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夯扩挤密复合桩地基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庞振飞[1](2020)在《湿陷性黄土区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根据工程地质的不同,不良地基往往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案。湿陷性黄土是一种非饱和的欠固结土,对建筑物危害性极大。将素土挤密桩和CFG桩结合起来,既能消除黄土湿陷性又能极大地提高地基承载力。但关于素土挤密桩+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变形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都不够完善,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研究。本文依托张家口桥东区某小区地基处理工程项目,结合工程的勘察报告,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综合设计方案、施工现场的情况及处理措施,采取室内土工试验、现场原位测试、数值模拟分析,分析了黄土的物理指标与湿陷性的关系,对湿陷性黄土区的素土挤密桩+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为类似地基处理工程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撑。本文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讨论了素土挤密桩的加固机理和设计要求,认为素土挤密桩仅能消除黄土的湿陷性,无法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总结了CFG桩的加固机理和承载变形理论。(2)详细介绍了素土挤密桩+CFG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实例、优化措施及设计计算过程;通过对土样的土工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黄土的分布深度、含水率、干密度、孔隙比、压缩模量和塑性指数等物理指标与黄土湿陷性的相关关系。(3)通过钻探取土湿陷性试验,发现素土挤密桩能很好地消除黄土的湿陷性;通过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发现素土挤密桩处理后土体更加密实,地基承载力有所提高;结合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复合地基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桩身完整性检测试验的结果,表明素土挤密桩+CFG桩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基处理效果良好,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设计要求,且形成的CFG桩桩身效果良好。(4)结合实际工程,利用MIDAS GTS NX软件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特性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素土挤密桩+单一CFG桩复合地基和素土挤密桩+长短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变形规律,总结了CFG桩桩身受力位移特性。
潘俊明[2](2019)在《夯扩挤密水泥土桩在黄土地基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为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区水泥土夯扩桩的复合地基作用机理和承载能力,在湿陷性黄土场地上施做了4种不同桩间距和桩长的水泥土夯扩桩.开展桩间土压实度、桩体压实度和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探讨桩间距和桩长对桩间土挤密效果、桩体压实效果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重锤冲击和水泥土挤密作用下,桩周土压实度增大、湿陷性消除、承载力增大;桩间土挤密效果主要取决于桩间距,因桩体强度限制,桩长对承载力的贡献较低;等边三角形布桩,桩间距为2.7 d时,挤密作用能够消除桩周土体的湿陷性,但压实度达不到规范要求;桩间距小至2.2 d时,挤密效果显着提高,桩间土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300 kPa.
陈磊[3](2019)在《载体桩的承载特性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深层地基加固技术,当建筑场地浅土层为软弱土层,并且软土下部有一定厚度的较好土层时,可以先引孔穿过软土到达较好土层再填料然后用重锤夯击加固较好土层,将加固好的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此种地基处理技术称为载体桩。载体桩技术已被广泛地采用,但由于工程应用时间不长,还有很多研究工作需要去做。本文在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研究载体桩的承载特性,主要包括对载体桩的承载机理、破坏模式、影响承载力因素和估算方法的研究;其次讨论了承载桩的沉降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然后研究了载体桩施工工艺、桩基质量检测方法、承载力检测方法;接着依托载体桩在某项目的工程应用,验证载体桩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对建筑物沉降位移的监测数据分析,验证载体桩的可靠性;最后对载体桩地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析对比了桩径、桩长以及载体直径等因素对载体桩单桩承载力的影响。得出目前现行规范承载力规范计算方法比较保守,载体桩Qs曲线一般为缓降型,拟合得到了不同的土质三击贯入度和等效面积的关系,载体桩的竖向承载力可以在规范法的基础上结合现场静载试验适当放大;得出桩径、桩长以及载体直径等因素对载体桩单桩和载体桩复合地基的影响情况。
