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通辽市沙漠化土地发生的根源及其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媛媛[1](2021)在《历史文化维度下西辽河(通辽段)河道滨水景观变迁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流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十分密切,从历史发展进程可以看到,人类生存依托于河流,为了生存,饮食和农耕灌溉等,人们选择了沿河流而聚集,河流孕育着人类发展,推动文明大步向前。西辽河是辽河的上游,也是辽河的最大支流。西辽河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文脉资源,西辽河中下段流经通辽境内,河流深深滋养着通辽的城市进程,在通辽城市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城市河道景观中场所精神的体现,历史文脉的表达,民族文化的传承让人们感受到历史赋予人们的文化浸润体验,环境育人功能。回顾历史进程中的河道公共空间变迁不仅是在保护西辽河水系健康发展,更对通辽城市文明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本论文用历史文脉作为主体文章引线,探索不同时期不同文化浸润下的西辽河(通辽段)河道景观变迁与发展。虽是运用历史文脉为作为输出轴线,但整体探讨内容是以河道景观公共空间的发展变化,以西辽河(通辽段)河道公共区域景观为研究对象,其中包含了不同时期河道为主体的空间形态演化,分析其空间尺度以及景观模式变迁产生的原因,并且针对现存河道景观提出优化策略。首先,通过对河道景观和公共空间概念描述及研究范畴界定,并对西辽河(通辽段)范围研究区域界定。其次,整理历史时期以来西辽河(通辽段)河道景观的文献记载,梳理河道景观历史发展时间脉络,总结各个时期河道景观发展现状。进行时间线索划分为史前时期,古代时期,近现代时期,当代;其中在史前时期和古代时期通过对河道公共区域的街区尺度和建筑形态分析其特点,探讨了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对近现代时期的城市河道景观空间构成要素包括水域在内的水域街道、桥梁、广场、绿植空间进行了分析,明确其设计因素。最后通过分析得出当代下西辽河(通辽段)河道景观设计的优化策略,促进西辽河文明继续延续,为西辽河河道景观改进及通辽城市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
舒心心[2](2019)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沙地生态治理研究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生态文明在扬弃以往各种文明的基础上,着力于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转型,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社会在工业文明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同时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荒漠化蔓延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生产力丧失、资源体系破坏和经济贫困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科尔沁沙地荒漠化是生态失衡的恶劣结果,是由生态脆弱性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交织作用所导致。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草原荒漠化进程加剧,致使曾经“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的科尔沁草原逐渐沦为科尔沁沙地。当前,作为中国四大沙地之首的科尔沁沙地,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尖锐矛盾。如何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探寻摆脱生态困境、谋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径,是时代赋予的艰巨课题。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反思科尔沁沙地荒漠化过程,探究其成因,寻求实现其生态治理的有效路径,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对科尔沁沙地荒漠化防治进行研究,既能够保护环境,又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于构筑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美丽中国梦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论文的研究与写作,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分析为前提,以调查研究与实证分析为基础,以探索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具体对策为目标。通过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主张尤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按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思想方法,有机地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挖掘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保护思想。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为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寻求理论依据和有效途径。通过实地调查开展具体研究,深入了解科尔沁沙地生态恶化的现状,分析其生态危机产生的复杂原因以及开展生态治理面临的特殊困境,结合国内外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丰富经验,进而提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构建的对策和建议,探寻实现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的具体路径。论文是由绪论和四章正文以及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其中,论文的主体部分在第二至第四章,论文的核心部分是第五章。结语部分对论文的基本观点和核心思想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章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概述。结合科尔沁沙地自然环境状况及其荒漠化历程,分析当前时代背景下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探寻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理论依据。