外,仅1种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CONSORT扩展版。无任何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PRISMA、MOOSE、TREND、STARD和STROBE等其他类型研究的报告清单。通过电话和E-mail方式,对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编审人员进行问卷调晒,54种期刊杂志给予回复,反馈率为85.7%,其中编辑为39人(占72.2%)、主编为3人(占5.6%)、编辑部主任为9人(16.7%)、其他人员为3名(占5.6%)。对于CONSORT声明,有8位编辑知道并子解,3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其中仅3位编辑表示对投稿的RCTs,该期刊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要求和遵循了CONSORT声明的要求,46%的编辑(2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CONSORT声明。对于PRISMA清单,仅2位编辑知道并了解,7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表示对投稿的SRs/Meta-分析,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未要求和遵循PRISMA清单的要求,65%的编辑(3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PRISMA清单。而对于其他类型临床研究报告清单,无任何人知晓并了解。结论临床研究质量是影响其转化和利用的关键因素,只有高质量的研究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的研究显示:尽管国内中医药,特别是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在研究的题目、摘要、纳入研究的特征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阐述等方面的符合率较好,但在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文献检索方法不同发表情况的文献的纳入、对发表偏倚的评估、利益冲突的说明、文献筛选流程图的呈现、数据合并的合理性、研究间异质性或偏倚的分析以及对证据综合结果分析的的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类研究存在较大差距。而对于国内针灸RCTs,尽管2003年之后发表的针刺RCTs的数量是之前所发表总数的3倍多,且各条目的符合率在不同的3个发表年代略有提高,但在多个条目上的实际符合比例上依然非常低,如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隐蔽分组的机制和实施、盲法细则、样本量计算依据和资料收集场所和地点等方面,其质量并未随着STRICTA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此外,国内中医药领域期刊“稿约”中对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期刊的编审人员对研究报告的规范、临床研究注册制度等信息的知晓率较低。而且,尽管大部分期刊有意愿在今后进入此类相关报告规范,以提高不同类型的临床研究报告质量,但均无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和时间规划。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和报告质量:①国内医学期刊尽早在“稿约”中引入这些国际临床研究报告标准,以规范和提高国内临床研究的报告质量,提升临床研究水平;②从期刊协会层面制定相关制度,由鼓励和建议投稿作者、期刊编辑在文章投稿、编审和专家评审阶段遵循相关的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过渡到强制执行;③对期刊编审人员开展和加强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更新;④将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加入到医学继续教育课程中,由国家授权各地区具备资质的科研单位,对其服务地区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进行全面的SRs/Meta-分析方法学的培训:⑤在医学在校教育中引入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

任凤丽[5](2012)在《负压抽吸联合手术切除在整形外科病例中的应用分析》文中认为[背景及目的]负压抽吸技术自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应用于临床治疗以来,做为一种最常用的形体塑形技术广泛被整形外科医生所应用。局部肿胀麻醉的应用增加了负压抽吸术的安全性,手术中出血少,手术视野较清晰。负压抽吸除了在传统的脂肪抽吸减肥塑形方面广泛开展之外,在多种疾病中亦得到探索性联合应用。根据已有的报道和回顾几年来完成的负压抽吸联合手术切除在整形外科常见疾病中的应用,对这种联合的治疗方式进行总结,增加负压抽吸技术的应用范围,用以指导临床工作获得最佳的手术效果和最少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总结2009年至2012年在我院整形外科就诊施行负压抽吸联合手术切除的68例患者,男性乳房发育23例,脂肪瘤20例,女性副乳15例,腹壁畸形10例。在肿胀麻醉基础上,采用负压抽吸技术联合手术切除进行治疗,对手术方法和技巧、并发症和术后疗效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经负压抽吸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后形态恢复满意,所有患者术后无感染,未出现血肿、积液,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切口愈合良好。各抽吸部位仅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肿胀、皮下瘀斑,皮肤感觉减退、麻木感等,未作特殊处理,前者术后1-3周自然消退,后者多在术后3个月自行恢复。局部麻醉病人注射肿胀液体时诉疼痛,多数能耐受,均未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①脂肪瘤患者因切口隐蔽且小,术后无明显手术痕迹,治疗效果满意,随访1-3年无复发;②男性乳房发育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乳头感觉迟钝、感觉丧失,未作特殊处理,术后1-3月恢复,胸壁形态良好;③副乳患者术后局部隆起消失、平整无凹陷、切口小且隐蔽、手术痕迹不明显;④负压抽吸联合腹壁整形术后,腹壁松垂明显改善,形态良好。[结论]①负压抽吸联合手术切除在治疗脂肪瘤、男性乳房发育、女性副乳及腹壁畸形等方面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有较多的优点,手术中出血少、对血管神经的损伤小、术后感觉恢复良好、并发症少、术后恢复时间短、切口痕迹隐蔽且小、塑形效果好,这种联合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②肿胀麻醉的应用可使多数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因此减少了全麻手术的风险。