张森安,郭斌,项龙江,何腊平[4](2017)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兰州地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刚—柔性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对于不同挤密方法的挤密处理效果及刚柔性桩组合形成复合地基进行地基承载力测试。测试刚性桩、柔性桩与桩间土应力比以及单桩、桩间、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成果,就兰州自重湿陷性黄土挤密法与刚性桩组合处理后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了探讨。
张康宁[5](2016)在《夯扩自动化施工新技术条件下的DDC复合地基承载力研究》文中认为DDC工法作为一种传统的地基处理方式,其重夯机一般均由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高,夯实速度远远落后于成孔速度。一般的DDC地基处理时,由于施工的原因,夯填后桩体直径往往不能满足要求,甚至400mm的预成孔直径,夯填完只能达到450mm,并且处理深度仅限20m。夯扩自动化施工新技术条件下的DDC法作为旧工法的改进摆脱了旧技术导致的设备自身操作工作繁重,自动化程度低,安全隐患大,夯实速度慢等特点,同时解决了夯扩直径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地基处理深度浅等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关键问题,目前400mm的预成孔直径,在新技术条件下夯扩后可达到600mm甚至800mm,同时处理深度增加到40m。本文结合原位试验内容,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夯扩自动化施工新技术条件下的DDC复合地基重点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第一:新技术条件下夯扩过程与塑性区应力、应变的关系。第二:新技术条件下桩长、桩径、桩周围压、桩体硬壳层模量带给DDC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改变。研究成果主要如下:(1)DDC复合地基原位试验证明:新技术条件下DDC成桩直径及处理深度满足设计要求,预成孔400mm的桩孔夯扩后直径可达600800mm,地基处理效果良好,复合地基承载力高。(2)DDC法的施工中,塑性变形的变化量并不与夯击次数成正比,塑性区的扩展也不是等量的。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土体将在塑性变形较大的土体中形成明显加固区,夯击能通过土体明显加固区传向更深处。明显加固区的形成可以减小土体对夯击能的吸收,使能量传向更深处,从而加大地基的加固范围。同时在一定夯击能作用下,土体塑性变形并不是无限增大的,存在最大夯击次数。水平应力在深度方向的分布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夯锤底部及夯锤边缘处,水平应力随深度增加迅速衰减,衰减量主要集中在夯击面以下4L(L为夯锤入土深度)范围内。第二部分为距夯锤中心1D(D为夯锤直径)处,水平应力随深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大水平应力出现在夯击面以下1.4L处。(3)DDC复合地基的桩体承载特性与其材料性质密切相关,夯扩自动化施工新技术条件下DDC复合地基中桩长的增加可以明显改善地基处理深度;桩径的增加可以有效改善复合地基的沉降及位移问题,同时可以改变复合地基的应力分布;桩周围压的增大及硬壳层的形成不仅能大大提高DDC单桩的承载能力,减小同等荷载下整个复合地基的沉降,而且可以改善复合地基中桩土共同承载性状,使地基土更多参与上部荷载分配,减小复合地基中桩土承载分担比,地基刚度趋于均匀。
吴宝,郑显春,周小龙[6](2016)在《夯扩挤密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在工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以某工程为例,介绍了夯扩挤密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及施工工艺.实践证明,该地基加固方法,地基处理效果好,承载力高,沉降小,造价低,工期短,在吸收常规挤密桩地基处理工法的优点基础上极大的弥补了其他工艺的不足,能够更好的适应山区冲洪积地层特点,达到既提高地基土承载力、消除湿陷性,又能很好调整地基土的不均匀性等多重要求.
杜健[7](2014)在《湿陷性黄土场地夯扩挤密法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采用夯扩挤密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近年来该地基处理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黄土地区的工程建设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理论上说,采用该法处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是可行的,但对于该法处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的施工工艺与实际效果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