遵循一般和个别相统一、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理论与科尔沁沙地具体生态实践相结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之上,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依据,合理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和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第3章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问题及成因分析。进入21世纪,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初见成效,率先在全国四大沙地中实现治理速度大于破坏速度,有效遏制荒漠化蔓延。但是在进一步推进生态治理过程中面临一系列严峻的问题,脆弱的生态环境、发展中的经济中心主义、法律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成为当地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制约因素。为摆脱生态治理困境,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结合观念、法制、心理、人口等多个视角探寻科尔沁沙地生态危机的成因,从而为提出沙地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合理的对策和具体有效的路径奠定基础。第4章介绍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西方发达国家率先进入了工业文明阶段,也较早地品尝了工业文明带来的苦果,经济社会发展深受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困扰,居民生活陷入了严峻的生存危机。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生态实践,在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措施,积累了成功经验和经典范例,对于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启迪与借鉴作用。第5章新时代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对策探究。这一章是论文写作的落脚点。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批判借鉴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继承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以及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结合西方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通过采取提升生态文明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行政制度、健全法律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培育生态公民、引导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开展国际交流、加强区域合作等一系列具体途径,推进科尔沁沙地生态状况持续良性逆转,再现天蓝、地绿、风轻、水净的美丽图景,实现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双赢”之路。结语。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的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实践创新。新时代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为指导,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治理,继续努力推进沙地生态良性逆转,构筑美丽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颜铁军[3](2017)在《近现代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研究》文中提出科尔沁短调民歌(宝古尼道,bogunidaguu)是中国近现代流传于蒙古地区的民歌乐种,也是相对长调引申而来的蒙古族民歌概念,究其成因与科尔沁半农半牧、蒙汉杂居下的多元文化交融有着深远的联系。其结构短小、节奏鲜明、题材众多。从短调民歌历时性的发展观之,山林狩猎和草原游牧文化是其形成之根基。本文基于田野考察所获的第一手研究素材,结合文献考证,以近现代科尔沁短调演唱为主体,结合多元文化背景下短调演唱的变迁,以及围绕短调民歌的演唱方法、唱词内容、民歌风格等相关问题予以探究,在此基础上运用美学、诗学、社会学、民族学等行之有效的理论知识,解析短调民歌的生成与科尔沁文化生态间的内在联系。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以及科尔沁短调民歌的界定问题。第一章,共时性地阐述科尔沁短调民歌与其赖以依托的自然环境间的关系。再者,历时性地梳理从科尔沁山林狩猎文化到草原游牧文化的发展历程,阐述科尔沁短调民歌的演化与演唱情感抒发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科尔沁近现代村落农耕文化为背景,探讨短调民歌在内容、风格、形式、语言及演唱观念上的成因。第三章,从语义学、修辞学、诗学角度探讨短调民歌唱词艺术;通过观察、体验,结合局内人观点,阐释短调民歌演唱中呼吸、发声、咬字等演唱方法问题,并对演唱与伴奏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第四章,主要阐释歌者与社会的关系。从“人”的角度出发,阐述谁是歌者,歌者为谁而唱的对象性问题。在民俗语境和仪式中,歌者如何运用音乐行为建构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运用图像解析歌者在演唱实践中旨向观众的表演姿态。通过民间Huurtaar表演形式的实例分析,解读人与人、人与历史、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第五章,以文化变迁理论为依据,阐述多元文化对当代科尔沁短调的影响,分析科尔沁短调传承、演唱形式、演唱方法、演唱观念在当代是如何顺应社会,顺应时代潮流,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的。
乔杉[4](2017)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视野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文中提出发展关系到我国人民共同的利益。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在此期间,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面对如何发展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 "五大发展理念",把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上升到理念层面。