董俞龙[6](2001)在《78例副乳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

廖永杰[7](2011)在《柴芍乳增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痰凝证)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乳康胶囊及安慰剂为对照药,客观评价柴芍乳增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痰凝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乳腺增生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试验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与对照安慰剂组、乳康胶囊组各16例。试验组:柴芍乳增胶囊高剂量组:每次4粒,每日3次;柴芍乳增胶囊低剂量组:每次3粒同时服用1粒安慰剂胶囊,每日3次;对照组安慰剂:每次4粒,每日3次;乳康胶囊组:每次3粒同时服用1粒安慰剂胶囊,每日3次。以上药物(含安慰剂)均于月经来潮前7-10日开始服用,经期停服。20天为一个疗程,间隔5-7天,继续第二个疗程。禁食可乐、咖啡、巧克力。治疗两个疗程观察并统计疗效。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试验高剂量组对乳腺增生病的总有效率为73.33%,试验低剂量组对乳腺增生病的总有效率为66.67%,对照安慰剂组对乳腺增生病的总有效率为0.00%,对照乳康胶囊组对乳腺增生病的总有效率为62.50%。三组药物与安慰剂组分别进行比较,三组药物明显优于对照安慰剂组,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高剂量组和试验低剂量组分别与对照乳康胶囊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低剂量组与试验高剂量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中医证候比较:试验高剂量组对乳腺增生病的总有效率为93.33%,试验低剂量组对乳腺增生病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安慰剂组对乳腺增生病的总有效率为18.75%,对照乳康胶囊组对乳腺增生病的总有效率为93.75%。三组药物与安慰剂组分别进行比较,三组药物明显优于对照安慰剂组,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高剂量组和试验低剂量组分别与对照乳康胶囊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低剂量组与试验高剂量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3.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治疗前后四组中医症候总积分组内比较,P<0.01,其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提示四组药物均能改善乳房的主要症状。结论:柴芍乳增胶囊对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的舒肝理气、化痰散结之功效,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

石留洋[8](2021)在《雷火灸联合针刺治疗产后缺乳气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研究通过观察雷火灸联合针刺治疗产后缺乳气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比较常规针刺疗法和雷火灸联合针刺疗法对治疗产后缺乳存在的疗效差异,为雷火灸联合针刺治疗产后缺乳气血亏虚证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产后缺乳气血亏虚证患者,这些受试者均选自保定市第一中医院针灸科和妇科门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雷火灸与针刺联合治疗,选穴:天宗、合谷、三阴交、灸膻中;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选穴:膻中、乳根、少泽、肩井、气海、足三里。两组均每日一次,留针30 min,治疗疗程为7天。两组治疗前后通过泌乳量、气血亏虚证中医症状评分、缺乳症状评分、缺乳症状各项评分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综合疗效对比:治疗组基本治愈6例,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2例;对照组基本治愈2例,显效8例,有效20例,无效7例;经检验,统计学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2经统计分析,将两组治疗前后的泌乳量、中医气血亏虚证症状和缺乳症状进行了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泌乳量、中医症状评分、缺乳症状评分以及缺乳症状各项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雷火灸联合针刺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结论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法均可改善产后缺乳气血亏虚证患者的缺乳症状、中医临床相关症状以及增加泌乳量。2雷火灸联合针刺疗法较常规针刺在治疗产后缺乳气血亏虚证上疗效更为显着。图 0 幅;表 10 个;参 79 篇。

张杨[9](2021)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基因型与外科手术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基因型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心肌切除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研究背景及目的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肌病,主要由肌小节基因突变导致。HCM患者中有约三分之二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obstructiv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OHCM)。心肌切除术是治疗药物难治性OHCM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心肌切除术后大部分患者的手术效果满意,但仍有部分患者发生远期不良事件。既往研究已经发现一些术前临床危险因素可优化患者的危险分层和管理。本研究旨在探讨肌小节基因突变与OHCM患者行心肌切除术后的远期预后的关系。研究方法入组在本院接受了心肌切除术及基因检测的无亲缘关系OHCM患者。