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T强化扫描中胃肠道反应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慕文韬[1](2021)在《腹腔镜肝动脉双重结扎/缩扎治疗肝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两例及相关文献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是以全身血管发育异常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致病突变对血管内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的影响,引起患者体内从微血管到大动静脉的发育异常,血管畸形导致的分流造成了急慢性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出现鼻衄、消化道出血及贫血等临床症状,而对于肝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他们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于动静脉分流所致。HHT的临床诊断标准需要满足以下三条以上的临床表现:反复发生的鼻衄;皮肤粘膜毛细血管扩张、出血;内脏(肺、肝、胃肠道、脑等)受累;HHT家族史,即直系亲属中有HHT患者。符合3条以上者可以诊断为HHT,符合2条者为疑似HHT,2条以下则不考虑HHT的诊断,但由于HHT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与年龄相关,因此该诊断标准对于年轻人及儿童应用敏感性差。目前对于HHT的治疗方面,多数以对症治疗为主,出现鼻衄及消化道出血时使用全身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使用氨甲环酸等止血药物或者内镜下止血的方法,严重贫血的病人应当给予铁剂及适当的输血治疗。有症状的肝脏的血管畸形的HHT患者原位肝移植仍作为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案,肝脏介入栓塞治疗目前不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案,贝伐珠单抗可能为肝移植提供潜在的桥接作用,对于改善肝脏血管畸形带来的相关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目的:目前,针对肝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patic 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的治疗方案尚无明确的规范,另外对于其手术治疗方案的认识不足,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的局限。本研究中心针对HHHT的治疗已有十余年的经验,对该疾病的诊疗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开展了肝动脉起始部及肝门部分支的多处血管的结/缩扎治疗相结合的肝动脉结/缩扎术,该术式历经十余年,治疗了部分临床症状严重的HHHT患者,并证明有确切的疗效。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总结分析最近两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通过施行腹腔镜肝动脉双重结扎/缩扎术诊疗的HHHT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提出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病例1患者为48岁女性,因“鼻衄3年余,发现肝脏畸形1月余”入院,住院期间行腹腔镜肝总动脉双重结扎/缩扎+胆囊切除+肝组织活检术,术中对患者肝总动脉起始部及主干,用10号线分别结扎缩扎,变异供应右肝的动脉及胃十二指肠动脉进行双重夹闭,术后给予保肝抑酸营养等治疗后出院,出院后随访患者胸闷症状明显缓解,超声心动图示肺动脉压较术前下降,腹部强化CT示肝内动静脉瘘明显好转。病例2患者为39岁男性,因“反复鼻出血20余年,加重1年余”入院,住院期间行腹腔镜肝动脉双重结扎/缩扎+肝组织活检术,术中分别对患者变异的腹腔干及肝总动脉进行双重缩扎,对于肝左动脉进行结扎,考虑患者胃内多发出血点,对胃左动脉缩扎,保留肝十二指肠韧带周围淋巴脂肪组织及肝周韧带。术后给予保肝抑酸营养等治疗后出院,出院后患者复查腹部强化CT示肝内动静脉瘘明显好转。通过对于两例HHHT的临床资料的研究,也对其检查结果及实验室检验进行比较,结合既往相关研究及文献分析,提示HHHT可通过肝动脉双重结扎/缩扎进行治疗,腹腔镜手术可大大减少对患者的手术创伤,该手术方式对于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改善有较为明显的作用。结果:通过腹腔镜手术对肝动脉起始部及入肝处的双重结扎的病人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通过对肝动脉起始部及入肝处的双重结扎,尤其对于明显扩张的肝动脉分支给予结扎,保留并缩扎相对正常的分支以及肝动脉起始部,能够有效减少入肝血量,术后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的发生。所有术后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日常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对于患者术后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评估,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讨论:HHHT可最终进展为心力衰竭、严重的心功能不全、难治性门脉高压症、胆道病变,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对于评估有手术指征的患者,腹腔镜肝动脉双重结扎/缩扎可以明显改善肝脏受累者的临床症状,并能明显改善其预后,证明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同时,对于肝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的治疗方案的讨论有助于帮助我们在临床上对于不同患者的临床诊疗选择时提供依据,能够更好地做出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
任波[2](2021)在《基于影像组学评价肝泡型包虫病组织特征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肝脏泡型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能谱CT、MRI成像特点与分型,并与组织病理学指标及18氟脱氧葡萄糖标记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18FDG-PET/CT)对照研究,比较能谱CT、MRI成像技术对HAE病灶生物活性的评价效能,找到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利用影像组学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肝泡球蚴生物活性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确诊的HAE患者156例。