因此,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相结合,坚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缓解生态环境危机、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系统分析内蒙古通辽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的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思想、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思想、资本主义社会生态问题的本质以及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与通辽市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出通辽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从观念层面上、制度层面上、实践层面上分析通辽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并提出在观念上要摒弃以经济增长为指标的发展观,在制度上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上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对策,从而实现通辽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陈芳淼[5](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乌日嘎[6](2013)在《内蒙古荒漠化治理制度分析与市场化制度构建》文中提出土地荒漠化不仅是我国一个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非常严峻的问题。我国荒漠化治理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1999年以来,国家实施以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为核心的生态治理工程,经过10多年的综合治理,工程已进入其成果巩固的后续时期。根据国家林业局公布的资料,到2009年底,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3400多km2,转为与2004年相比,年均减少1717km2。①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土地荒漠化、沙化呈整体得到初步遏制,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续减少,局部仍在扩展的局面。②但是,全国共有沙化土地173.11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03%,全国还有近31.10万km2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我国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元,影响近4亿人口的生产和生活。③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运作的方式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是是我国荒漠化治理史上规模最大,投入最多,与农民关系最密切的综合性生态工程。政府主导为主的荒漠化治理制度的内部运行机制如何?市场如何在荒漠化治理中扩展运作空间?后续政策构建的路径和实施的保障机制如何建立?这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将会回答我国荒漠化治理过去成效不显着的根本原因,并能够完善和构建退耕还林后续时期的政策体系。本文选择内蒙古地区作为特定研究区域来深入探究上述问题。选择该区域作为特定的研究地区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从自然环境看,内蒙古地区处于我国北疆,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区域,有着重要的生态地位;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少数民族众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等多种特征于一体的区域,在广大的西部地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因此,对内蒙古地区退耕还林政策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可以揭示出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主要对策。立足于上述问题和研究目标的分析,在退耕还林政策的后续时期,试图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运用福利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与原理与内蒙古地区退耕还林的实践相结合进行分析探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在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的路径和主要内容,并进一步分析了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由此得出论文的研究结论和后续政策建议。本论文在内容结构上由九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国内研究状况、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一章,荒漠化地区生态管理的理论基础。本章分为三个部分:一,生态环境的外部性理论;二,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和生态退化;三,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信息。第二章,内蒙古地区荒漠化总体认识与原因分析。首先整体把握了内蒙古地区荒漠化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造成和加剧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并深入研究了制度因素在荒漠化治理中的关键性。第三章,本章中详细整理了内蒙古现行荒漠化治理活动及治理政策,在分析现行荒漠化治理政策的主要模式和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得出内蒙古荒漠化治理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第四章,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比较研究。生态管理的制度模式有三种: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彻底的私有化和社区自主治理。本章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大规模生态建设工程等方面,来分析政府主导的生态治理制度的优势和缺陷;二是分析农村社区生态自主治理制度的作用,并指出其作用的有限性。第五章,分析了市场化的荒漠化治理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六章,市场化的荒漠化治理制度构建。以退耕还林工程为例,构建以政府调控为核心,以农户和委托代理公司为三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框架,采用生态购买的形式,提高农户生态建设的效率。第七章,荒漠化治理对策路径的选择——以乌审旗为例。本章构建了生态建设政策交易成本分析框架,确定了交易成本计算方法,估算乌审旗退耕还林政策执行期间的交易成本为每年4931.92元/hm2,中央政府直接提供的退耕还林补偿每年2493.75元/hm2,农户支付的费用高达2310.87元/hm2,占额外支付费用的94.74%,省、县级政府承担仅占0.26%。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完全可以看出沙漠化地区农民对于生态建设所做的巨大贡献。由于生态建设政策的净收益是交易成本的反函数,即交易成本越大,生态净收益就越小,所以越低的交易成本,越有利于沙漠化地区生态建设政策的贯彻实施。交易成本的高低,取决于制度方案的设计,更取决于生态建设的直接参加者农户的接受程度。