本文依托兰州市榆中县某占地一千亩的大型工程,通过在大厚度黄土场地上的工程试验,对夯扩挤密法所涉及的设计参数、施工设备、质量控制、质量检测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为今后该工法在大厚度黄土场地上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一问题的研究对在大厚度黄土场地进行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桩长35m的试验区,从对地基土的预增湿,到钻孔夯扩的实施,再到地基处理后的浸水试验,较为完整的对其中所涉及的设计参数、施工工艺、质量检测等不同环节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影响参数的分析,提出了针对夯扩挤密法质量控制与施工优化的建议。对于桩长50m的试验区,则重点研究了可行的施工工艺,对相关的施工设备与施工参数进行了总结。现场试验的结果表明,夯扩挤密法可有效消除大厚度黄土场地的湿陷性,该法不仅在工艺上可行,而且具有施工简单、便于操作的特点。针对工程中所反映出的夯锤形态因素对于夯扩挤密法施工效果的影响,本文以相似理论为基础设计了室内模型试验。对具有不同端部夹角以及不同长径比的夯锤进行夯扩挤密试验研究,通过对挤密系数、压实系数及孔隙比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夯锤端部夹角对压实和挤密效果影响较大,随着夯锤端部夹角的增大,桩周土的挤密效果逐渐减弱而桩体的压实效果逐渐增强。综合夯锤的夹角因素以及长径比因素提出了夯扩挤密法的合理锤型。在模型试验中还对合理的桩间距进行了研究,认为夯扩挤密法的合理桩间距在2.5d-3d(d为预钻孔直径),当夯击能提高后,桩间距可做适当扩大
张厚琦[8](2014)在《复合载体夯扩桩承载性状的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合载体夯扩桩又简称载体桩,与一般类型基础的施工工艺相比,它在技术与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存在较大优势,在中原地区也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设计、施工以及应用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近两年应用有所减少,并且复合载体夯扩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程实践中实测进行经验估算,对其承载能力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即使有这方面的模拟研究,模型也都比较简单,实用性不强。因此,对复合载体夯扩桩的系统的试验研究和分析,不仅可以提高其设计理论,也可结合地区经验,作为工程应用的参考,并为其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创造经济效益。本文首先针对郑州市河南威明达节能科技生产基地项目中的复合载体夯扩桩抽取有代表性的进行桩基检测试验,对该桩型的承载及沉降特性进行分析,随后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单桩的承载力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并与现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进而通过改变桩长、载体直径大小等因素建立一系列模型分析确定复合载体夯扩桩的最优选型,为工程实践作指导。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现场试验得出:桩端载体的存在使得相同条件下复合载体夯扩桩的承载能力提高了 50%200%,且能有效限制桩体的刺入破坏,具有很好的经济技术效益;桩端土体的不同对于该桩型的沉降有很大影响,持力土层的特性是影响其沉降的主要因素;由于载体的施工控制和压实技术与复合载体夯扩桩的承载能力有直接的关系,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控制。(2)通过数值分析结果得出:验证了复合载体夯扩桩的桩端承载特性,在设计复合载体夯扩桩短型桩承载力时可以忽略侧摩阻力,但桩长大于1Om时,建议将侧摩阻力折减纳入承载力设计计算中,不宜全部作为安全储备存在;综合考虑设计及施工因素,载体直径在1000mm左右既能有效提高承载力又比较经济,推荐应用。
张巍[9](2013)在《FTG桩体材料试验与复合地基PFC2D模拟分析》文中提出本文借鉴于相类似复合地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室内试验确定桩体材料的最佳配比,再根据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对进行桩体材料强度形成机理;利用颗粒流程序(PFC2D)模拟FTG夯扩单桩及复合地基破坏性荷载试验;结合桩体材料的强度机理和颗粒流模拟的结果,论述FTG夯扩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和以及褥垫层作用;初步确定了FTG夯扩单桩及其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设计计算以及施工工艺。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1)分析煤矸石、粉煤灰、石灰、水泥、聚丙烯纤维化学性质及力学特性。根据国家规范和本试验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出二灰煤矸石混合料配比方案及纤维、水泥配比方案,根据配比方案进行一系列室内试验得出试验结果,分析了试样最佳配比、强度影响因素等结论。(2)简要介绍颗粒流程序。通过PFC2D模拟软件对夯扩单桩和夯扩桩复合地基分别进行动态模拟,研究各级加载下的模型箱内土体颗粒分布图、颗粒位移矢量图、荷载-位移Q-S曲线图以及土体压力等值线(孔隙度、应力)图,分析各荷载作用下的FTG夯扩单桩及其复合地基的颗粒分布、颗粒矢量变化、荷载传递特性以及桩土作用机理。(3)结合复合地基夯扩桩加固区强度形成机理、扩大头形成机理、褥垫层协调变形作用等理论,对FTG夯扩桩复合地基的强度机理进行分析研究。(4)根据FTG夯扩桩具有半刚性桩这一特点,通过国家技术规范和标准计算分析夯扩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沉降变形。讨论FTG夯扩桩的施工质量控制标准,以及其施工工艺流程。