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或基因组合测序方法对8个已知的肌小节(sarcomere,SARC)基因进行分析,并通过Sanger测序验证检测出的变异位点。并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会指南将罕见变异位点的致病性分为5类,“致病”、“可能致病”、“意义不明确”、“可能良性”和“良性”。被判定为“致病”、“可能致病”和“意义不明确”,且不存在健康对照人群的变异认定为致病突变。携带致病突变的患者被分到SARC+组,否则被分至SARC-组。研究两组人群的临床基线及手术特征。患者于术后接受规律随访调查,了解生存状态、是否发生不良事件。研究终点为心血管死亡、心衰再住院、新发心房颤动和新发卒中组成的复合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两组患者免除复合终点事件的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Cox分析纳入年龄、性别等指标进入模型,以分析影响OHCM患者外科治疗术后远期疗效的因素。研究结果SARC+组的手术年龄(38.8±12.1岁vs.51.1±12.6岁,P<0.001)及诊断年龄(36.4± 11.9岁vs.48.1±12.5 岁,P<0.001)均较小,室间隔厚度较大(20.1±4.2mm vs.18.8±3.8mm,P=0.006),合并 HCM 家族史比例高(27.8%vs.4.5%,P<0.001)。经过平均36.8±21.1个月的随访,与SARC-组相比,SARC+组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较高(P=0.001)。多因素Cox分析表明,肌小节基因突变(风险比=6.912,95%可信区间=2.254-21.200,P=0.001)是复合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风险比=2.291,95%可信区间=1.034-5.007,P=0.041)和术前左房内径≥45mm(风险比=3.545,95%可信区间=1.316-9.551,P=0.012)也是OHCM患者发生复合终点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SARC基因突变可能是行隔间肌切除术后的OHCM患者远期生存质量不佳的潜在预测因子,可能适合作为评估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的重要危险分层因素。第二部分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二尖瓣病变与临床预后的相关研究第一节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同期行心肌切除术及二尖瓣手术的远期疗效观察研究背景及目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obstructiv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OHCM)在行心肌切除术时,部分患者因左室流出道梗阻解除不满意或者存在二尖瓣自身病变需要同期进行二尖瓣手术。目前关于不同二尖瓣术式对OHCM患者的远期预后的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纳入同期行心肌切除术及二尖瓣手术的OHCM患者,探讨影响患者生存的相关因素,以期提升对OHCM患者行外科治疗的综合管理。研究方法筛选本中心2013年至2019年期间,入院同期行心肌切除术与二尖瓣手术的OHCM患者。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患者被分为二尖瓣成形术组及二尖瓣置换术组。研究两组人群的临床基线及手术特征。患者于术后接受规律随访调查,了解生存状态、是否发生不良事件。研究终点为多个不良事件组成的复合终点,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衰再住院,二次外科手术修复二尖瓣,新发卒中。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两组患者的免除复合终点事件的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Cox分析纳入年龄、性别、术前房颤、心功能等指标进入模型,以分析影响OHCM患者外科治疗术后远期疗效的因素。研究结果一共有213名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手术年龄为(49.7±11.8)岁,男性患者125(58.7)例。按照二尖瓣手术的术式,将患者分为两组,二尖瓣成形术组有183人,二尖瓣置换术组有30人。入组患者的手术年龄主要集中在35岁至65岁之间,其中二尖瓣置换术组的手术年龄显着大于二尖瓣成形术组(53.1±14.0岁vs.49.2±11.5岁,P=0.035),并且心功能Ⅲ/Ⅳ的患者比例较高(70%vs.47.5%,P=0.023)。二尖瓣成形术组中,最常见手术操作为瓣叶成形术及异常腱索处理。二尖瓣置换组中,机械瓣置换比例高。经过平均(35.4±23.9)个月的随访,Kaplan-Meier分析二尖瓣置换术组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显着高于二尖瓣成形术组(P=0.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二尖瓣置换术(风险比=3.551,95%可信区间=1.172-10.757,P=0.025)及术前肺动脉高压(风险比=5.219,95%可信区间=1.682-16.194,P=0.004)是复合终点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除心肌切除术外,二尖瓣手术也是治疗OHCM的有效方法,可有效减轻患者二尖瓣严重反流情况。相较于接受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接受二尖瓣成形术的患者有更好的远期生存质量。对于OHCM患者,在行心肌切除术时,需要考虑其二尖瓣及瓣下组织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选择合理手术方式,以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第二节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二尖瓣瓣叶结构与非持续性室性心过速的相关性研究研究背景及目的二尖瓣瓣叶结构异常是肥厚型心肌病形态学表现之一,和左室流出道梗阻相关。目前针对二尖瓣瓣叶形态学和肥厚型心肌病的研究有限。既往研究发现,二尖瓣瓣叶异常和心律失常有一定相关性。二尖瓣形态学异常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on-sustaine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NSVT)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为探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obstructiv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OHCM)二尖瓣形态学异常与NSVT的关系。