确诊标准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包虫病工作组(The WHO Informal Working Group on Echinococcosis,WHO-IWGE)推荐标准,最终入组13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MRI和PET/CT检查,获得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如果病灶SUVmax值高于正常肝实质的摄取值即定为具有生物活性,反之,摄取值等于或低于正常肝实质摄取值,则定义为病灶无生物活性。其中18例患者行能谱CT增强扫描检查,分析测量CT值、碘定量、最佳CNR(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值,曲线斜率。收集18例患者手术标本并制备组织切片,行HE、Masson及免疫组化CD34染色。分析病灶不同区域的碘值与相应区域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计数的相关性,对病灶边缘区域能谱CT碘值和PET/CT代谢活性摄取值SUVmax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根据能谱CT碘图成像和PET/CT图像分别对HAE病灶的活性进行定性评估分级,对评估结果进行两个等级(秩)变量间的一致性分析,计算Kappa值。依据MRI检查结果,对136例HAE患者病灶实施Kodama影像分型,探讨基于MRI征象为基础的Kodama分型与PET/CT生物活性分类结果的相关性。MRI与PET/CT图像分型观察者间一致性检验使用Fleiss’s Kappa和Cohen’s Kappa检验。以PET/CT结果为标准,将136个病例分为训练集(有活性组),测试集(无活性组),应用训练集T2WI图像,通过图像分割,特征提取,降维处理,建立预测模型,应用测试集T2WI图像数据验证模式的效能。主要应用了Python 3.6(https://www.python.org/)执行标准化,特征选择和模型构建。使用SPSS20.0版(SPSS Inc.)进行临床信息的统计分析。研究中的检验是双尾检验,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8个进行能谱CT的HAE病例,7个为实体型病灶,2个为假囊肿型,9个混合型病灶。HAE病灶边缘区CD34染色阳性表达率为94.4%(17/18),其中强阳性占16.7%(3/18),中等阳性为61.1%(11/18),弱阳性占11.1%(2/18),5.6%(1/18)为阴性。病灶边缘区动脉期、门脉期、静脉期碘浓度均值分别为:7.25±3.80,28.40±7.59,26.26±6.74,与同期相实性成分和正常肝实质碘值比较存在差异(P=0.000)。MVD计数在HAE病灶边缘区的均值为27.81±7.17,与病灶内部实性部分(0.72±1.17)和正常肝实质(4.24±2.05)MV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HAE病灶边缘区碘定量值与相应的MVD值相关系数分别为:动脉期(r=0.029,P=0.909),门静脉期(r=0.775,P=0.000)和静脉期(r=0.659,P=0.003)。HAE病灶边缘区碘定量值与PET-CT代谢摄取值SUVmax的相关系数分别为:动脉期(r=0.644,P=0.000),门静脉期(r=0.812,P=0.000)和静脉期(r=0.697,P=0.000)。18个病例在PET/CT结果显示17个(94.4%)个具有生物活性,在能谱CT图像上观察到具有边缘呈现强化模式的病灶有16个(88.9%),两种方法对于生物活性的评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364,P=0.546。136个病例的Kodama分型:1型,4/136(2.7%);2型,33/136(24.3%);3型,83/136(61.3%);4型12/136(8.9%);5型4/136(2.8%)。依据PET/CT结果判别90例病灶具有活性,测得其SUV值的范围从4.4至22.9(平均11.3),主要分布在:1型(100%)4个,2型(81.8%)27个,3型(63.9%)53个、41.7%的4型(41.7%)5个,5型(25.0%)1个。46个病灶不存在生物活性的病灶主要分布在:2型(18.2%)6个,3型(36.1%)30个,4型(58.3%)7个以及5型(75.0%)3个。在T2WI图像分割提取基础上,应用影像组学方法筛选出的最优特征包含一阶统计量特征(n=2)和纹理特征(n=1),以及经过滤波器变换的一阶统计量特征(n=16)及纹理特征(n=29)。3种分类器模型在训练集的表现为:LR模型的AUC值为0.855±0.025,准确度为0.806,敏感性为0.836,特异性为0.775;MLP模型的AUC值为0.925±0.057,准确度为0.886,敏感性为0.883,特异性为0.889;SVM模型的AUC值为0.907±0.037,准确度为0.806,敏感性为0.836,特异性为0.775。3种分类器模型在测试集的表现分别为:LR模型AUC值为0.809±0.046,准确度为0.794,敏感性为0.778,特异性为0.811;MLP模型AUC值为0.830±0.053,准确度为0.817,敏感性为0.822,特异性为0.811;SVM模型AUC值为0.804±0.035,准确度为0.794,敏感性为0.778,特异性为0.811。结论:1)能谱CT多参数成像较常规CT能够提供更多的关于HAE病灶组织结构和血供方面的信息,其中病灶边缘区碘定量值与相应区域的MVD值、SUVmax值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HAE病灶的生物活性。2)MRI图像对HAE病灶的细微结构显示更具优势,基于MRI影像特征的Kodama分型,可以较好的反映HAE病灶病理状态和进程,与PET/CT结果对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HAE病灶的生物活性。3)应用MRI影像组学和人工智能技术,基于MRI影像特征建立的HAE生物活性预测模型,具有非常良好的预测价值,与PET/CT结果具有相近的诊断效力,该模型在临床工作中上有望成为监测和随访评估泡型包虫病活性的补充工具。
陈化[3](2021)在《CT能谱多参数成像联合前、后置ASIR-V技术在门静脉检查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CT能谱多参数成像联合前、后置ASIR-V技术在门静脉检查中降低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CT门静脉成像检查的病人共6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使用低碘浓度(300mg I/ml)、低总量(按1.0ml/kg体重计算)对比剂,门脉期采用能谱联合前置40%权重ASIR-V模式扫描,平扫、动脉期及延迟期均采用常规模式扫描。对照组使用高碘浓度(350mg I/ml)、常规用量(按1.5ml/kg体重计算)对比剂,平扫及三期增强均采用常规模式扫描。将实验组门脉期原始能谱数据上传到GE ADW4.7工作站,首先进行如下操作:(1)选择optimal CNR程序以获得显示门静脉的最佳单能量值,再从主机中重建出后置100%权重ASIR-V的门静脉最佳单能量图像。(2)选择Material Suppressed Iodine(MSI)程序获得碘抑制图作为虚拟平扫图像。然后由两位高年资医生用双盲法分别对实验组与对照组门静脉图像、实验组真实平扫与虚拟平扫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测量实验组与对照组门静脉图像中肝实质、门静脉的CT值及噪声,计算出肝实质、门静脉的SNR及CNR。测量实验组真实平扫与虚拟平扫图像中肝实质、脾脏实质、胰腺实质的CT值及噪声,计算出肝实质、脾脏实质、胰腺实质的SNR。并将这些主观及客观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再邀请一位具有丰富腹部诊断经验的医师分别对真实平扫与虚拟平扫图像中检出的病灶进行分类并统计数目,分别比较不同种类病灶的检出率及病灶特性(大小、CNR)的差异性。计算有效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并比较。