马程[10](2013)在《复合载体夯扩桩承载能力分析与施工质量控制》文中研究说明复合载体夯扩桩是在钢筋混凝土沉管灌注桩扩底的基础上,针对软弱地基或是松散填土地基的特点对扩底进行填料、夯实挤压来提高承载能力的一种地基处理新技术。该技术在全国很多地区已得到推广和应用,获得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目前的理论研究还较少。通过对复合载体夯扩桩的发展历史进行深入了解认为,复合载体夯扩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及承载能力与普通的桩基础有显着的差异,因此不能用预制桩和普通沉管灌注桩等的计算理论来讨论分析复合载体夯扩桩。本文在分析以往数据及试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夯扩桩变形机理、荷载传递规律、桩身承载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讨论了夯扩桩的破坏模式及在不同条件下单桩在荷载作用的变形和受力情况,并结合工程实例研究分析承载能力对夯扩桩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由于现场试验检测手段、条件及数据有限,本文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讨论了复合载体夯扩桩的桩土间相互作用、承载力及各种变形因素;考虑了在施加不同的荷载、不同桩长时桩的沉降,并根据计算结果绘制P-S曲线,根据拐点确定桩的极限承载力;分析了在不同桩长、桩径比等影响夯扩桩承载能力的因素及这些因素对这种桩的承载力及变形的影响规律,为复合载体夯扩桩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二、夯扩挤密复合桩地基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夯扩挤密复合桩地基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湿陷性黄土区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湿陷性黄土区地基研究现状 |
1.2.1 黄土的湿陷性机理假说 |
1.2.2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湿陷性黄土地基检测试验研究现状 |
1.2.4 湿陷性黄土地基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素土挤密桩+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理论 |
2.1 复合地基简介 |
2.1.1 复合地基的定义 |
2.1.2 复合地基的布桩形式及面积置换率 |
2.1.3 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 |
2.1.4 复合地基的复合压缩模量及计算方法 |
2.2 素土挤密桩概述 |
2.2.1 素土挤密桩加固机理 |
2.2.2 素土挤密桩的设计 |
2.2.3 素土挤密桩地基承载力讨论 |
2.3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理论 |
2.3.1 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
2.3.2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
2.3.3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湿陷性黄土区素土挤密桩+CFG桩复合地基工程实例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地质条件 |
3.1.2 水文地质条件 |
3.2 黄土物理指标和湿陷性的相关性分析 |
3.3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设计方案 |
3.3.1 设计原则与设计要求 |
3.3.2 3#地下车库地基处理 |
3.3.3 6#住宅楼地基处理 |
3.3.4 7#住宅楼地基处理 |
3.3.5 试验检测要求 |
3.3.6 施工要求 |
3.4 素土挤密桩+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 |
3.4.1 6#楼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
3.4.2 6#楼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
3.4.3 6#楼压缩模量计算 |
3.4.4 7#楼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
3.4.5 7#楼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
3.4.6 7#楼压缩模量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湿陷性黄土区复合地基检测试验分析 |
4.1 素土挤密桩检测试验 |
4.1.1 钻探取土湿陷性试验 |
4.1.2 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
4.2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试验 |
4.2.1 检测目的、仪器设备、方法和标准 |
4.2.2 地基检测相关参数、平面布置图和地层剖面图 |