研究方法纳入2014年至2018年于本院住院,且术前至少有1次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和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检查的成年OHCM患者,将患者分为合并NSVT组及不合并NSVT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的CMR图像和动态心电图检查资料进行分析。通过CMR影像资料测量二尖瓣前叶及后叶长度,并比较合并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二尖瓣瓣叶长度对 OHCM 患者发生NSVT的预测能力。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将P值<0.1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NVST的预测因子。研究结果根据入组标准,纳入符合标准的OHCM患者共316名,患者的平均年龄(46.1±14.2)岁,男性占 60.0%(189/316)。入组 OHCM 患者中有 50 例(16%)患者合并NSVT。与无NSVT患者相比,合并NSVT患者的二尖瓣前叶和二尖瓣后叶长度显着增加(前叶长度,32.0±5.0mm vs.26.1±4.8mm,P<0.001;后叶长度17.7±3.7mm vs.15.2±2.7mm,P<0.001)。合并 NSVT 的 OHCM 患者钆延迟增强阳性的比例增高,左房内径及最大左室室壁厚度均增大。相关性分析显示,二尖瓣前叶长度和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最大左室室壁厚度、钆延迟增强阳性呈正相关,和年龄及射血分数负相关。二尖瓣后叶长度和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左室质量正相关。单因素分析中,二尖瓣前叶长度和后叶长度被确定为NSVT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二尖瓣前叶长度和后叶长度仍然是NSVT的独立预测因素(前叶长度:风险比=1.261,95%可信区间=1.156-1.375,P<0.001;后叶长度:风险比=1.126,95%可信区间=1.001-1.265,P=0.047)。二尖瓣前叶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12,在瓣叶长度界值点为27.5mm时,灵敏度为86%,特异度为65%。结论二尖瓣瓣叶延长不仅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脏结构特征性改变,也和心律失常有一定相关性。OHCM患者的二尖瓣瓣叶长度受到年龄、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射血分数等多种临床因素影响。OHCM患者的二尖瓣瓣叶延长与NSVT独立相关。二尖瓣形态异常可作为形态学标记,帮助改善OHCM患者猝死危险分层,优化OHCM患者的手术管理策略。第三部分室间隔减容术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再次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疗效分析研究背景及目的室间隔减容手术(septal reduction therapy,SRT)是治疗药物难治性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obstructiv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OHCM)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手术可分为室间隔心肌切除术(septal myectomy,SM)和室间隔酒精消融术(alcohol septal ablation,ASA)。SRT术后的大部分患者手术效果好,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但仍有少部分患者仍需要再次接受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本研究旨在总结SRT术后OHCM患者再次行SM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医院接受再次SRT手术的OHCM患者。根据患者首次进行SRT的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SM组和ASA组。总结并分析两组人群的临床基线及手术特征。患者于术后接受规律随访调查,了解生存状态、是否发生不良事件。研究结果共有31名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21名,平均年龄为(48.7±12.2)岁,SM组和ASA组分别有7名及24名患者。全部患者入院后均接受SM手术,其中18名(58.1%)行单纯SM手术,余下13名患者合并其他手术,术式包括二尖瓣手术(6例)、三尖瓣成形术(1例)、冠状动脉肌桥松解术(1例)、迷宫手术(5例)。术前心电图显示,SM组有4名患者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ASA组有7名患者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有4名患者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植入永久起搏器,其中3名患者为ASA组且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围术期术后除1名患者出现电风暴而死亡外,其余患者未见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室流出道压差降低[(64.0±37.4)mmHg vs.(10.2±8.9)mmHg,P<0.001],室间隔厚度减低[(17.8±3.9)mm vs.(12.7±2.1)mm,P<0.001]。术后患者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明显减轻(P<0.001),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现象消失。术后随访23.5±10.9个月,无远期死亡或再次手术治疗事件。随访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除2名患者再次出现流出道梗阻外,其余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和左室流出道与主动脉峰值压力阶差均较术前明显降低。结论SRT术后OHCM患者症状复发,再次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可改善患者的流出道梗阻情况及临床症状。SM及ASA术后均有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因此对于二次SRT手术的患者,需要注意术前是否存在室内传导阻滞,以评估术后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需要永久起搏器治疗的风险,尤其是对于第一次SRT手术为ASA手术的患者,二次手术后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比例较高。

