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现代化 管理最关键(论文文献综述)
周方越[1](2017)在《智慧城市视域下的沈阳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中认为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新型矛盾向多元化和复杂化发展,其造成的公共安全事件,社会保障问题,群体性事件,工程安全事故,恐怖主义事件等频频发生。对公共应急管理的需求着实急迫,其中,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问题是影响国家、城市和地区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沈阳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东北部特大城市,是环渤海经济圈以及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中心城市,其要面临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任务,比一般城市更为艰巨。政府为提升城市的管理效率,实现城市快速可持续发展,良好地处理危机,急需合理、科学、有效的解决方式。本文基于智慧城市的视域,充分运用了智慧城市的理念,融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希望解决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所面临的棘手问题。与传统研究观念相比较,智慧城市概念的引入和应用极大促进了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进步与完善,对有效应对公共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思路。智慧城市的理念强调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作为城市智慧化发展的基础,通过建立网络式、智能型、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从源头上改进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手段和方式,进而完善政府管理机制,提升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在本文中,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比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体系研究到技术应用到理念意识转变,为城市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角度。经研究发现沈阳市政府在公共应急工作中存在一些现象需要改进,譬如沈阳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前期部署不完善,缺乏公共安全应急信息数据,信息存在安全隐患,信息系统运行不畅通,管理存在疏漏,公共安全管理不足,缺乏安全教育等。通过借鉴其他智慧城市的实践成果建立沈阳市智慧应急的蓝图,对比现状、找出问题、分析具体原因,借鉴其他地区的智慧应急建设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希望能有助于提升沈阳市公共安全的管理能力,打造一个智慧、快捷、精准、便民的公共安全环境。
许如静[2](2017)在《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社会一切都是项目,工程项目建设对全社会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全球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的情形下,市场竞争越来越随之激烈,再加上工程建设项目自身的投资大、周期长、参与主体多、组织关系复杂等诸多特点,工程建设项目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从而也就会面对越来越多的风险和风险损失,因而,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分析及其控制研究成为近年来学界和实践部门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此考虑,文章即以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这一具体工程项目风险的基本分析,试图寻找到工程建设项目在风险控制策略上的基本共性,从而为风险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并进一步推动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拓展。具体而言,本研究的目的和总体思路为:运用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从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项目的实践出发,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风险因素识别,并利用专家评判和模糊综合评价等研究方法,对项目整体的风险水平进行定量评估和风险定级,并最终提出风险控制策略。这主要包括四大方面:第一,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也即是从技术、经济、社会三大角度来论证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项目的建设可行性。一是从实施背景、总体目标、各个子系统的设计方案、参数条件等方面来阐述该项目建设的技术实现可行性;二是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投资估算,从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等方面论证了这一项目的经济和社会可行性。第二,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因素的识别及其内在机理分析。这主要是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对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识别,通过建立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清单,分析出可能的存在风险,并分析这些风险因素产生的原因及其内在关联。第三,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估分析。这主要是通过构建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评估体系,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该项目的风险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和风险定级,旨在为风险控制策略的提出提供依据。第四,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控制策略分析。这是风险因素的问题解决阶段,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之后,从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风险接受四大方面阐释了工程项目风险控制的一般性策略,并针对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各类不同的风险因素,提出了具体的风险减轻的应对策略,这便可作为风险应对规划过程的主要依据,保障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赖剑[3](2017)在《浅议市政工程建设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文中认为市政工程的造价控制与管理,应当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既要全面又要有侧重点。而造价管理的重点是工程建设的前期阶段,也就是投资决策与设计时期,应当到市场中进行全面的调研,编制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文件,提高投资估算与设计概算的精准性,采用设计监理、设计招标、出台设计规章等方式,限定设计数额,加强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