制度创新就是要实现从高的交易成本向低的交易成本的转变。最后部分,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整体研究结论与建议。在全文探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首先,生态治理的行为主体是农户,也是微观经济组织,具有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特点,所以,在荒漠化治理中应该还原农户的市场参与者主体身份,以激励相容原则,用利益机制引导农户参与荒漠化治理。次,荒漠化治理活动是生产生态产品的过程。可以理解植树造林为一般的农业生产活动,也就是生产私人产品的过程,具有稀缺性。这是生产环节。只是到交易这个环节时,如果靠个人之间的直接交易去解决供需问题的话,由于交易成本太高而得不偿失。交易市场很难成立。于是,政府以公共产品的供给的身份介入生态产品交易市场,购买生态产品。所以,生产过程是私人领域,交易过程是从私人领域过渡到公共领域的阶段。既然,生产过程是私人领域的问题,那么就应该考虑由市场机制来引导,而不是政府介入于生产领域。最后,论文的案例研究部分中计算了研究地区的荒漠化治理中农户的交易成本。得出的结果显示,荒漠化治理中农户对生态建设所做的巨大贡献。由于生态建设政策的净收益是交易成本的反函数,即交易成本越大,生态净收益就越小,所以越低的交易成本,越有利于沙漠化地区生态建设政策的贯彻实施。所以,从交易成本角度分析,高的交易成本使得现行的荒漠化治理制度的激励作用大打折扣,甚至可以说毫无激励作用。交易成本的高低,取决于制度方案的设计,制度能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主要在于制度可以调整人们交易的激励结构。也就是说,取决于生态建设的直接参加者农户的接受程度。制度创新就是要实现从高的交易成本向低的交易成本的转变。整体而言,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效益,但由于其现行政策体系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和执行层面的某些偏离,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成果的巩固还需要制度创新、建立一套有系统性、持续性的市场主导下的激励相容的政策体系,这也是巩固我国荒漠化治理成果的关键。
盖志毅[7](2011)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
杨立华[8](2011)在《沙漠化治理制度变迁的设计原则:基于中国北方五省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通过对中国北方五省50个案例的比较分析,本文研究了1949—2008年近60年间我国北方沙漠化治理的制度变迁。以村、乡、县和区案例为主的小尺度分析发现,导致成功沙漠化治理有效制度变迁的规则设计原则具有七个基本特征:①制度变迁潜在收益的有效认知和深度扩散;②知识性领袖人物或群体(包括学者群体)的持续性号召和推动;③制度变迁目标的协调;④多元组织参与及民主化的协作性管理;⑤制度变迁收益的实现、增加、公平分配和利益冲突的解决;⑥实行试点—扩展式的渐进性制度变迁模式;⑦对外部制度干预的抗压能力和外部制度支持。以省及省以上案例为主的大尺度分析发现,有关沙漠化治理的制度变迁呈现斑块化总体特征。因此,要实现整体性沙漠化制度的有效变迁和获取大尺度下成功的沙漠化治理,还必须满足另一个制度设计原则,即大尺度下不同层次和不同制度间的协调。这些发现为进一步完善和推动沙漠化治理中的政策制定和制度变迁提供参考。
韩江涛[9](2010)在《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是当代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城镇化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得城镇化的内涵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更是经济、环境、生活、生态的全面发展。当前,我国己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如何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全区面积为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均占全国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与周边八个国家毗邻,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门户,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机遇。而另一方面新疆的城镇化发展又相对落后,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通过研究新疆的城镇化,将对新疆城乡协调发展、民族融合、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城镇化的相关概念及国内外区域发展理论作了深层次的阐释,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新疆城镇化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详尽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新疆各地州市城镇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将新疆各地州市的城镇化水平分为四个等级。其次,在现状分析和水平评价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农村居民收入较低、新疆的社会和人文环境、资源环境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对制约新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因素进行了重点探讨和分析。再次,对美国、印度以色列等国家以及国内城镇化发展比较成功的部分地区城镇化发展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比较成功的城镇化发展经验及启示。最后,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新疆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即进行制度改革,消除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约束、加强教育宣传力度,促进民族融合,营造稳定的城镇化发展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加快工业化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坚定不移地走小城镇化战略、分区域推进新疆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教育,积极培养人才等。
陈军,周丽,于孟文[10](2008)在《内蒙古西辽河平原地质环境问题及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文中提出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改变了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天然状态和补径排规律,使水成为许多环境要素中变化最快的因子,形成了诸多地质环境问题。西辽河平原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及地下水污染等。本文重点总结了西辽河平原地质环境问题,对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进行了粗浅研究,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