张琪薇[10](2020)在《小儿推拿退热乳的毒理学及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热是小儿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中以感染引致发热较为多见,上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小儿发热的常见疾病,及时的缓解发热症状可以有效的避免多种不良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尤其是减轻发热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在现代制剂技术的支持下,我院将中医科协定方研制开发成中药凝胶剂——小儿推拿退热乳。目的:在中医外治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制剂技术将我院中医科协定方“柴胡、荆芥、金银花、薄荷”研制开发成中药凝胶剂——小儿推拿退热乳;通过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豚鼠皮肤过敏实验以及家兔的皮肤刺激性实验,评价小儿推拿退热乳的安全性;通过小儿推拿退热乳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所致发热症状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小儿推拿退热乳的临床退热有效性,为小儿推拿退热乳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一、小儿推拿退热乳的毒理学研究:急性毒性实验:以KM小鼠为受试对象,将56只KM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4只,分别为完整皮肤对照组、完整皮肤药物组、破损皮肤对照组和破损皮肤药物组,采用最大给药量法,分别在处理好的实验动物脱毛区涂生理盐水或药物,观察24h后小鼠的变化和皮肤反应情况。皮肤刺激实验:以新西兰白兔为受试对象,将8只家兔随机分成2组,每组4只,分别为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采用自身同体对照法,观察单次及多次给予受试药物后完整与破损皮肤组的皮肤刺激情况。(3)皮肤过敏实验:以豚鼠为受试对象,将18只豚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分别为实验药物组、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其中药物组予小儿推拿退热乳,阳性对照组予2,4-二硝基氯苯,连续多次涂抹观察对比各组豚鼠的过敏反应情况。以上实验收集的数据均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小儿推拿退热乳的毒理学安全性。二、小儿推拿退热乳的药效学研究:以深圳市儿童医院为试验单位,收集160例符合标准的患儿数据,按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配到小儿推拿药物组及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实验组患儿施与小儿退热推拿乳涂搽于相应穴位表面并配合推拿手法治疗,1次4ml,1日1次。对照组患儿施与润肤油涂搽于相应穴位表面并配合相同推拿手法治疗,用量适量,1日1次。对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小儿推拿退热乳治疗外感风热的临床退热有效性。结果:1.急性毒性实验中,破损皮肤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实验第四天、实验第七天的体重变化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完整皮肤药物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实验第四天、实验第七天的体重变化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整个过程中无小鼠死亡等异常反应出现。2.皮肤刺激实验中,破损皮肤组右侧给药区与左侧空白对照区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完整皮肤组右侧给药区与左侧空白对照区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破损组与完整组给药侧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过敏实验中,小儿推拿退热乳药物组的致敏率为0%,阳性对照组的致敏率为1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临床药效学试验中,在退热有效率方面,退热乳药物组总有效率为94.87%,与对照比较差异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症状积分方面,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无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1);在患儿依从性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实验与数据分析,本文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小儿退热推拿乳无急性毒性作用。2.小儿退热推拿乳对完好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微刺激性。3.小儿退热推拿乳对皮肤无致敏性。4.小儿推拿退热乳具备临床退热有效性,缩短退热时间,并能减轻发热患儿的临床症状。

二、78例副乳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78例副乳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术式联合中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引言
    综述一 中医对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治概况
        1 古文献对肉芽肿性乳腺炎相关记载
        2 现代中医对GLM的认识
        3 小结
    综述二 现代西医对GLM研究进展
        1 概述
        2 病因病机
        3 临床诊断
        4 鉴别诊断
        5 治疗
        6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纳排标准
    3 诊断标准
    4 分组
    5 治疗方法
    6 疗效评价标准
    7 研究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3 治疗情况
    4 换药期间中药使用情况
    5 不良反应
    6 泌乳素
    7 随访乳房外观情况
讨论
    1 一般情况讨论
    2 临床情况讨论
    3 治疗情况讨论
    4 中医药治疗探讨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调查表
致谢
个人简历

(2)楼丽华教授治疗乳房病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独创温通治乳痈