4.2.3 单桩静载检测试验数据分析 |
4.3 复合地基竖向抗压静载检测试验 |
4.3.1 检测目的、仪器设备、方法和标准 |
4.3.2 复合地基检测相关参数 |
4.3.3 复合地基静载检测试验数据分析 |
4.4 桩身完整性检测试验 |
4.4.1 测试目的、设备、方法和标准 |
4.4.2 桩身完整性分类及影响因素 |
4.4.3 测试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合地基数值模拟及承载变形特性分析 |
5.1 Midas GTS NX软件简介 |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1 模型的基本假定 |
5.2.2 定义材料及属性 |
5.2.3 以工程实例6#楼复合地基为基础的模型 |
5.2.4 以工程实例7#楼复合地基为基础的模型 |
5.3 素土挤密桩+CFG桩复合地基变形特性分析 |
5.3.1 6#楼地基模型施工过程变形特性分析 |
5.3.2 6#楼地基模型四种工况地基变形特性分析 |
5.3.3 7#楼地基简化模型七种工况地基变形特性分析 |
5.3.4 复合地基荷载板抗压静载试验模拟分析 |
5.4 CFG桩桩身受力位移特性分析 |
5.4.1 CFG桩桩身受力特性分析 |
5.4.2 CFG桩与地基相对位移特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夯扩挤密水泥土桩在黄土地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夯扩挤密水泥土桩加固机理 |
1.1 桩间土的挤密作用 |
1.2 桩体作用 |
2 夯扩挤密水泥土桩设计 |
3 夯扩挤密桩成桩质量试验 |
3.1 桩间土挤密效果测试 |
3.2 桩体夯实质量测试 |
3.3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
4 结论 |
(3)载体桩的承载特性及其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载体桩概述 |
1.3 国内外载体桩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载体桩的承载特性研究 |
2.1 载体桩单桩承载特性 |
2.1.1 载体桩单桩承载机理 |
2.1.2 载体桩单桩承载力计算方法 |
2.1.3 载体桩单桩破坏模式 |
2.2 载体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 |
2.2.1 载体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2.2.2 载体桩复合地基破坏模式 |
2.3 载体桩及其复合地基沉降分析 |
2.3.1 载体桩沉降计算方法 |
2.3.2 载体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2.4 载体桩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载体桩施工技术及质量检测方法 |
3.1 载体桩成桩工艺 |
3.2 成桩控制 |
3.2.1 填料量控制 |
3.2.2 挤土影响 |
3.3 载体桩成桩质量检测 |
3.3.1 低应变法桩身完整性检测 |
3.3.2 单桩承载力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应用实例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2 地形地貌和土层情况 |
4.3 载体桩在本工程的应用 |
4.3.1 载体桩的地质条件适用性 |
4.3.2 载体桩的初步设计参数 |
4.3.3 .载体桩沉降计算 |
4.3.4 .载体桩检测与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载体桩及其复合地基的数值模拟 |
5.1 二维有限元模型建立 |
5.1.1 模型信息 |
5.1.2 载体桩与普通灌注桩对比 |
5.2 载体桩单桩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桩径的影响分析 |
5.2.2 桩长的影响分析 |
5.2.3 载体直径的影响分析 |
5.3 载体桩复合地基的模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思路 |
1.1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思路 |
1.2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试验区设计 |
2 工程地质条件与试验方法 |
2.1 工程地质条件 |
2.2 测试试验方法 |
3 复合地基的测试与试验 |
3.1 挤密处理效果试验 |
3.2 挤密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 |
3.3 刚—柔性桩 (二元) 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 |
4 结语 |
(5)夯扩自动化施工新技术条件下的DDC复合地基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复合地基应用概述 |
1.2.1 复合地基的种类及特点 |
1.2.2 复合地基承载力概述 |
1.3 DDC复合地基的研究 |
1.3.1 DDC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3.2 DDC适用范围 |
1.3.3 DDC新旧技术特点 |
1.4 研究意义及方法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夯扩自动化施工新技术条件下DDC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与有限元模拟 |
2.1 试验概况 |
2.2 试验及检测结果 |