二、论通辽市沙漠化土地发生的根源及其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通辽市沙漠化土地发生的根源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文化维度下西辽河(通辽段)河道滨水景观变迁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究范畴的界定 |
(一)河道滨水景观区 |
(二)河道滨水景观公共空间 |
(三)城市河道景观与历史文化的融合 |
二、研究区域的界定 |
(一)西辽河概况 |
(二)通辽市概况 |
第三章 史前西辽河(通辽段)河道滨水景观的演变与分析 |
一、地貌变迁 |
二、河道变迁 |
三、河道公共空间建筑尺度解析 |
四、民族文化对河道景观的影响 |
五、河道滨水景观与人的互动关系 |
第四章 古代西辽河(通辽段)河道滨水景观的演变与分析 |
一、河道滨水景观格局变化 |
(一)水城结合——秦汉时期 |
(二)公共开放——东汉三国时期 |
(三)生态环境——辽代时期 |
(四)人水关系——清代时期 |
二、地域民族文化对河道景观的影响 |
(一)草原特色景观 |
(二)沙地特色景观 |
三、河道景观变迁影响因素 |
(一)自然因素 |
(二)人为因素 |
四、河道滨水景观与人的互动关系 |
第五章 近现代西辽河(通辽段)河道滨水景观的演变与分析 |
一、河道滨水景观格局变化 |
(一)城市河道街区 |
(二)城市结构网的变化 |
(三)土地使用状态 |
(四)交通桥梁规划 |
二、河道景观变迁影响因素 |
(一)生态水环境危机 |
(二)水利工程建设 |
三、河道滨水区生态恢复问题 |
(一)完善生态平衡 |
(二)生态恢复的必要性 |
四、河道滨水景观与人的互动关系 |
第六章 当代西辽河(通辽段)河道滨水景观的更新与展望 |
一、河道滨水景观格局演变 |
(一)地域文化特色 |
(二)空间色彩定位 |
(三)生态文明建设 |
(四)人水互动关系 |
(五)河道与建筑的融合 |
二、河道滨水景观与人的互动关系 |
(一)明确人文空间需求 |
(二)丰富人文活动空间 |
三、民族文化浸润下河道滨水景观设计 |
(一)结合文化的景观空间 |
(二)民族文化中景观设计表达 |
四、河道滨水景观优化更新 |
(一)优化区域概况 |
(二)优化区域现状分析 |
(三)优化改造设计目标 |
(四)优化方案设计 |
五、河道滨水景观设计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沙地生态治理研究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概述 |
2.1 科尔沁沙地概况 |
2.1.1 科尔沁沙地自然环境特征 |
2.1.2 科尔沁草原荒漠化的历史过程 |
2.2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
2.2.1 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生态生产力 |
2.2.2 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2.2.3 筑牢中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和安全稳定屏障 |
2.3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 |
2.3.2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 |
2.3.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2.3.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生态伦理思想 |
2.3.5 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保护思想 |
第3章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现状及成因分析 |
3.1 十八大以来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取得的成就 |
3.1.1 草原沙化治理呈现良性逆转 |
3.1.2 初步建立功能较为完备的生态防护体系 |
3.1.3 探索形成多样化沙地生态综合治理模式 |
3.1.4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 |
3.2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3.2.1 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
3.2.2 环境立法体系不完善 |
3.2.3 经济中心主义观念严重 |
3.2.4 管理不善与制度缺失 |
3.3 科尔沁沙地荒漠化成因分析 |
3.3.1 敏感脆弱的自然环境 |
3.3.2 过度利用土地的经济活动 |
3.3.3 重经济轻生态的观念因素 |
3.3.4 缺乏健全完善的法制约束 |
3.3.5 超出环境承载能力的过度开垦 |
3.3.6 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 |
第4章 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
4.1 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问题及治理经验 |
4.1.1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与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 |
4.1.2 发达国家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法律保障 |
4.1.3 发达国家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制度约束 |
4.1.4 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4.1.5 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 |
4.2 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 |
4.2.1 开展绿色运动,增强环保意识 |
4.2.2 推广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循环经济 |
4.2.3 加强制度建设,推行环保政策 |
4.2.4 完善环境保护立法,加大惩处力度 |
4.2.5 加大技术投入,实现科技创新 |
第5章 新时代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对策探究 |
5.1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家园 |
5.1.1 确立有机整体论世界观 |
5.1.2 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 |
5.1.3 确立生态化思维方式 |
5.2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生态环保体制建设 |
5.2.1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树立环保政绩观 |
5.2.2 推动改革创新,实现生态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
5.2.3 重视文化教育,培育生态公民 |
5.3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
5.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 |
5.3.2 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绿色产业 |