    (一)乳痈(急性乳腺炎)
    (二)不乳儿乳痈(非哺乳期乳痈)
    (三)病例探讨
        1.粉刺性乳痈
        2.副乳腺炎
        3.注射隆胸术后填充物外伤后破溃
二.三机并调治乳癖
    (一)理法方药总结
    (二)病例探讨
        1.乳腺增生
        2.双乳增生、副乳腺肿大
三.扶正为本抗乳岩
    (一)理法方药总结
    (二)病例探讨
        1.乳癌术后潮热盗汗
        2.乳癌术后皮下积液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3)产后乳房充血危险因素分析及浮针治疗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产后乳房充血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临床资料
        1.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1.2 结果
        1.2.1 两组产妇社会人口学状况
        1.2.2 产后乳房充血危险因素分析
        1.2.3 产后乳房充血产妇乳房疼痛程度一般情况分析
        1.2.4 产后乳房充血产妇乳房疼痛程度危险因素分析
        1.2.5 扩展
第二章 浮针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乳房充血患者的临床观察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产后乳房充血的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操作方法
        2.1.6 疗效评价
        2.1.7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2 浮针治疗组治疗前后乳房疼痛评分及硬度评分变化趋势比较
        2.2.3 两组患者治疗后乳房疼痛评分及乳房硬度评分比较
        2.2.4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2.2.5 两组患者治疗后远期疗效的比较
        2.2.6 不良反应
第三章 讨论
    3.1 产后乳房充血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讨论
        3.1.1 研究产后乳房充血的重要性
        3.1.2 产后乳房充血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乳房疼痛程度相关性的讨论
    3.2 产后乳房充血临床治疗部分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产后乳房充血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4)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保健体系中作用
        1.1.2 中医药现代化是促进其发展和被广泛认可的唯一途径
        1.1.3 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材料与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回顾性调查
    2.1 研究背景
        2.1.1 系统评价的发展沿革及概念特点
        2.1.2 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2.1.3 系统评价方法质量与报告质量的评估工具
        2.1.4 系统评价在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2.2 研究内容
    2.3 材料与方法
        2.3.1 技术路线图
        2.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2.3.3 文献筛选流程
        2.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2.3.5 质量控制措施
    2.4 结果
        2.4.1 文献检索结果
        2.4.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2.4.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质量
        2.4.4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报告质量
    2.5 讨论
        2.5.1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2.5.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质量存在的问题
        2.5.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
        2.5.4 研究的局限性
    2.6 结论
第三章 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对比研究
    3.1 研究背景
        3.1.1 针灸在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3.1.2 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针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3.2 研究内容
    3.3 材料与方法
        3.3.1 技术路线图
        3.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3.3.3 文献筛选流程
        3.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3.3.5 质量控制措施
    3.4 结果
        3.4.1 文献检索结果
        3.4.2 国内外针灸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3.4.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质量
        3.4.4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
    3.5 讨论
        3.5.1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基本特征和特点方面的差异
        3.5.2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方法质量方面的差异
        3.5.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报告质量方面的差异
        3.5.4 研究的局限性
    3.6 结论