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4 数值分析与试验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3 夯扩自动化施工新技术条件下的DDC复合地基塑性区发展规律 |
3.1 夯扩自动化施工新技术条件下DDC复合地基施工简介 |
3.2 DDC夯扩挤密机理 |
3.3 DDC夯扩有限元模型建立 |
3.4 夯扩过程与土体塑性区应力、应变发展规律 |
3.4.1 夯击次数对塑性区变形的影响 |
3.4.2 夯扩过程竖向应力随深度分布规律 |
3.4.3 夯扩过程竖向应力随半径分布规律 |
3.4.4 夯扩过程水平应力随半径分布规律 |
3.4.5 夯扩过程水平应力随深度分布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4 夯扩自动化施工新技术条件下的DDC复合地基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
4.1 夯扩自动化施工新技术条件下DDC复合地基建模 |
4.1.1 基本假定及参数选取 |
4.1.2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 |
4.1.3 硬壳层概念的提出 |
4.1.4 结果云图 |
4.2 夯扩自动化施工新技术条件下DDC复合地基竖向承载力特征分析 |
4.2.1 竖向荷载下桩长对DDC复合地基承载力影响分析 |
4.2.2 竖向荷载下桩经对DDC复合地基承载力影响分析 |
4.2.3 竖向荷载下围压对DDC复合地基承载力影响分析 |
4.2.4 竖向荷载下硬壳层对DDC复合地基承载力影响分析 |
4.3 夯扩自动化施工新技术条件下DDC复合地基水平承载力特征分析 |
4.3.1 水平荷载下桩经对DDC复合地基承载力影响分析 |
4.3.2 水平荷载下围压对DDC复合地基承载力影响分析 |
4.3.3 水平荷载下硬壳层对DDC复合地基承载力影响分析 |
4.4 新技术条件下DDC复合地基与传统DDC复合地基承载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湿陷性黄土场地夯扩挤密法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湿陷性黄土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
1.1.1 湿陷性黄土的基本概念 |
1.1.2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性质 |
1.1.3 湿陷机理 |
1.1.4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原则与处理方法 |
1.2 复合地基理论 |
1.2.1 复合地基概述 |
1.2.2 挤密桩法复合地基的特点与发展现状 |
1.3 夯扩挤密法 |
1.3.1 夯扩挤密法概述 |
1.3.2 夯扩挤密法的适用范围 |
1.3.3 夯扩挤密法处理黄土地基的发展现状 |
1.4 夯扩挤密法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的内容及其意义 |
第二章 夯扩挤密法的作用机理与工程特点 |
2.1 夯扩挤密法加固地基土的机理 |
2.1.1 概述 |
2.1.2 加固机理 |
2.2 夯扩挤密法处理黄土地基的工程特点 |
第三章 工程试验与分析 |
3.1 试验场地工程地质概况 |
3.2 地基土的预增湿 |
3.2.1 增湿方案 |
3.2.2 增湿效果 |
3.2.3 分析与建议 |
3.3 地基处理方案 |
3.3.1 试验目的 |
3.3.2 桩间距与桩径 |
3.4 施工工艺 |
3.4.1 预钻孔 |
3.4.2 孔内填料夯扩成桩 |
3.5 质量检测 |
3.5.1 载荷试验 |
3.5.2 桩身质量检测与桩间土挤密效果检测 |
3.5.3 桩径测量 |
3.5.4 分析与建议 |
3.6 湿陷性处理效果 |
3.6.1 取样试验结果 |
3.6.2 浸水试验 |
3.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7 与沉管挤密法的对比 |
3.8 结论与分析 |
第四章 夯扩挤密法室内模型试验 |
4.1 概述 |
4.2 相似原理与相似准则 |
4.2.1 相似原理 |
4.2.2 相似准则 |
4.2.3 试验装置相似比的确定 |
4.3 试验装置介绍 |
4.3.1 试验用夯锤 |
4.3.2 模型箱 |
4.3.3 模型用地基土及孔内填料的制备 |
4.4 试验方案 |
4.4.1 试验目的 |
4.4.2 试验装置 |
4.4.3 桩位布置与夯击能 |
4.4.4 试验步骤 |
4.4.5 试验测试 |
第五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1 概述 |
5.2 夯锤夹角与夯锤形态因素 |
5.2.1 夯锤夹角变化对桩周士挤密作用的影响 |
5.2.2 夯锤夹角变化对桩体压实程度的影响 |
5.2.3 改变夯锤形态后的地基处理效果 |
5.2.4 挤密影响范围分析 |
5.3 桩间土处理效果 |
5.4 合理夯击能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复合载体夯扩桩承载性状的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复合载体夯扩桩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复合载体夯扩桩的产生与发展 |
1.2.2 复合载体夯扩桩的研究现状综述 |
1.3 复合载体夯扩桩原理及工程特性 |
1.3.1 复合载体夯扩桩基本原理 |
1.3.2 复合载体夯扩桩的工程特性 |
1.3.2.1 复合载体夯扩桩与普通夯扩桩的不同点 |
1.3.2.2 复合载体夯扩桩的应用优势 |
1.4 复合载体夯扩桩承载及沉降计算理论 |
1.4.1 桩端承载理论 |
1.4.2 荷载传递机理 |
1.4.3 夯扩载体作用机理 |
1.4.4 沉降理论计算方法 |
1.5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2 复合载体夯扩桩现场试验研究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结构 |
2.3 桩基方案选择与施工 |