蒋小可[4](2016)在《番禺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城市化发展特点,番禺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在维护番禺城市经济社会秩序、促进市容市貌显着改观、保证国家和地方城建城管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营造和谐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不足,城市管理体制弊端暴露,执法工作矛盾凸显,目前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与时代的发展、地方政府的要求、人民群众的环境诉求存在很大的差距。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改革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化解存在的各种矛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不仅是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更是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者肩负的重要责任。番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在改革中前进。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专项研讨、发现问题、查找根源、总结经验,对番禺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进行深入剖析,努力寻求适合番禺特点的城管执法新思路,为我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积极有益的启示。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相关概念、研究文献、研究方法等做了简要的描述和说明。第二章番禺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概况及发展。通过发展历程、组织机构、人员队伍、工作职责、工作基本情况、取得成效以及面临的困境等方面,描述了番禺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现状。通过对番禺区城管综合执法探索镇(街)综合执法队伍新模式、启动事权下放与分级管理、尝试城市管理进社区、创新综合执法大部制改革等建设性举措,进行了改革的成效分析。第三章番禺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从内部——立法滞后权责不清、外部——舆论负面环境被动两个方面查找了番禺区城管执法存在的问题,并从法律保障、权责配置、有效协作、环境复杂、队伍素质等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四章国内外城市管理先进经验对番禺区的启示。借鉴国内外城市管理体制建设的成功经验,总结归纳对优化番禺城管执法体制的启示。第五章进一步推进番禺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的构想。提出完善番禺城管综合执法的总体思路,以及建立城管执法国家法律、合理界定执法权限、优化各部门综合协调、提高综合执法能力、建设职业化综合执法队伍、实现综合长效管理、推动公众参与城市管理七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的具体对策。第六章结论与讨论。对全文进行简要的概括总结,针对当前城市管理面临的难题,提出后续研究展望。
郭皓[5](2015)在《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商业综合体是商业地产的一种高级形态,它综合着多种城市功能,目的就是以它独特的商业价值,让投资者和开发商获得最大的回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商业综合体必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趋势,未来也会是城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相关。同时,城市商业综合体往往体量大、业态多、资金需求大、开发技术要求高,盲目进行城市综合体开发,极易造成开发失误,并产生巨大的损失。因此,对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很大程度决定着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的成败。本文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结合SWOT分析法、头脑风暴法和层次分析法等三种方法,对赣州华润中心·万象城进行风险管理研究,系统化的对万象城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进行研究,为城市商业综合体开发项目提供规范的风险管理办法,旨在为开发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冯文刚,陈亮[6](2013)在《重大突发事件决策支持的语义协同模式构建的案例推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大突发事件能引发社会连锁响应和严重后果,并可能危及社会稳定。因此当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及时生成预案、开展行动,将能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本文将基于案例推理的案例表示与相似度度量方法应用到应急辅助决策中,尝试通过3个方面构建合适的相似度度量建模表达:(1)语义约束下的案例属性提取过程;(2)基于多案例多属性的事物概念设计,允许案例属性存在同语义不同表达;(3)协同特征匹配下的案例新描述,基于Wordnet词汇关联分析多类中心的特征距离,推理出案例属性的最可能对应语义。实验表明其可以显着提升案例匹配效率。将为今后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有效而及时的决策支持。
陈瑜[7](2010)在《“两型社会”背景下区域生态现代化评价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保持迅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人口基数大,自然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不力的挑战。在现有的经济结构下,经济的增长速度与有限资源的矛盾,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越来越得以凸显,传统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两型社会”)的方略,并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列为试点区域,率先在国内进行两型社会改革建设探索。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二战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实现现代化成为各地区发展的主题。