第四章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与报告质量回顾性分析
    4.1 研究背景
        4.1.1 随机对照试验定义
        4.1.2 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工具简介
        4.1.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2 研究内容
    4.3 材料与方法
        4.3.1 技术路线图
        4.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4.3.3 文献筛选流程
        4.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4.3.5 质量控制措施
    4.4 结果
        4.4.1 文献检索结果
        4.4.2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4.4.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
    4.5 讨论
        4.5.1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问题
        4.5.2 STRICTA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3 CONSORT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4 研究的局限性
    4.6 结论
第五章 中医药期刊编辑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认知率及“稿约”中规定和引入需求调查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内容
    5.3 对象与方法
        5.3.1 研究对象
        5.3.2 调查方法
        5.3.3 技术路线
        5.3.4 统计分析
        5.3.5 质量控制措施
    5.4 结果
        5.4.1 纳入期刊数量和种类
        5.4.2 临床研究报告规范在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的规定
        5.4.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认知和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5.5 讨论
        5.5.1 “稿约”中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引入率较低
        5.5.2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知晓和认知程度普遍较低
        5.5.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率较差
        5.5.4 研究的局限性
    5.6 结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提高国内中医药研究质量的建议
    6.4 促进国内中医药研究成果转化的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5)负压抽吸联合手术切除在整形外科病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柴芍乳增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痰凝证)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 祖国医学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
        1.1 祖国医学对乳腺增生病位的认识
        1.2 祖国医学对乳腺增生病因的认识
        1.3 祖国医学对乳腺增生病机的认识
        1.4 祖国医学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
        1.4.1 内治法
        1.4.2 外治法
        1.4.3 内外合治
    2 现代医学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
        2.1 现代医学对乳腺增生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2.2 现代医学对乳腺增生病发病机理的认识
        2.3 乳腺增生病发病的相关因素
        2.4 西医治疗
临床观察
    1 病例选择标准
        1.1 诊断标准
        1.2 观察病例标准
        1.3 观察指标
        1.4 评价指标
    2 治疗方案
    3 统计方法
    4 临床资料
        4.1 一般资料
        4.2 疗效观察
    5 观察结果
        5.1 疗效评价分析
        5.2 安全性观测
    6 结论
讨论
    1 柴芍乳增胶囊的组方依据
    2 柴芍乳增胶囊组方意义
    3 现代药理研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8)雷火灸联合针刺治疗产后缺乳气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研究方案
        1.1.1 研究目标
        1.1.2 研究内容
        1.1.3 研究方法
        1.1.4 试验方案
        1.1.5 观察指标
        1.1.6 疗效判定标准
        1.1.7 安全性观察
        1.1.8 分析数据资料
    1.2 结果
        1.2.1 一般资料分析
        1.2.2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1.2.3 安全性分析
    1.3 讨论
        1.3.1 中医对产后缺乳气血亏虚证的认识
        1.3.2 现代医学对产后缺乳的研究
        1.3.3 针刺治疗产后缺乳的理论依据
        1.3.4 针刺治疗产后缺乳的机理
        1.3.5 雷火灸
        1.3.6 课题针刺选穴依据
        1.3.7 疗效评定
    1.4 课题关键点和创新点
        1.4.1 关键点
        1.4.2 创新点
    1.5 小结
结论
第2章 综述 产后缺乳的研究进展
    2.1 中医学对产后缺乳的认识
        2.1.1 病名的认识
        2.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2.1.3 证型的认识
        2.1.4 中医治疗方法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产后缺乳的认识
        2.2.1 发病机制
        2.2.2 临床症状