2.3.1 桩基础类型确定 |
2.3.2 施工机械选择 |
2.3.3 复合载体材料选择 |
2.3.4 现场复合载体夯扩桩施工工艺 |
2.3.5 施工质量控制 |
2.4 桩身完整性检测试验 |
2.4.1 检测方法 |
2.4.2 检测数量 |
2.4.3 检测仪器及操作 |
2.4.4 检测结果整理分析 |
2.5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检测试验 |
2.5.1 试验方案编制依据 |
2.5.2 试验方案及装置 |
2.5.3 检测数量 |
2.5.4 荷载分级及终止加载条件 |
2.6 静载荷试验结果分析 |
2.6.1 复合载体夯扩桩极限加载破坏形式分析 |
2.6.2 静载荷沉降特性分析 |
2.6.3 土层条件影响下沉降对比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复合载体夯扩桩数值模拟分析 |
3.1 引言 |
3.2 模型建立理论基础 |
3.2.1 有限单元法原理 |
3.2.2 初始地应力平衡 |
3.2.3 土体本构模型 |
3.3 复合载体夯扩桩静载荷试验数值模拟 |
3.3.1 模型建立基本假定 |
3.3.2 模型建立过程 |
3.3.3 加载控制及模拟结果的提取 |
3.4 复合载体夯扩桩静载荷试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4.1 单桩模拟Q-s曲线分析 |
3.4.2 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3.4.3 应力及承载特性分析 |
3.4.4 桩侧摩阻力分析 |
3.4.5 桩身轴力分析 |
3.5 复合载体夯扩桩承载力影响因素数值模拟分析 |
3.5.1 桩长对于复合载体夯扩桩的影响 |
3.5.1.1 编号建立模型 |
3.5.1.2 承载能力对比分析 |
3.5.1.3 侧摩阻力及桩身轴力对比 |
3.5.2 载体直径对于复合载体夯扩桩的影响 |
3.5.2.1 编号建立模型 |
3.5.2.2 承载能力对比分析 |
3.5.2.3 载体挤土效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FTG桩体材料试验与复合地基PFC2D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桩体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矸石应用于建设工程中的研究现状 |
1.2.2 粉煤灰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2.3 聚丙烯纤维在国内外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
1.2.4 夯底扩端桩的研究现状 |
1.2.5 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现状 |
1.2.6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桩体材料室内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室内试验原材料的性质分析 |
2.2.1 煤矸石物化性质及工程力学特征 |
2.2.2 粉煤灰物化性质及工程力学特性 |
2.2.3 水泥主要技术指标测定 |
2.2.4 石灰主要技术指标测定 |
2.2.5 聚丙烯纤维的性能指标 |
2.3 二灰煤矸石混合料配比设计及试验 |
2.3.1 二灰煤矸石配比设计 |
2.3.2 二灰煤矸石配比试验 |
2.4 FTG 混合料配比试验 |
2.4.1 FTG 配比设计 |
2.4.2 桩体材料配比试验方法和要求 |
2.4.3 桩体材料试验结果 |
2.4.4 试验成果分析 |
2.5 混合料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2.5.1 水泥掺量和龄期对混合料抗压强度的影响 |
2.5.2 纤维对混合料强度的影响 |
2.6 扫描电镜试验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夯扩桩复合地基的机理研究 |
3.1 夯扩桩桩体材料的强度机理 |
3.1.1 混合料之间的化学反应 |
3.1.2 聚丙烯纤维与混合料之间的加固机理 |
3.2 夯扩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颗粒流数值模拟的原理 |
4.1 引言 |
4.2 颗粒流方法产生的背景 |
4.3 颗粒流的基本力学理论 |
4.4 颗粒流介质力学模型及计算方法 |
4.4.1 基本假定 |
4.4.2 力学模型及计算方法 |
4.4.3 接触刚度模型 |
4.5 颗粒流方法建模分析步骤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夯扩单桩及其复合地基的颗粒流模拟 |
5.1 模型的建立 |
5.1.1 夯扩单桩及复合地基颗粒流模型的基本要求 |
5.1.2 颗粒参数的选定及模型箱的生成 |
5.1.3 夯扩单桩的生成 |
5.1.4 FTG 夯扩桩复合地基的生成 |
5.2 模拟试验数据的获取 |
5.2.1 颗粒单元分布、矢量位移的数据获取 |
5.2.2 单桩及复合地基的荷载与沉降 |
5.2.3 地基土压力、孔隙分布 |
5.3 荷载作用下夯扩单桩模拟结果分析 |
5.3.1 颗粒单元分布、矢量位移图 |
5.3.2 夯扩单桩基础荷载—沉降 |
5.3.3 桩周颗粒单元土压力、孔隙度分布 |
5.4 荷载作用下夯扩桩复合地基模拟结果分析 |
5.4.1 颗粒单元分布、矢量位移图 |
5.4.2 基础荷载—沉降 |
5.4.3 桩间土压力、孔隙度分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FTG 夯扩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 |
6.1 夯扩桩复合地基的设计 |
6.1.1 桩长、桩径及桩距 |
6.1.2 扩大头计算 |
6.1.3 桩体强度指标和褥垫层的设置 |
6.1.4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Rα的计算 |