5.3.3 引领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 |
5.4 实行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障生态治理良性发展 |
5.4.1 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
5.4.2 建设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体系 |
5.4.3 完善环境立法,严格生态治理执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近现代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现状 |
五、研究价值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自然生态到生活依存中的科尔沁短调民歌 |
第一节 多样化生态环境润养的短调民歌 |
一、山脉与歌中的山脉 |
二、草原与歌中的草原 |
三、沙地与歌中的沙地 |
四、河流与歌中的河流 |
第二节 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短调民歌 |
一、族群维系中的短调民歌 |
二、宗教巫术中的“圣歌” |
三、狩猎生存中的原生性表达 |
四、体现生命本能的歌唱 |
第三节 草原游牧文化时期的短调民歌 |
一、遥远的额尔古纳歌声 |
二、科尔沁草原上的新声 |
三、佛教文化意识的多元质点 |
四、情感和生命的表现形式 |
第二章 村落农耕文化时期的短调民歌 |
第一节 科尔沁农耕文化背景 |
一、科尔沁短调民歌的社会背景 |
二、科尔沁短调民歌的衍生层次 |
三、科尔沁短调民歌的地域风格 |
四、科尔沁短调民歌的表演方式 |
第二节 古朴致美的短调民歌语言 |
一、科尔沁方言的历史成因 |
二、苍劲与沉郁的语言特征 |
三、音韵表达的生命之源 |
第三节 自然本真与形态各异的短调民歌 |
一、短调民歌演唱的本真性 |
二、短调民歌演唱的观念转变 |
三、观念支配下的民歌形态 |
第三章 近现代短调民歌演唱要素分析 |
第一节 短调民歌唱词的运用 |
一、社会现实的咏唱 |
二、宏大叙事的构建 |
三、歌唱语言的诗化 |
四、唱词的音韵之美 |
第二节 短调民歌演唱方法的民间特征 |
一、真假声运用的广泛性 |
二、呼吸方式的差异性 |
三、咬字方法的独特性 |
第三节 短调民歌乐韵构成之美 |
一、伴奏乐器的色彩铺饰 |
二、伴奏乐器与唱腔关系 |
三、伴奏乐器与阔远人声 |
第四节 短调民歌演唱本真与衍变 |
一、短调民歌演唱的互文性 |
二、短调演唱的流变性 |
第四章 民俗语境中的短调民歌演唱者 |
第一节 表演者与受众群体的追问 |
一、谁在唱短调民歌 |
二、短调民歌唱给谁 |
三、为什么要唱短调民歌 |
第二节 民俗活动中的短调民歌演唱 |
一、民众宴会的歌唱习俗 |
二、节庆习俗的歌唱传统 |
三、祭祀短歌的历史延续 |
四、传统婚礼歌及复古婚仪 |
第三节 短调民歌表演的个案分析 |
一、胡尔沁李双喜的一次表演 |
二、民歌手伊丹扎布的一次表演 |
第四节 民间Huur tatah表演实例及其社会性 |
一、Huur tatah的基本形态 |
二、Huur tatah表演形式的社会互动 |
第五章 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的当代传承 |
第一节 传统科尔沁短调民歌的传承方式 |
一、家族亲缘传承 |
二、师徒授艺传承 |
三、社会民俗传承 |
第二节 科尔沁短调民歌传承的新方式 |
一、短调民歌演唱的学校传承 |
二、政府对短调民歌传承的扶持 |
三、社会传承的多样化渠道 |
第三节 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风格的继承与超越 |
一、有限的历史存在与创新 |
二、传统保护与超时代的意义 |
三、弘扬短调民歌内在永恒之美 |
第四节 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的新视界 |
一、短调民歌演唱的长调化 |
二、短调民歌演唱方法的多元化 |
三、短调民歌艺术表现的多样化 |
结论 |
学习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视野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c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思想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发展观的内涵 |
2.1.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内涵 |
2.1.3 经济发展的内涵 |
2.1.4 生态环境的内涵 |
2.1.5 协调发展的内涵 |
2.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蕴含的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
2.2.1 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思想 |
2.2.2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思想 |
2.2.3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态问题的本质 |
2.2.4 提出了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路径 |
2.3 马克思主义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思想的意义 |
2.3.1 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
2.3.2 有利于践行协调发展理念 |
2.3.3 有利于通辽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3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指导下实现通辽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
3.1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
3.1.1 通辽市国民经济发展现状 |
3.1.2 通辽市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
3.2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
3.2.1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 |
3.2.2 水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水资源匮乏 |
3.2.3 大气污染严重 |
3.3 内蒙古通辽市经济与环境发展不协调的原因 |
3.3.1 观念层面上对经济发展的认识误区 |
3.3.2 制度层面上体制机制不健全 |
3.3.3 实践层面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
3.4 通辽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的对策和建议 |
3.4.1 观念层面上要摒弃经济增长的发展观 |
3.4.2 制度层面上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3.4.3 实践层面上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4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范围划分 |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2.1 耕地系统演变 |
2.2 草地系统演变 |
2.3 林地系统演变 |