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门静脉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及客观评价比较结果:实验组门静脉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为3.86±0.51分,对照组主观评分为4.11±0.62分,两组间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2,P=0.88)。肝实质、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右支、门静脉左支CT值及噪声比较,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T值均高于对照组而噪声均低于对照组。肝实质、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右支、门静脉左支SNR(实验组分别为14.04±2.85,21.34±6.74、20.45±6.02、22.90±6.63,对照组分别为6.60±1.69,6.89±1.40、7.46±1.76、7.56±1.73)以及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右支、门静脉左支CNR(实验组分别为:13.60±7.20、11.71±6.99、11.51±6.80,对照组分别为:3.14±1.35、3.16±1.40、3.03±1.19)比较,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3.14、11.90、11.74、12.68、8.06、6.80、6.95,P<0.05)。(2)实验组真实平扫与虚拟平扫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及客观评价比较结果:真实平扫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为4.97±0.12分,虚拟平扫为4.47±0.49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真实平扫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稍高于虚拟平扫(t=5.95,P<0.05)。肝左叶、肝右叶、脾脏、胰腺的CT值(真实平扫分别为:63.23±7.64HU、62.06±7.55HU、54.37±2.82HU、47.63±8.08HU,虚拟平扫分别为:58.58±8.43HU、55.35±6.20HU、47.89±2.86HU、41.83±6.87HU)比较,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真实平扫CT值高于虚拟平扫(t值分别为3.66、9.06、9.64、6.19,P<0.05)。肝左叶、肝右叶、脾脏、胰腺的噪声及SNR比较,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实平扫噪声均高于虚拟平扫而SNR均低于虚拟平扫。病灶检出率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碘摄入量减少约43%,门脉期有效辐射剂量减低约48%。结论CT能谱多参数成像联合前、后置ASIR-V技术在门静脉检查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其中最佳单能量联合前、后置ASIR-V技术成像可以在明显低辐射剂量、低碘摄入量的情况下获得与常规技术相当的门静脉图像质量。且虚拟平扫可用来部分代替真实平扫,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辐射剂量,又缩短了扫描时间。
黄宏亮[4](2021)在《CT影像特征及直方图分析对胃间质瘤与胃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第一部分CT影像特征对胃间质瘤与胃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目的探讨不同的CT影像特征对胃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s)和胃神经鞘瘤(gastric schwannoma,G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9~2020.9在兰大一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4例GST患者及10例GS患者的CT平扫+增强图像,采用SPSS26.0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发生部位、形态、生长方式、肿瘤内部是否伴有囊变坏死、钙化、肿瘤周围是否伴有淋巴结增生以及肿瘤在CT平扫+增强各期的CT值及动脉期强化幅度在两组肿瘤之间的差异。结果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内部囊性坏死和钙化及周围淋巴结增生,在GST与GS患者中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形态、生长方式、各期CT值及动脉期强化幅度等因素中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肿瘤的发生部位、肿瘤内部囊变坏死及钙化以及周围淋巴结增生是鉴别GST与GS的重要因素,对二者的术前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第二部分CT直方图分析对胃间质瘤与胃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目的探讨增强CT动脉期直方图参数对GST与G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运用Fire Voxel软件对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64例GST患者及10例GS患者进行直方图分析,所有患者采用动脉期图像,利用软件自动分析功能获取直方图参数(10%像素值、25%像素值、50%像素值、75%像素值、90%像素值、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不均匀性、偏度、峰度、熵),运用SPSS 26.0分析各直方图参数在GST和GS之间的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来评估各个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大多数直方图参数在GST组和GS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只有熵及90%像素值在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90%分位像素值和熵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92、0.858;熵最佳截止值取4.03时,诊断的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70.0%;90%像素值最佳截止值取2603.99时,诊断的敏感度为79.7%,特异度为80.0%。结论直方图参数熵及90%像素值对鉴别诊断GST和GS有良好的性能,对临床术前鉴别诊断二者有一定的意义。