        2.2.3 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2.2.4 治疗
    2.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临床研究病例观察表
附录 B 缺乳程度评分表
附录 C 气血亏虚证中医症状评分表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9)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基因型与外科手术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基因型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心肌切除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
    摘要1
    Abstract1
    一、前言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二尖瓣病变与临床预后的相关研究
    第一节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同期行心肌切除术及二尖瓣手术的远期疗效观察
        摘要2
        Abstract2
        一、前言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二尖瓣瓣叶结构与非持续性室性心过速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3
        Abstract3
        一、前言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室间隔减容术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再次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疗效分析
    摘要4
    Abstract4
    一、前言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伴心律失常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
致谢
个人简历

(10)小儿推拿退热乳的毒理学及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发热的概念与分类
        1.1.1 传统中医对发热的认识
        1.1.2 现代医学对发热的认识
    1.2 发热的病原学研究
    1.3 发热的分子机制
    1.4 发热的治疗手段及优缺点
    1.5 小儿推拿的作用机理
    1.6 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进展
        1.6.1 历史沿革
        1.6.2 现代研究
        1.6.3 作为推拿介质的应用
    1.7 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的作用机制
第二章 小儿推拿退热乳的毒理学研究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技术路线图
    2.3 实验材料
        2.3.1 实验动物
        2.3.2 实验药物和试剂
        2.3.3 实验器材
    2.4 实验方法
        2.4.1 小儿推拿退热乳的急性毒性实验
        2.4.2 小儿退热推拿乳的皮肤刺激性实验
        2.4.3 小儿退热推拿乳的过敏性实验
    2.5 结论
第三章 小儿推拿退热乳的临床药效学研究
    3.1 试验目的
    3.2 技术路线图
    3.3 诊断标准
        3.3.1 西医诊断标准
        3.3.2 中医诊断标准
        3.3.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3.4 研究对象
        3.4.1 病例来源
        3.4.2 纳入标准
        3.4.3 排除标准
    3.5 试验分组
    3.6 治疗方案
        3.6.1 试验组
        3.6.2 对照组
        3.6.3 给药周期
    3.7 治疗过程注意事项
    3.8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3.8.1 退热有效率观察
        3.8.2 症状综合评分
        3.8.3 患儿依从性观察
    3.9 数据管理
    3.10 统计方法
    3.11 结果
        3.11.1 基线资料
        3.11.2 退热有效率
        3.11.3 症状积分
        3.11.4 依从性观察
    3.12 讨论
    3.13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四、78例副乳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术式联合中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回顾性研究[D]. 周清缘.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楼丽华教授治疗乳房病经验总结[D]. 程艺.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3]产后乳房充血危险因素分析及浮针治疗的效果评价[D]. 岑谋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4]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D]. 马彬. 兰州大学, 2013(05)
  • [5]负压抽吸联合手术切除在整形外科病例中的应用分析[D]. 任凤丽. 山东大学, 2012(02)
  • [6]78例副乳临床观察[J]. 董俞龙. 医学文选, 2001(S1)
  • [7]柴芍乳增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痰凝证)临床观察[D]. 廖永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1(04)
  • [8]雷火灸联合针刺治疗产后缺乳气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石留洋.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9]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基因型与外科手术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 张杨.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10]小儿推拿退热乳的毒理学及药效学研究[D]. 张琪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副乳78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