2.4 湿地-水系演变 |
2.5 沙地系统演变 |
2.6 社区系统演变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
3.1.1 基本背景 |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
3.1.3 生态环境结果 |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3.2.1 基本背景 |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
3.2.3 生态环境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1.1 耕地系统演变 |
4.1.2 草地系统演变 |
4.1.3 林地系统演变 |
4.1.4 湿地-水系演变 |
4.1.5 沙地系统演变 |
4.1.6 社区系统演变 |
4.1.7 基本认识 |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2.1 耕地系统演变 |
4.2.2 草地系统演变 |
4.2.3 林地系统演变 |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
4.2.5 沙地系统演变 |
4.2.6 社区系统演变 |
4.2.7 基本认识 |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3.1 耕地系统演变 |
4.3.2 草地系统演变 |
4.3.3 林地系统演变 |
4.3.4 湿地-水系演变 |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
4.3.6 社区系统演变 |
4.3.7 基本认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5.1 耕地系统演变 |
5.2 草地系统演变 |
5.3 林地系统演变 |
5.4 湿地-水系演变 |
5.5 沙地系统演变 |
5.6 社区系统演变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
6.1.1 耕地系统演变 |
6.1.2 草地系统演变 |
6.1.3 林地系统演变 |
6.1.4 湿地-水系演变 |
6.1.5 沙地系统演变 |
6.1.6 社区系统演变 |
6.2 综合评价 |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
6.4.1 自然原因 |
6.4.2 根本原因 |
6.4.3 直接因素 |
6.4.4 综合分析 |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录一 问卷 |
附录二 附表 |
(6)内蒙古荒漠化治理制度分析与市场化制度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市场化退耕还林补偿机制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荒漠化地区生态管理的理论基础 |
1.1 外部性理论 |
1.1.1 外部性的含义 |
1.1.2 外部效应和市场无效 |
1.1.3 外部效应的一般控制方法 |
1.1.4 外部效性理论的启示 |
1.2 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 |
1.2.1 不同类型的物品 |
1.2.2 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
1.2.3 公共资源的过渡使用和保护 |
1.3 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信息 |
1.3.1 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 |
1.3.2 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 |
第二章 内蒙古地区荒漠化总体认识与原因分析 |
2.1 荒漠化概述 |
2.1.1 荒漠化概念的提出和应用 |
2.1.2 沙漠化 |
2.2 内蒙古地区荒漠化分布情况 |
2.2.1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
2.2.2 内蒙古地区荒漠化现状 |
2.2.3 荒漠化对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
2.3 内蒙古地区荒漠化形成和加剧的原因 |
2.3.1 人类生产系统对荒漠化的影响机制 |
2.3.2 自然因素对荒漠化的作用机制 |
2.4 内蒙古地区荒漠化驱动力解释 |
2.4.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 |
2.4.2 科尔沁地区的的沙漠化逆转现实 |
2.4.3 制度因素的引入及其作用 |
第三章 内蒙古现行荒漠化治理活动及治理政策 |
3.1 内蒙古地区主要的荒漠化治理活动 |
3.1.1 荒漠化防治活动相关概念的内涵与特征 |
3.1.2 国家在北方地区实施的主要的荒漠化治理工程 |
3.2 荒漠化防治政策相关法律法规 |
3.2.1 中央政府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 |
3.2.2 荒漠化治理的相关文件 |
3.2.3 地方政府自治条例和部门规章 |
3.3 荒漠化治理政策的主要模式和管理体制 |
3.3.1 荒漠化治理中政府的组织结构框架 |
3.3.2 政府主导型荒漠化治理模式 |
3.4 内蒙古荒漠化治理政策执行偏差 |
3.4.1 荒漠化治理中政策执行的难点与风险 |
3.4.2 各级政府委托代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3.4.3 政府主导型的治理机制本身的缺陷 |
第四章 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比较 |
4.1 政府主导的生态治理 |
4.1.1 政府指导的生态环境治理 |
4.1.2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
4.1.3 大规模生态建设工程 |
4.2 农村社区生态自主治理的制度 |
4.2.1 环境社区治理问题的提出 |
4.2.2 社区治理的有效性 |
4.2.3 我国传统社区的瓦解与重组 |
第五章 市场化的荒漠化治理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5.1 退耕还林工程 |
5.1.1 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
5.1.2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补偿制度安排 |
5.2 市场化的荒漠化治理制度构建的必要性 |
5.2.1 市场化的治理制度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保障 |
5.2.2 可以有效的解决生态问题与贫困问题 |
5.3 市场化的荒漠化治理制度构建的可行性 |
5.3.1 多元化的荒漠化治理融资渠道 |
5.3.2 林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
5.3.3 荒漠化监测体系与指标制定的不断完善 |
5.3.4 内蒙古地区粮食生产保证自给有余已基本实现 |
第六章 基于市场原理的荒漠化治理制度构建 |
6.1 生态补偿与市场化的荒漠化治理 |
6.1.1 生态补偿机制概述 |
6.1.2 市场化的生态治理制度的基本框架 |
6.2 参与荒漠化治理中的政府与农户 |
6.2.1 三种不同部门 |
6.2.2 政府在荒漠化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
6.2.3 荒漠化治理的主体——农户 |
6.2.4 荒漠化治理中政府与农户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
6.2.5 农户参与荒漠化治理过程中的模式选择 |
6.3 代理公司 |
6.3.1 两种经济活动协调方式 |
6.3.2 荒漠化治理中的代理公司 |