李盛蓝[5](2020)在《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在男性盆腔CT中对性腺的保护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512层Revolution CT男性盆腔平扫中,应用器官剂量调制技术降低性腺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自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512层Revolution CT盆腔平扫符合纳入标准的男性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各80例。常规组患者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 V,管电流采用自动管电流;低剂量组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 V,管电流采用自动管电流的基础上,打开器官剂量调制(ODM)模式,两组患者NI值均设为预设值11。记录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等基本资料关系并进行比较,分别测量并记录两组患者图像中性腺区和大腿内侧肌肉处的CT值、SD值、大腿脂肪SD值、各个方向上电流大小与平均管电流大小,两组患者SNR、CNR、图像主观质量评分以及CTDIvol和DLP。结果常规组与低剂量组患者图像所测得的性腺区CT值分别为29.19±3.23HU与28.71±3.03HU,性腺区域SD值分别为7.5±1.03与7.4±0.93,两组患者的CT值与S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低剂量组患者性腺区域SNR分别为3.95±0.61与3.93±0.57,性腺区域CNR分别为5.68±0.9与5.87±1.13,两组患者性腺区域SNR与CN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低剂量组患者医师主观质量评分分别为4.63±0.53与4.65±0.57,两组患者主观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性腺区域前左后右四个方向上的电流分别为475.85±6.38m A、475.93±5.82 m A、476.6±5.94 m A、475.8±5.87m A,低剂量组患者前左后右四个方向上的电流分别为349.05±5.66 m A、477.73±4.43 m A、478.85±3.61 m A、479.65±3.51 m A。两组患者身体前部管电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管电流相比常规组患者有明显降低。常规组与低剂量组平均管电流分别为476.2±5.98 m A、446.8±2.86 m A,两组患者平均管电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平均管电流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常规组患者的CTDIvol与DLP分别为12.3±0.77 m Gy、315.31±21.35m Gy*cm。低剂量组患者的CTDIvol与DLP分别为8.47±0.49 m Gy、217.1±19.16m Gy*cm。两组患者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结论在男性盆腔CT平扫中打开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可以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明显降低患者身体前部的管电流与辐射剂量,从而有效保护患者的性腺。图3幅;表6个;参138篇。
李孙霍[6](2020)在《犬超导MRI扫描策略探讨及其初步应用》文中研究指明MRI因其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已成为神经系统疾病的首选影像技术。本文分别介绍了MRI发展现状、MRI对比增强技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MRI表现等的最新进展,并探讨犬超导MRI扫描策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实验一:探究犬1.5 T超导MRI扫描策略,分析影像特征,建立犬主要切面的MRI解剖图谱。方法是分别对12只实验犬头颅、脊柱、胸、腹和关节等部位进行T2WI FSE、T1WI FSE、PDWI FSE、T1WI 3D GRE、T2*WI GRE、FLAIR、STIR、T1WI SE、3D-CISS等序列的扫描。实验获得了犬中枢神经系统、肌肉、体内主要脏器、关节和小器官等结构的多参数图像,胸部、前腹部MRI图像受呼吸运动的影响较明显。实验分析了各部位组织的MRI特征,并对这些部位的主要MRI切面进行解剖学标注。实验二:探讨MRI扫描参数对图像的影响,评价钆对比剂的显影效果,分析常见MRI伪影特征及应对策略。方法是对8只实验犬的头颅、胸、腹、关节等部位分别扫描T1WI SE/FSE、T2WI FSE、FLAIR、STIR、T1WI 3D GRE等序列。对比FOV值、ETL、激励次数、矩阵、脂肪抑制技术以及接收线圈的变化对图像对比度、SNR、分辨率、扫描时间和伪影的影响。实验犬按体重经头静脉一次性注射0.2 mL/Kg钆喷酸葡胺,并扫描头部横切面T1WI SE和T1WI 3D GRE序列,用Matlab合成图分析造影前、后不同序列的信号差异。回顾性调查15,000张动物临床图像,对伪影图像按成因进行分类,分析图像特征和改善措施。结果表明以上参数和接收线圈均直接影响图像质量;造影后脑软膜、软腭、下颌淋巴结、腮腺、皮下和肌肉间隙的筋膜、肉垫等组织明显强化;总结了金属伪影、卷褶伪影、截断伪影、化学位移伪影、运动伪影、打火伪影等6种典型MRI伪影的特征及其改进方法。实验三:回顾性分析6例临床超导MRI病例,病变涉及外周神经压迫、关节积液、颅内压升高、上颌骨肉瘤、脊髓空洞症、椎间盘突出、小脑萎缩等。这些病变均有典型的MRI表现,图像质量评估显示所有病例的图像都可用于临床诊断。这些病例初步验证了超导MRI在诊断瘫痪、机能障碍、脑外伤、肿瘤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实验获取了高对比度、分辨率和SNR的犬MRI图像,分析了各部位组织器官的MRI特征并制作了MRI解剖图谱;FOV值、ETL、激励次数、矩阵、脂肪抑制技术和接收线圈等因素均直接影响图像质量;钆对比剂能增强脑软膜、软腭、下颌淋巴结、腮腺、皮下和肌肉间隙的筋膜、肉垫等组织的MR信号;总结了6种典型MRI伪影的特征及其改进方法;通过病例分析,初步验证了超导MRI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曹博[7](2020)在《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通过对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分析研究,以提高对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认识,探讨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治流程,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依据。研究方法拟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确诊为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诊断方法、病理和免疫组化、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入选患者12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男女比例为1.4:1。发病年龄从15岁-57岁不等,患者多以血尿(75%)、下尿路症状(58.3%)和腹痛(33.3%)为首发症状就诊,入院初步诊断准确率较低。辅助检查(彩超、CT、磁共振、膀胱镜检等)往往提示肿瘤具有局部侵袭性,影像学常表现为恶性肿瘤,提示膀胱内实性占位,病灶可见于膀胱各壁,肿瘤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容积从0.6cmx1.5cmx2.1cm~2.5cmx5.1cmx6.9m不等,10例为单一病灶,2例为多中心病灶。