而当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效率与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逐渐引起人们重视时,20世纪80年代,生态现代化观点一经提出即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生态现代化也成为了现代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当前关于生态现代化的研究已经展开,但多为以欧洲国家为对象的研究,国内相关研究还不多,尚难以回答生态现代化到底是什么、当前我国典型区域生态现代化水平究竟如何、生态现代化建设水平如何提升的问题。本文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为背景,以生态现代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阅读、专家访谈、数据分析,系统地展开对生态现代化“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建”等问题的研究,探讨了“两型社会”背景下生态现代化的理论基础与内涵维度、评价指标体系、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并以湖南2000—2008年及中部六省2008年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比较,对长株潭“两型社会”背景下的区域生态现代化建设实践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生态现代化是经济生态现代化、社会生态现代化和环境生态现代化的三维整合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耦合,是现代生态和环境意识引发的传统现代化的一种生态转型。生态现代化的核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把“生态化”与“现代化”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多赢。借鉴Quaddus (2001)可持续发展三目标(经济、社会、环境)模型,本文将生态现代化分解为经济生态现代化、社会生态现代化、环境生态现代化三个维度。需要说明的是,这三个维度是综合性概念,各自又包括相关具体的二级维度,如社会生态现代化即包含了科技创新、教育水平等方面。生态现代化首先表现为经济方面的现代化。现代化不是贫穷主义,因此经济水平必须达到现代化,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社会子系统是生态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生态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系统的质量是经济和环境系统实现协调发展的关键,合理的政策、体制、良好的社会伦理道德和历史文化沉淀、稳定的社会环境因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和能量是人类经济社会系统赖以生存的根本。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可以给人类带来舒适的生存与生活空间,也会因经济社会发展的过度掠夺造成环境恶化而威胁人类生存环境。生态环境己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环境的优劣是衡量生态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对生态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2)本文构建了生态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将之纵横应用于我国典型区域本文基于现有主要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局限的比较,区域系统构成的特点和生态现代化的内涵,参考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咨询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目标层、准则层、领域层和要素层四个层次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是生态现代化水平,准则层包括经济生态现代化、社会生态现代化、环境生态现代化,领域层包括经济总量、经济效率、收入水平、城建、住房、医疗、科技、教育、碳汇、能源消耗、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弃物等13个方面,要素层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27个具体指标。本文依据Saaty(1980)提出的层次分析法,请本领域6位专家对各层次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运用AHP决策分析软件Expert Choice 2000确定各层次各要素的权重值。本文参照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国家环保部制定的生态县、市、省建设指标的达标值、国内外相关研究设定的指标值设定具体指标标准,提出了生态现代化水平目标层、准则层、领域层及要素层的计算方法。运用构建的评价模型,本文对湖南2000—2008年、中部六省2008年及长株潭城市群2007—2009年的区域生态现代化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生态现代化水平在逐步提高,尤其是在2007年底获批“两型社会”试验区以来,2008年,湖南生态现代化水平得到显着提高;中部六省2008年生态现代化水平对比中,湖北生态现代化水平最高,江西次之,湖南第三,河南第四,安徽第五,山西最低。对长株潭城市群2007—2009年的案例研究表明,长株潭综合生态现代化指数高出湖南省平均水平,其中,经济生态现代化指数较高,环境生态现代化水平次之,社会生态现代化水平最低。(3)基于国际经典与典型案例,依据我国各方面实际,本文提出,我国应当选择综合生态现代化道路,并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提出了区域生态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路径建议生态现代化建设具有路径依赖性。根据路径可选择原理,生态现代化没有标准路径,没有最佳路径,只有合适的选择。合适路径的选择,既受区域发展水平的影响,也受地理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还受制度和偏好的影响。结合生态现代化路径的国际经验及德国和荷兰典型案例,依据我国各方面实际,我们应寻求经济与环境双赢的新路径,即综合生态现代化路径。综合生态现代化是综合现代化和生态化的复合体。它要求合理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现代化的生态转型,推进绿色工业化、绿色城市化和结构生态化,降低农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的脱钩;逐步赶上生态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实现生态现代化。关于具体路径选择,在经济生态现代化方面,本研究提出要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两型产业建设、构建企业绿色管理体系,在社会生态现代化方面,提出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低碳消费模式,在环境生态现代化方面,提出要充实碳汇资源、加强节能减排,并且,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案例,结合实际,对各具体路径选择的现实与理论依据、实现的途径与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刘朝瑞[8](2008)在《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县域,是中国分布最为广泛的基本行政区域单元。2002年底,全国2053个县(县级市),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0%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近80%。