6.3.3 代理公司与现代企业 |
6.3.4 代理公司的运行机制与功能 |
6.4 市场化的荒漠化治理中的市场交易 |
6.4.1 市场需求与供给 |
6.4.2 荒漠化治理中生态产品的生产、交易特性 |
6.5 市场化的荒漠化治理中生态产品价格设定 |
6.5.1 生态产品市场价格制定的依据 |
6.5.2 市场化的荒漠化治理中生态产品价格 |
第七章 荒漠化治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分析 |
7.1 荒漠化治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分析 |
7.1.1 交易成本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7.1.2 荒漠化治理行为主体与交易成本情景 |
7.1.3 交易成本的计算方法 |
7.2 内蒙古乌审旗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交易成本核算 |
7.2.1 乌审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情况 |
7.2.2 退耕还林交易成本估算 |
7.3 荒漠化治理政策执行期限与成果的保障体系 |
7.3.1 荒漠化治理政策执行期限 |
7.3.2 荒漠化治理成果的保障体系 |
基本结论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新疆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镇化的相关概念及区域发展理论 |
2.1. 城镇化的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1 城镇化的内涵 |
2.1.1.1 城镇与城镇化 |
2.1.2 城镇化的内涵 |
2.2 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阶段论 |
2.2.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2.3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
2.2.4 区位理论 |
第三章 新疆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状分析及质量评价 |
3.1 新疆城镇化发展的概况 |
3.2 新疆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
3.2.1 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进 |
3.2.2 新疆城镇化水平分析 |
3.2.3 新疆城镇的结构与人口规模分析 |
3.2.4 新疆城镇化的布局状况分析 |
3.3 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评价 |
3.3.1 区位条件 |
3.3.2 自然环境背景 |
3.3.3 自然资源状况 |
3.3.4 经济发展基础 |
3.4 新疆城镇化的质量评价 |
3.4.1 新疆城镇化质量评价方法的选择 |
3.4.2 新疆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定 |
3.4.3 确定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 |
3.4.4 新疆城镇化的质量评价 |
第四章 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4.1 经济发展方面的制约因素分析 |
4.1.1 经济总量小、水平低,导致动力不足 |
4.1.2 产业结构不合理 |
4.1.3 工业化水平低下 |
4.1.4 农村居民收入低 |
4.2 资源环境方面的制约因素分析 |
4.2.1 独特的地理状况与脆弱的生态环境 |
4.2.2 降水少、水资源分布不合理 |
4.2.3 绿洲分布不合理与承载力偏弱 |
4.3 人文社会环境方面的制约因素分析 |
4.3.1 人口少、地域广 |
4.3.2 三股势力的危害 |
4.3.3 多文化、多语言、多宗教因素的影响 |
4.3.4 观念与认识的制约 |
4.4 制度因素分析 |
第五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成功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
5.1 美国西部大开发中城镇化发展的经验 |
5.2 印度城镇化发展的经验 |
5.3 以色列城镇化发展的经验 |
5.4 国内城镇化发展的经验 |
5.4.1 内蒙古通辽市城镇化发展经验 |
5.4.2 甘肃省天祝县天堂集镇城镇化发展经验 |
5.5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成功经验对新疆城镇化的启示 |
第六章 加快新疆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
6.1 进行制度改革,消除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约束 |
6.2 加强教育宣传力度,促进民族融合,营造稳定的城镇化发展环境 |
6.3 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
6.4 加快工业化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 |
6.5 坚定不移地走小城镇化战略 |
6.6 分区域推进新疆城镇化进程 |
6.7 大力发展教育,积极培养人才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四、论通辽市沙漠化土地发生的根源及其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文化维度下西辽河(通辽段)河道滨水景观变迁与发展研究[D]. 张媛媛.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2]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沙地生态治理研究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D]. 舒心心. 吉林大学, 2019(11)
- [3]近现代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研究[D]. 颜铁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6)
- [4]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视野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D]. 乔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01)
- [5]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6]内蒙古荒漠化治理制度分析与市场化制度构建[D]. 乌日嘎.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1)
- [7]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盖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8]沙漠化治理制度变迁的设计原则:基于中国北方五省的实证分析[J]. 杨立华. 公共管理评论, 2011(01)
- [9]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D]. 韩江涛. 石河子大学, 2010(02)
- [10]内蒙古西辽河平原地质环境问题及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J]. 陈军,周丽,于孟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