彩超和CT见瘤体内可有血流信号,低密度均匀或不均一,部分病灶侵犯膀胱深及层,边界模糊不清。CT增强扫描部分肿瘤表现出“快进慢出”现象,是与其他膀胱恶性肿瘤鉴别的一个征象。膀胱镜下肿物呈菜花状、团块状或息肉样,表面可见血管或溃疡,基底较宽,周围粘膜水肿。8例患者病理活检示:4例为膀胱梭形细胞肿瘤,2例确诊为IMTUB,1例为黏膜慢性炎症伴出血,1例提示膀胱上皮样肿瘤,倾向恶性。术前活检明确诊断率为仅为25%,这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多样且交叉,部分瘤体隐藏于膀胱肌层有关。所有患者均行全麻下手术治疗:6例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物电切术,6例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症状在术后1周内消失,术后未出现明显手术并发症,均好转出院,平均住院9天(6~13天),在不考虑远期复发情况下,单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上要优于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本病通过术后病理结合免疫组化确诊,术后病理标本示切缘阴性,肉眼观大体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分叶状,组织呈灰白、灰黄或灰红,切面灰白色,质地中等,未见明显坏死及钙化;镜下见梭形肿瘤细胞呈束状、编织状紧密或散在排列,背景中可见炎症细胞如浆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散在分布。免疫组化提示:免疫组化所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8例66.67%)、波形蛋白 Vimentin(+)(12 例 100%)、平滑肌抗体 SMA(+)(11 例 91.67%)、细胞角蛋白 CK(+)(8 例 80%),S-100(-)(12 例 100%)、CD117(-)(100%)。其中FISH检测ALK基因断裂具有较高特异性,有利于与膀胱恶性肿瘤快速鉴别。所有患者术后均复查彩超,彩超提示膀胱未见异常,8例患者术后行膀胱镜检查提示:膀胱内可见手术瘢痕,未见肿瘤复发。电话随访,3例患者诉术后偶有尿痛,尿频,下腹痛外;余患者未诉不适。手术治疗症状消失,效果满意。随访时间最短6月,最长88个月,所有患者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无瘤生存。结论IMTUB是一种中间型并具恶性潜能的肿瘤,临床罕见,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往往倾向提示恶性病变,易误诊为膀胱恶性肿瘤。病理结合免疫组化是本病确诊的标准,首选手术治疗,TURBT及膀胱部分切治疗均有效,患者预后较好,但不排除远期复发及转移可能,术后仍建议定期复查。
王蓓蓓[8](2020)在《CT纹理分析对GIST与其他间叶源性肿瘤的鉴别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CT纹理分析对鉴别胃间质瘤与其他间叶源性肿瘤的价值目的:探讨基于平扫+增强CT图像纹理分析的胃间质瘤与其他间叶源性肿瘤鉴别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74例胃间质瘤和30例其他间叶源性肿瘤的CT平扫+增强图像资料。首先由两名资深放射科医师阅读CT图像,获取CT征象模型,包括平均直径、有无周围淋巴结、生长方式、是否延迟强化、胃部肿瘤平扫及增强CT值。其次,两位放射科医师通过ITK-SNAP软件对CT图像中的胃间叶源性肿瘤进行人工分割,提取放射组学特征,构建放射组学特征模型。最后,建立结合CT征象和放射学特征的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三种模型在间质瘤与非他间叶源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疗效。结果:胃间质瘤组平均直径、延迟强化、生长方式、周围淋巴结、平扫密度及放射学特征与其他间叶源性肿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AUC)最高(0.918),敏感度最高(96.00%),特异度最高(89.2%)。结论:结合CT征象和放射学特征的联合模型可以提高胃间叶源性肿瘤的诊断准确性。第二部分基于CT图像纹理分析对胃间质瘤术前危险度分级的预测价值目的:探讨基于CT纹理分析对胃间质瘤术前危险度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1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间质瘤,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极低/低危险度组(n=45)与中/高危险度组(n=72)。首先由两名资深放射科医师阅读CT图像,获取CT征象模型,包括肿瘤部位、平均直径、平扫和增强三期CT值。然后,两位放射科医师通过ITK-SNAP软件对CT图像中的胃间质瘤进行人工分割,提取放射组学特征,构建放射组学特征模型。最后,建立结合CT征象和放射学特征的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三种模型在极低/低危险度组与中/高危险度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极低/低危险度组平扫密度、平均直径及放射学特征与中/高危险度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CT征象模型的AUC值、敏感度在三种模型中最低。联合模型的AUC值(0.935)、敏感度(91.7%)、特异度(82.2%)最高。结论:结合CT征象和影像学特征的联合模型有助于准确预测术前胃间质瘤的风险分级。
宗维[9](2020)在《超声引导联合MRI影像融合容积导航技术在小肝癌微波消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肝癌作为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局部消融治疗作为一种成熟的临床手段,已成为小肝癌根治性治疗方法之一[1],近年来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发展迅速,已经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2],对于肿瘤直径≤4cm的患者,消融治疗后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接近外科切除术,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3]。超声引导作为最常用的辅助影像引导手段之一,具有无电离辐射损伤、安全性高、价格低廉等独特优势,但在某些情况例如肝病背景、既往肝脏手术史,病灶回声、位置较特殊等因素,对图像的清晰显示造成影响,导致一些病灶在单纯二维超声扫查时显示相对困难;超声引导联合多模态影像融合容积导航技术结合了超声的实时引导性及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或增强磁共振扫描(CECT/CEMRI)视野广、高分辨率以及对病灶显示清晰等优势,很好的解决了此问题。