所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振兴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经济已经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县域经济在我国具有基础性、全局性,起着担纲性的作用,所以,在我国发展县域生态经济更是刻不容缓。本文立足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自然、人与生态经济之间的和谐,界定了县域经济的概念,阐述了县域经济的地位与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生态经济三大主题概念进行了辨析。通过比较相关概念,本研究界定了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内涵,构思了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原则,提出了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新观念,这就是:新的系统观;新的经济观;新的价值观;新的生产观;新的消费观。在此基础上,本文高度概括了县域生态经济研究的相关理论,并进行了比较性分析。将其划分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沿性理论、支撑性理论和指导性理论。针对效率与公平永远是一对矛盾体,本文认为,伴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在县域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得到优化的。但需把握好以下原则:自然资源利用中的公平原则;自然资源利用中的效率原则。生态系统有其自身的概念、特征、组成结构和调节功能,县域经济系统也是生态系统,县域生态经济系统融合了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功能与特征,是县域范围内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通过技术中介以及人类劳动过程所构成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价值增殖和信息传递的结构单元和复合系统。在县域生态经济系统内各子域、各要素、各部门、各方面会演化出相互之间的依存及有机联系。本文认为,生态经济平衡是县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状态,县域生态经济发展需要处理平衡问题。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是县域生态经济系统中的有机平衡体。县域生态经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演化的、循环的过程。政府是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管理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主体,其对县域生态经济的管理应采用如下手段的集成: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教育手段和科学技术手段;其管理对象针对的应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其管理的着力点应落实在农村经济、城市经济和企业经济上。最后,本研究针对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提出了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及系统的评价原则、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框架模型,并以邓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王赞成[9](2007)在《城市公共危机应急体系建设初探 ——以南京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是一个关系复杂、因素众多的、多目标、多层次、多功能的动态大系统,是现代社会的主要载体,它所特有的生产要素的空间聚集和广泛流动,使得公共危机问题具有明显的高频次、大规模和不确定性。因此,如何寻求科学合理高效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就成为当今城市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是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南京市是江苏省的省会,我国着名的特大城市之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排头示范作用。目前,市委、市政府正以我国其他先进地区的发展为参照系,以更高的目标定位谋求更大的发展,如何构造南京市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以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南京市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现状的深入分析,同时借鉴西方国家大城市危机管理的成功经验,对南京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出对策和建议,力求在城市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解本政[10](2004)在《现代城市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的中国,社会结构在转型,经济体制在转轨,城市也正发生着量变与质变并举的重大变革。现代城市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运作机制。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合论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的城市化及城市化发展可选择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目前应以大城市发展为主导带动城市化的模式及其实现的基本思路。通过构造城市化质量体系的三维空间结构模型,对中国城市化质量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对沿江河城市如何跨越江河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通过对跨越江河发展双侧区域的经济关系存在非合作博弈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跨越江河双侧发展的合作博弈策略及城市跨越江河发展的基本思路。本文的后三章从我国城市体的日益企业化及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化入手,分析了以企业管理的思想研究城市管理的可能性。对城市经营、城市竞争力的研究都是从企业经营、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延伸而来。特别是在对都市圈的研究中更是发现了都市圈与企业供应链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提出了都市圈供应链、都市圈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构造了都市圈产业供应链管理层次体系模型,对都市圈供应链管理提出了大体的理论框架。
二、城市现代化 管理最关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现代化 管理最关键(论文提纲范文)
(1)智慧城市视域下的沈阳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智慧城市及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相关理论 |