6.1.5 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
6.2 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计算 |
6.2.1 加固体的变形量 |
6.2.2 下卧层土层的变形量 |
6.3 FTG 夯扩桩技术原理及施工工艺 |
6.3.1 FTG 夯扩桩技术原理 |
6.3.2 FTG 夯扩桩施工工艺流程 |
6.3.3 施工步骤及要点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10)复合载体夯扩桩承载能力分析与施工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复合载体夯扩桩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复合载体夯扩桩的产生与发展 |
1.2.2 复合载体夯扩桩技术 |
1.2.3 复合载体夯扩桩的成桩工艺与工作机理分析 |
1.2.4 复合载体夯扩桩的工程特性 |
1.3 复合载体夯扩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夯扩桩工程应用研究现状 |
1.3.2 夯扩桩夯扩机理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复合载体夯扩桩承载能力分析 |
2.1 单桩的荷载传递规律 |
2.2 桩土应力比分析 |
2.3 破坏模式 |
2.3.1 复合载体夯扩桩单桩的破坏模式 |
2.3.2 载体夯扩桩地基的破坏模式 |
第三章 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方法研究 |
3.1 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方法 |
3.1.1 复合载体夯扩桩的设计要求 |
3.1.2 复合载体夯扩桩的设计方法及基本原则 |
3.1.3 复合载体夯扩桩承载参数选取 |
3.1.4 夯扩桩工艺参数 |
3.1.5 单桩承载力的设计 |
3.1.6 桩端等效面积Ae值的选定 |
3.1.7 桩长和桩身设计 |
3.1.8 复合载体夯扩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设计计算方法 |
3.1.9 复合载体夯扩桩作为抗拔桩使用的设计计算方法 |
3.2 地基变形计算 |
3.2.1 分层总和法 |
3.2.2 规范法 |
3.2.3 双层应力法 |
第四章 复合载体夯扩桩地基数值模拟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1.1 工程地质条件 |
4.1.2 水文地质条件 |
4.1.3 地震液化情况 |
4.1.4 夯扩桩及其地基承载性状的现场试验 |
4.2 有限差分理论简介 |
4.2.1 有限差分方法的理论基础 |
4.2.2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基本原理 |
4.2.3 FLAC 3D简介 |
4.3 桩承载能力数值模拟分析 |
4.3.1 模型的建立 |
4.4 夯扩桩承载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夯扩桩的p-s曲线 |
4.4.2 桩的轴力曲线 |
第五章 复合载体夯扩桩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 |
5.1 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分析 |
5.1.1 实际工程中断桩,缩颈现象 |
5.1.2 夹泥桩 |
5.1.3 缩颈桩 |
5.1.4 偏斜桩 |
5.1.5 蜂窝桩 |
5.1.6 桩径尺寸不足,超出规范允许值 |
5.1.7 钢筋笼位置不正,甚至下沉 |
5.2 施工中质量问题的控制措施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夯扩挤密复合桩地基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湿陷性黄土区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研究[D]. 庞振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2]夯扩挤密水泥土桩在黄土地基中的应用[J]. 潘俊明.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9(05)
- [3]载体桩的承载特性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 陈磊. 东南大学, 2019(01)
- [4]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J]. 张森安,郭斌,项龙江,何腊平. 西部探矿工程, 2017(11)
- [5]夯扩自动化施工新技术条件下的DDC复合地基承载力研究[D]. 张康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6]夯扩挤密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在工程中的应用[J]. 吴宝,郑显春,周小龙.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6(01)
- [7]湿陷性黄土场地夯扩挤密法试验研究[D]. 杜健. 兰州大学, 2014(10)
- [8]复合载体夯扩桩承载性状的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D]. 张厚琦. 郑州大学, 2014(03)
- [9]FTG桩体材料试验与复合地基PFC2D模拟分析[D]. 张巍. 河北工程大学, 2013(04)
- [10]复合载体夯扩桩承载能力分析与施工质量控制[D]. 马程. 河北工程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