本研究通过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通过实验分别验证超声联合电子计算机断层影像(US-CT)及超声联合磁共振影像(US-MRI)两种影像融合方式导航技术对位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第二部分对比US-MRI影像融合容积导航引导下小肝癌微波消融技术与单纯二维超声引导下小肝癌微波消融技术,通过比较二者的完全消融率,对比二者中、远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US-MRI影像融合容积导航技术在小肝癌微波消融中的应用价值,以探讨此技术方法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论文包括两个部分,摘要如下:第一部分:US-CT及US-MRI影像融合容积导航技术可重复性的实验研究目的:分别应用US-CT及US-MRI影像融合容积导航技术,量化肝脏体模内囊肿模型的影像重合率,并通过分析影像重合率在组间和组内的可重复性,明确两种方式影像融合容积导航技术的准确性,为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采用包含6枚囊肿模型的体外肝脏体模,应用融合导航定位系统分别将体模CT及MRI薄层扫描图像导入超声检查仪虚拟导航系统进行影像融合,分别在两种影像融合方式中确定病灶模型的最大截面层,应用matlab软件计算各自影像重合率。针对两种影像融合方式,实验分别进行两次,第1次实验:2名不同资质的操作者分别应用两种影像融合容积导航技术,在1天内各自独立完成3次对6枚囊肿病灶的影像融合对位,每位操作者每种融合方式获得18个病灶的融合影像;第2次实验:一周后每名操作者重复上述步骤。结果:高年资操作者和低年资操作者在应用不同影像融合方法时都能获得较高的影像重合率和较低的变异系数。运用US-CT影像融合技术进行图像融合时:无论第1次实验还是第2次实验,2名操作者间的影像重合率都没有显着差异(第1次实验:p=0.152;第2次实验:p=0.116)。2名操作者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影像重合率都没有显着差异(操作者Ⅰ:p=0.390;操作者Ⅱ:p-0.201)。第1次实验,操作者Ⅰ和操作者Ⅱ的影像重合率明显相关(r=0.723,p=0.001);第2次实验,操作者Ⅰ和操作者Ⅱ的影像重合率明显相关(r=0.643,p=0.004)。对于操作者Ⅰ,第1次和第2次实验的影像重合率明显相关(r=0.648,p=0.004);对于操作者Ⅱ,第1次和第2次实验的影像重合率明显相关(r=0.658,p=0.003)。运用US-MRI影像融合技术进行图像融合时:无论第1次实验还是第2次实验,2名操作者间的影像重合率都没有显着差异(第1次实验:p=0.263;第2次实验:p=0.197)。2名操作者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影像重合率都没有显着差异(操作者Ⅰ:p=0.635;操作者Ⅱ:p=0.085)。第1次实验,操作者Ⅰ和操作者Ⅱ的影像重合率明显相关(r=0.522,p=0.026);第2次实验,操作者Ⅰ和操作者Ⅱ的影像重合率明显相关(r=0.477,p=0.045)。对于操作者Ⅰ,第1次和第2次实验的影像重合率明显相关(r=0.528,p=0.024);对于操作者II,第1次和第2次实验的影像重合率明显相关(r=0.493,p=0.038)。结论:US-CT/US-MRI影像融合容积导航技术均可以达到较高的影像重合率,在组间以及组内都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而且,只要在标准操作的前提下,不同操作经验的医生运用不同影像融合方法,不会显着影响影像重合率的可重复性。第二部分:US-MRI影像融合容积导航技术与单纯二维超声引导微波消融小肝癌的疗效对比研究目的:通过对比两种方法消融术后近期、中期完全消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超声-磁共振(US-MRI)影像融合容积导航技术在引导小肝癌微波消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两组:研究组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我科的37名肝癌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58岁,病灶数共58枚,直径均≤3cm,平均直径1.64cm,病灶在单纯二维超声扫查时显示困难。对照组选择同时期就诊于我科肝癌患者37名,男性30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0岁。入组病灶共57枚,直径均≤3cm,平均直径1.66cm,单纯二维超声扫查时病灶均可清晰显示。研究组患者均运用超声-磁共振(US-MRI)影像融合容积导航技术引导完成肝癌局部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患者均运用单纯二维超声引导完成局部消融治疗。根据融合导航影像及术后30min行超声造影(CEUS,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联合评估病灶是否达安全消融边界(安全边界设为≥5mm),如有残留则及时给予补就消融。分别于首次治疗完成后24小时、首次治疗后一个月、3个月、半年及一年时行上腹部强化MRI扫描,以强化MR影像消融病灶及其周边0.5cm范围三期均无强化为完全消融(CR,Complete response)标准,比较两组完全消融率。根据首次治疗后半年和一年后强化MRI影像计算两组完全消融率,评价近期和中期疗效。并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首次治疗后一个月的AFP水平。结果:研究组37例患者均完成影像融合,影像融合成功率达100%,微波消融病灶共58枚,首次治疗后病灶完全消融率为96.6%,首次治疗1月后完全消融率为94.8%,3个月完全消融率93.1%,6个月完全消融率89.7%,距首次治疗后一年完全消融率84.5%;对照组57枚病灶均在单纯二维超声引导下完成消融治疗,首次治疗后24小时上腹强化MR示2枚病灶局部残留,完全消融率96.5%,首次治疗1月后完全消融率96.5%,3个月时完全消融率94.7%,半年后完全消融率93.0%,首次治疗后一年完全消融率87.7%。经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首次治疗后24小时、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一年完全消融率,两组数据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研究组20例术前血清AFP(甲胎蛋白)水平升高患者,消融术后1个月患者血清AFP水平降至正常17例,2例略下降,1例略上升,对照组术前AFP升高患者17例,消融术后AFP水平明显下降患者14例,术后1例上升,两例略下降,经过统计学分析,研究组消融术前AFP为49.09±30.15,消融术后AFP为22.51 ±24.02,t=6.010,p<0.001;对照组消融术前AFP为55.61±34.63,消融术后 AFP 为 32.42±24.34,t=4.794,p<0.001,两组血清 AFP 值变化在统计学上均具有显着差异。结论:应用US-MRI影像融合容积导航技术引导微波消融单纯二维超声显示困难的小肝癌可达到较高的完全消融率,与单纯二维超声引导消融可清晰显示的小肝癌在中短期疗效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是一种安全、可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宣璐璐[10](2020)在《三维颅脑容积成像增强扫描序列对脑膜癌病累及颅神经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比MR三维颅脑容积成像(3D-BRAVO)增强扫描序列与常规增强扫描序列在诊断脑膜癌病累及颅神经中的区别,探讨3D-BRAVO增强序列在脑膜癌病累及颅神经诊断中的价值及脑膜癌病中受累颅神经的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1月至2020年03月于中国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进行诊治的具有完整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的脑膜癌病患者114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颅常规MR平扫及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序列包括常规增强扫描序列及3D-BRAVO增强扫描序列,并进行图像后处理。