一、智慧城市及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相关概念 |
(一)智慧城市 |
(二)公共安全应急管理 |
(三)智慧城市视域下公共安全应急管理 |
二、智慧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理论基础 |
(一)危机管理五阶段理论 |
(二)整体性治理理论 |
三、智慧城市背景下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的意义 |
第三章 沈阳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智慧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沈阳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现状 |
(一)应急管理的发展历程 |
(二)智慧化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建设的成效 |
二、沈阳市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尚未做到协调统一 |
(二)公共安全应急信息系统存在隐患 |
(三)危机发生时响应不够迅速 |
(四)政府对公众的危机教育的投入力度不足 |
三、沈阳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统筹协调的应急联动机制不够完善 |
(二)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
(三)应急管理预警和善后工作不受重视 |
(四)智慧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理念不强 |
第四章 中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智慧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对沈阳市的启示 |
一、中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智慧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经验 |
(一)相对健全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和组织体系 |
(二)先进的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 |
(三)完善的恢复机制和充足的应急恢复补偿资源 |
(四)不断培养民众危机意识和完善危机教育机制 |
二、发达国家和地区智慧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主要特点 |
(一)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机制的协调统一性 |
(二)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高度的完整性 |
(三)数据高度共享,统一协调指挥 |
(四)区域间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机制较多 |
三、发达国家和地区智慧应急管理的实践 |
四、中外发达国家和地区智慧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经验与启示 |
(一)建立完整的指挥、协调和执行系统 |
(二)搭建安全可靠的公共安全技术支撑平台 |
(三)重视危机过后的恢复和重建工作 |
(四)强化智慧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公众沟通系统 |
第五章 完善沈阳智慧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对策 |
一、加快构建智慧沈阳应急体系建设 |
(一)完善智慧沈阳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政策体系和促进条例 |
(二)建设智慧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
(三)构建智慧城市治理应用体系 |
二、加快构建智慧沈阳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标准创新研发 |
(一)树立“数据推动,智慧引领”创新理念 |
(二)加快构建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 |
三、运用智慧沈阳技术提升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水平 |
(一)实现智慧沈阳公共安全全方位监测 |
(二)实现安全信息的智慧化系统分析 |
四、综合运用智慧沈阳安全信息平台加强部门协同能力 |
(一)高效应用智慧沈阳安全信息平台 |
(二)强化救援力量的整体协同能力 |
五、加强智慧沈阳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应用 |
(一)加强智慧沈阳公共安全的宣传教育 |
(二)利用产学研模式加强人才理论实践教育 |
(三)加强智慧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理念 |
(四)培育智慧沈阳精神的龙头骨干企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及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的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应用价值 |
1.3.1 论文的研究目的 |
1.3.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3.3 本项目的工程应用价值 |
1.4 论文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
1.4.1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论文研究方案与可行性分析 |
1.5.1 论文主要研究方案 |
1.5.2 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理论分析 |
2.1.1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涵及作用 |
2.1.2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要求和原则 |
2.1.3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阶段 |
2.1.4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
2.2 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 |
2.2.1 风险的概念与特征 |
2.2.2 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与过程 |
2.2.3 风险管理应对的主要策略 |
2.3 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 |
2.3.1 项目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理论 |
2.3.2 项目要素风险管理理论 |
2.3.3 基于风险管理要素的项目风险管理理论 |
2.4 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分析框架的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3.1 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
3.1.1 项目实施的背景及总体目标 |
3.1.2 项目实施的总体设计架构 |
3.1.3 信息显示系统的技术可行方案 |
3.1.4 信号处理系统的技术可行方案 |