分析脑膜癌病在两种增强扫描中的特征以及对比各组受累颅神经的检出率。结果在114例脑膜癌病患者中,脑膜异常强化97例,其中硬脑膜-蛛网膜强化12例,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强化74例,混合型强化11例。影像学中颅神经强化患者有81例,发生率为71.05%,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在脑膜癌病累及颅神经的诊断中,3D-BRAVO增强扫描序列与常规MR增强扫描序列二者有统计学差异,3D-BRAVO增强扫描序列优于常规增强扫描序列;本研究显示受累神经中面听神经的发生率为58.77%,三叉神经发生率为47.37%、动眼神经发生率为9.65%、舌下神经发生率为8.77%、视交叉发生率为5.26%、舌咽/迷走/副神经发生率为3.51%、外展神经发生率为0.88%,采用卡方检验,两两对比发现受累的面听神经及三叉神经与余组颅神经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本组脑膜癌病患者数据中出现颅神经麻痹症状者仅有13例,发生率11.40%。结论在脑膜癌病的显示中,与常规扫描序列相比,3D-BRAVO增强扫描序列在对颅神经受累病灶的显示更敏感,病灶的检出率更高;3D-BRAVO增强扫描序列能观察神经的细小病灶,鉴别微小病灶与小血管,3D-BRAVO增强扫描序列可代替常规扫描序列来进行增强扫描;脑膜癌病中面听神经及三叉神经为主要受累的神经,提示面听神经及三叉神经在诊断脑膜癌病神经受累方面有重要价值。
二、CT强化扫描中胃肠道反应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T强化扫描中胃肠道反应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腹腔镜肝动脉双重结扎/缩扎治疗肝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两例及相关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绪论 |
临床资料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
(2)基于影像组学评价肝泡型包虫病组织特征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能谱CT肝泡型包虫病功能成像与PET/CT的对比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肝泡球蚴MRI影像特征与FDG-PET/CT代谢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磁共振扫描方法及参数 |
1.3 PET/CT扫描方法及参数 |
1.4 图像分析 |
1.5 质量控制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基于MR影像组学对肝泡型包虫病生物活性预测模型的初步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检查方法 |
1.3 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影像组学与人工智能研究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3)CT能谱多参数成像联合前、后置ASIR-V技术在门静脉检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门静脉影像检查技术、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4)CT影像特征及直方图分析对胃间质瘤与胃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研究背景 |
1.概述 |
2.GISTs和 GS的影像诊断现状及鉴别诊断 |
3.放射组学概述及直方图分析 |
第一部分 CT影像特征对胃间质瘤与胃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
1.研究目的 |
2.资料与方法 |
2.1 患者资料 |
2.2 CT扫描方法 |
2.3 CT影像特征分析 |
2.4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GST与GS组病人基本资料比较 |
3.2 GST与 GS组肿瘤CT影像特征比较 |
3.3 GST与 GS组肿瘤CT值及强化程度比较 |
4.讨论 |
4.1 GST与GS患者性别、年龄的差异 |
4.2 GST与 GS患者CT影像特征的差异 |
4.3 GST与 GS组患者CT值及强化程度的差异 |
第二部分 CT直方图分析对胃间质瘤与胃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
1.研究目的 |
2.资料与方法 |
2.1 患者资料 |
2.2 CT扫描方法 |
2.3 Fire Voxel图像处理及直方图分析 |
2.4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增强CT动脉期直方图参数比较 |
3.2 动脉期直方图参数ROC曲线分析 |
4.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影像组学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在男性盆腔CT中对性腺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实验研究 |
1.1 实验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患者基本资料 |
1.1.3 检查设备及扫描方案 |
1.1.4 测量指标和图像评价标准 |
1.1.5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常规组与低剂量组病人的基本情况比较 |
1.2.2 常规组与低剂量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的比较 |
1.2.3 常规组与低剂量组患者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比较 |
1.2.4 常规组与低剂量组患者管电流比较 |
1.2.5 常规组与低剂量组患者所受到辐射剂量比较 |
1.3 讨论 |
1.3.1 辐射剂量对人体的影响 |
1.3.2 降低辐射剂量的方法 |
1.3.3 患者个体情况与自身受到辐射剂量的关系 |
1.3.4 扫描范围与辐射剂量的关系 |
1.3.5 器官剂量调制技术保护敏感器官的可行性 |
1.3.6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CT低剂量扫描的研究进展 |
2.1 CT低剂量扫描的硬件发展 |
2.2 图像重建算法 |
2.3 调节扫描参数 |
2.4 自动管电压调节技术 |
2.5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 |
2.5.1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基本方法 |
2.5.2 不同因素对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的影响 |
2.5.3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
2.6 器官剂量调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2.6.1 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对晶状体与甲状腺的保护作用 |
2.6.2 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对乳腺的保护作用 |