3.1.5 声音处理系统的技术可行方案 |
3.1.6 集中监控系统的技术可行方案 |
3.1.7 智能控制系统的技术可行方案 |
3.2 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
3.2.1 "成本—效益"分析法 |
3.2.2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主要指标 |
3.2.3 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 |
3.3 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的社会可行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因素的识别及其产生机理分析 |
4.1 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识别的基本要素分析 |
4.1.1 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的基本特征 |
4.1.2 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识别的基本步骤 |
4.1.3 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因素识别的主要内容 |
4.2 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因素识别分析 |
4.3 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的产生机理 |
4.3.1 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风险产生的原因 |
4.3.2 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因素之间的关联及作用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估分析 |
5.1 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 |
5.1.1 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评估的指标设计说明 |
5.1.2 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 |
5.2 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 |
5.3 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 |
5.3.1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本研究项目中风险评估的应用步骤 |
5.3.2 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评价过程及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控制策略 |
6.1 合同风险的控制策略 |
6.2 人力资源风险的控制策略 |
6.3 管理设计风险的控制策略 |
6.4 技术风险的控制策略 |
6.5 项目建设风险的控制策略 |
6.6 财务风险的控制策略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浅议市政工程建设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投资决策阶段造价控制的前提 |
2 设计阶段是造价控制的关键 |
3 结语 |
(4)番禺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 |
(二)相关概念 |
(三)城市管理相关理论 |
(四)研究文献综述 |
二、番禺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概况及发展 |
(一)机构概况 |
(二)工作概况 |
(三)番禺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发展探索 |
三、番禺区城管综合执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番禺区城管综合执法存在问题 |
(二)番禺区城管综合执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四、国内外城市管理先进经验对番禺区的启示 |
(一)国内外城市管理体制分析 |
(二)新加坡、东京、香港城市管理的启示 |
五、进一步推进番禺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的构想 |
(一)完善番禺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总体思路 |
(二)进一步深化番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的具体对策 |
六、结论与讨论 |
(一)结论 |
(二)后续研究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和流程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城市商业综合体相关理论概述 |
2.1 城市商业综合体概述 |
2.1.1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概念 |
2.1.2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类别 |
2.1.3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特点和与传统房地产的区别 |
2.2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历程 |
2.2.1 国外发展历程 |
2.2.2 国内发展历程 |
第三章 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风险概述 |
3.1 风险相关概念界定 |
3.1.1 风险的定义 |
3.1.2 风险的特征 |
3.2 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风险管理的类别 |
3.3 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 |
第四章 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风险管理识别 |
4.1 风险识别的目的 |
4.2 风险识别的过程 |
4.3 风险识别的方法 |
第五章 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价 |
5.1 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价的内容 |
5.1.1 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风险评价的目的 |
5.1.2 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风险评价的步骤 |
5.2 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价的方法 |
5.2.1 专家决策法 |
5.2.2 蒙特卡洛模拟法 |
5.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2.4 层次分析法 |
第六章 以赣州华润中心·万象城为例 |
6.1 工程概况 |
6.2 工程概述 |
6.2.1 项目背景 |
6.2.2 项目开发模式分析 |
6.3 运用模型对赣州华润中心·万象城进行风险评价 |
6.3.1 方法的选择 |
6.3.2 对赣州华润中心·万象城进行风险识别 |
6.3.3 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 |
6.3.4 搭建SWOT道斯矩阵 |
6.3.5 赣州华润中心·万象城的风险评价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重大突发事件决策支持的语义协同模式构建的案例推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案例推理 |
2.1 案例推理工作流程 |
2.2 重大突发事件案例表示 |
2.3 重大突发案例检索 |
2.3.1 语义距离 |
2.3.2 协同模式[22] |
3 仿真实验比较 |
3.1 实验1 |
3.2 实验2 |
3.3 实验3 |
4 结论 |
(7)“两型社会”背景下区域生态现代化评价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 |
1.1.2 中国实现生态现代化的战略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两型社会 |
1.2.2 生态现代化 |
1.3 研究过程、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过程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生态现代化理论研究进展 |
2.1.1 生态现代化理论产生背景 |
2.1.2 生态现代化理论概念研究 |
2.1.3 生态现代化理论发展阶段 |
2.1.4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2.1.5 生态现代化研究述评 |
2.2 "两型社会"研究现状 |
2.2.1 "两型社会"的内涵本质 |
2.2.2 "两型社会"的评价体系 |
2.2.3 "两型社会"建设的路径 |
2.2.4 "两型社会"建设文献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两型社会"背景下生态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研究 |
3.1 生态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2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理论 |
3.2 生态现代化的理论核心 |
3.2.1 生态现代化的内涵维度 |
3.2.2 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则 |
3.2.3 生态现代化的建设模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操作性原则 |
4.1.3 动态性原则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现有主要评价指标体系及局限 |
4.2.2 本研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4.2.3 本研究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
4.3 评价指标体系计算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评价标准与分级 |
4.3.3 指标体系的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态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 |
5.1 湖南历年生态现代化建设水平分析 |
5.1.1 指标原始数据 |
5.1.2 综合评价结果 |
5.1.3 评价结果分析 |
5.2 中部六省生态现代化建设水平对比分析 |
5.2.1 案例区域选取 |
5.2.2 指标原始数据 |
5.2.3 综合评价结果 |
5.2.4 评价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两型社会"背景下区域生态现代化的建设路径 |
6.1 区域生态现代化路径研究的重要意义 |
6.2 生态现代化的国际经验与典型案例 |
6.2.1 生态现代化的国际经验 |
6.2.2 生态现代化的典型案例 |
6.3 我国区域生态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
6.3.1 我国区域生态现代化的总体路径选择 |
6.3.2 我国区域经济生态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
6.3.3 我国区域社会生态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
6.3.4 我国区域环境生态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现代化建设案例分析 |
7.1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现代化建设背景 |
7.2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现代化建设现状评价 |
7.2.1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现代化建设评价方法与结果 |
7.2.2 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生态现代化现状分析 |
7.2.3 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生态现代化现状分析 |
7.2.4 长株潭城市群环境生态现代化现状分析 |
7.2.5 长株潭城市群综合生态现代化现状分析 |
7.3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现代化建设路径建议 |
7.3.1 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生态现代化建设的路径建议 |
7.3.2 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生态现代化建设的路径建议 |
7.3.3 长株潭城市群环境生态现代化建设的路径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8)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县域生态经济的理论基础 |
2.1 区域经济学 |
2.2 县域经济 |
2.3 生态经济 |
2.4 县域生态经济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县域生态经济系统与结构 |
3.1 生态系统 |
3.2 经济系统 |
3.3 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 |
3.4 县域生态经济系统与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分析 |
4.1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公平与效率的经济学诠释 |
4.2 环境污染中的公平与效率 |
4.3 自然资源利用中的公平与效率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县域生态经济平衡运作与实现路径 |
5.1 生态平衡 |
5.2 生态经济平衡概念 |
5.3 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的相互关系 |
5.4 县域生态经济平衡的作用 |
5.5 实现县域生态经济平衡的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集成管理 |
6.1 县域生态经济集成管理 |
6.2 农村生态经济管理 |
6.3 县域城市生态经济管理 |
6.4 企业生态经济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评价 |
7.1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评价思路 |
7.2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
7.3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
7.4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评价模型 |
7.5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以邓州市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县域生态足迹评价 |