2.6.3 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在男性盆腔检查中的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图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6)犬超导MRI扫描策略探讨及其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犬中枢神经系统MRI研究进展 |
1.1 MRI发展现状 |
1.2 MRI增强造影 |
1.3 脑部疾病MRI表现 |
1.4 脊柱疾病MRI表现 |
1.5 结论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犬超导MRI的扫描策略探索及图像分析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章 超导MRI扫描参数优化及伪影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超导MRI临床初步应用 |
3.1 病例一:一例贵妇犬疑似臂丛神经压迫的诊断 |
3.2 病例二:一例阿拉斯加犬颅脑创伤的诊断 |
3.3 病例三:一例犬上颌骨肉瘤的MRI表现 |
3.4 病例四:一例犬脊髓空洞症的诊断 |
3.5 病例五:一例犬膈疝的诊断 |
3.6 病例六:一例猫小脑发育不良的诊断 |
3.7 小结 |
结论 |
附图1 各部位MRI参考图 |
附图2 小器官MRI图谱 |
附图3 主要切面MRI解剖图谱 |
附图4 扫描参数对图像的影响 |
附图5 MRI伪影分析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分析 |
1.1 前言 |
1.2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2.3 随访 |
1.3 结果 |
1.3.1 基本资料 |
1.3.2 常规检查 |
1.3.3 影像学资料 |
1.3.4 膀胱镜检 |
1.3.5 诊治方案 |
1.3.6 术后病理 |
1.3.7 预后 |
1.4 讨论 |
1.5 结论 |
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泌尿系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治概述 |
2.1 前言 |
2.2 泌尿系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流行病学及病因 |
2.3 临床特征 |
2.3.1 腹膜后IMT |
2.3.2 肾上腺IMT |
2.3.3 肾脏IMT |
2.3.4 膀胱及前列腺IMT |
2.3.5 精索IMT |
2.4 影像学检查 |
2.4.1 彩超 |
2.4.2 CT |
2.4.3 MRI |
2.5 病理学检查 |
2.6 免疫组化 |
2.7 泌尿系IMT的诊断 |
2.7.1 常规诊断 |
2.7.2 ALK基因诊断 |
2.7.3 鉴别诊断 |
2.8 治疗 |
2.8.1 手术治疗 |
2.8.2 放射治疗 |
2.8.3 化学药物治疗 |
2.8.4 抗炎治疗 |
2.8.5 新进展-靶向治疗 |
2.9 预后 |
2.10 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CT纹理分析对GIST与其他间叶源性肿瘤的鉴别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CT纹理分析对鉴别胃间质瘤与其他间叶源性肿瘤的价值研究 |
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基于CT图像纹理分析对胃间质瘤术前危险度分级的预测价值研究 |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9)超声引导联合MRI影像融合容积导航技术在小肝癌微波消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引言 |
第一部分 US-CT/US-MRI影像融合容积导航技术可重复性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图表 |
第二部分 US-MRI影像融合容积导航技术与单纯二维超声引导微波消融小肝癌的疗效对比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图表 |
综述 影像融合虚拟导航系统引导下肝细胞肝癌的热消融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三维颅脑容积成像增强扫描序列对脑膜癌病累及颅神经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的诊断标准 |
2.2 病例选择 |
2.3 一般资料 |
2.4 MR 检查方法 |
2.5 图像后处理及评价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临床表现 |
3.2 影像学表现 |
4 讨论 |
4.1 脑膜的解剖结构 |
4.2 颅神经的正常解剖 |
4.3 脑膜及颅神经的正常磁共振增强表现 |
4.4 脑膜癌病的MR表现 |
4.5 MR常规增强扫描序列的不足 |
4.6 3D-BRAVO容积增强扫描序列的优势 |
4.7 脑膜癌病中颅神经受累诊断与临床诊断对比研究 |
4.8 鉴别诊断 |
5 本研究主要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性 |
5.3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脑膜癌病 MRI 诊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四、CT强化扫描中胃肠道反应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腹腔镜肝动脉双重结扎/缩扎治疗肝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两例及相关文献分析[D]. 慕文韬. 山东大学, 2021(12)
- [2]基于影像组学评价肝泡型包虫病组织特征和生物活性的研究[D]. 任波.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3]CT能谱多参数成像联合前、后置ASIR-V技术在门静脉检查中的应用研究[D]. 陈化.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CT影像特征及直方图分析对胃间质瘤与胃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价值[D]. 黄宏亮. 兰州大学, 2021(12)
- [5]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在男性盆腔CT中对性腺的保护作用[D]. 李盛蓝.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6]犬超导MRI扫描策略探讨及其初步应用[D]. 李孙霍. 吉林大学, 2020(08)
- [7]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分析[D]. 曹博. 郑州大学, 2020(02)
- [8]CT纹理分析对GIST与其他间叶源性肿瘤的鉴别价值[D]. 王蓓蓓.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9]超声引导联合MRI影像融合容积导航技术在小肝癌微波消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宗维. 山东大学, 2020(02)
- [10]三维颅脑容积成像增强扫描序列对脑膜癌病累及颅神经的诊断价值[D]. 宣璐璐.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