8.1 生态经济足迹模型 |
8.2 邓州市2002-2005年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计算 |
8.3 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9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全文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及所做相关研究 |
(9)城市公共危机应急体系建设初探 ——以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1.2 基本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2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2.1 国内外基础理论研究 |
2.2 国内外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典型范例 |
2.2.1 美国纽约市危机管理模式 |
2.2.2 日本东京市危机管理模式 |
2.2.3 北京市危机管理 |
2.2.4 上海市应急体系建设 |
2.2.5 南宁市应急体系建设 |
2.3 国内外应急机制比较及其启示 |
2.4 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
3 南京市城市危机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 危机管理绩效显着 |
3.2 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
3.2.1 危机管理的认识有待深化 |
3.2.2 综合性协调机构应进一步构建 |
3.2.3 缺乏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 |
3.2.4 危机管理的高科技支撑体系有待强化 |
3.2.5 缺乏灵敏高效的应急系统 |
3.3 目前导致南京市公共危机的潜在因素 |
3.3.1 自然灾害严重 |
3.3.2 公共卫生潜在危机 |
3.3.3 工业安全生产危机极需关注 |
3.3.4 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危机加剧 |
3.3.5 社会治安又有新的挑战 |
3.3.6 教育安全危机也不能忽视 |
4 南京市公共危机特点分析 |
4.1 公共安全维护难度增大 |
4.2 危机损失放大效应突出 |
4.3 危机现象频率高、规模大 |
5 构建南京市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对策 |
5.1 明确政府主体责任 |
5.1.1 设置公共危机管理常设机构 |
5.1.2 加强预警和应急管理队伍建设 |
5.2 协调非政府组织关系 |
5.3 完善危机管理法制体系 |
5.4 应对突发危机的公民教育与训练 |
5.5 建全公共危机管理财政支撑体系 |
5.6 加强大众传媒的管理 |
5.7 构建危机管理高新技术支撑体系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现代城市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论文的技术路线和内容 |
1.2.1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2.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城市发展理论综述 |
2.1 城市概念与城市经济发展 |
2.1.1 城市的起源和性质 |
2.1.2 判定城市的区划标准 |
2.1.3 城市角色的演变与内涵延伸 |
2.2 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一般理论 |
2.2.1 区位理论 |
2.2.2 结构理论 |
2.2.3 人口迁移论 |
2.2.4 非均衡增长论 |
2.2.5 生态学派理论 |
2.3 城市发展的理论进展 |
2.3.1 人力资本 |
2.3.2 制度 |
2.3.3 文化 |
2.3.4 社会资本 |
2.3.5 产业集聚与创新环境 |
2.4 城市发展研究的基本趋势 |
2.4.1 要素集合不断扩大 |
2.4.2 软要素越来越受到重视 |
2.4.3 要素更加体现“以人为本” |
2.4.4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竞争力研究成为焦点 |
2.4.5 政府再造理论成为学术界越来越关注的前沿课题 |
2.5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理论 |
第三章 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模式的选择 |
3.1 城市化内涵 |
3.1.1 不同学科的认识 |
3.1.2 主要代表性观点 |
3.1.3 城市化内涵的科学解释 |
3.2 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
3.2.1 国家政策的调控力 |
3.2.2 产业结构的转换力 |
3.2.3 城乡间的相互作用力 |
3.2.4 科技进步的推动力 |
3.3 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 |
3.3.1 我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因素分析 |
3.3.2 中国城市化发展可选择模式分析 |
3.3.3 城市化主导模式的选择 |
3.4 实现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 |
3.4.1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
3.4.2 改革土地制度 |
3.4.3 建立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
3.5 中国城市化质量体系结构建立 |
3.5.1 城市化质量策划维 |
3.5.2 城市化质量实现维 |
3.5.3 城市化质量的改进维 |
第四章 面向城市化的沿江河城市跨越江河发展 |
4.1 沿江河城市跨越江河双侧发展的动力分析 |
4.1.1 城市经济腹地是跨越江河发展的外动力 |
4.1.2 土地资源和价格的调控作用是跨越江河发展的内动力 |
4.1.3 产业结构转换是跨越江河发展的催化剂 |
4.1.4 交通运输条件是跨越江河发展的加速器 |
4.2 沿江河城市跨越江河双侧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
4.2.1 城市地理形状的要求是跨越江河发展的客观因素 |
4.2.2 国内外城市的发展模式是跨越江河发展的示范 |
4.2.3 促进城市景观是跨江河发展的必然要求 |
4.2.4 跨江河发展是以超常规方式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
4.2.5 跨江河发展便于统一规划和合理建设沿基础设施 |
4.2.6 跨江河发展有助于突破行政分割 |
4.2.7 跨江河发展有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4.2.8 跨江河发展有利于都市经济圈的形成与演化 |
4.3 城市跨越江河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4.3.1 技术方面的制约因素基本消失 |
4.3.2 经济高速发展为跨江河提供经济方面的支持 |
4.3.3 政策支持是跨江河战略成功实施的有力保障 |
4.4 跨越江河发展双侧区域的博弈分析 |
4.4.1 “智猪博弈”:跨越江河双侧区域非合作博弈的典型反映 |
4.4.2 从博弈论的角度考虑跨越江河双侧发展合作博弈的策略 |
4.4.3 建立城市跨越江河双侧发展的合作博弈规则 |
4.5 城市跨越江河发展的基本思路 |
4.5.1 城市跨越江河发展要有准确的战略定位 |
4.5.2 城市跨越江河发展被跨区域要搭建的三个平台 |
4.5.3 跨江河双侧发展的两岸合作模式及政策建议 |
第五章 城市的经营模式 |
5.1 城市经营的概念及内涵 |
5.1.1 城市经营的概念 |
5.1.2 城市经营的内涵 |
5.2 中国城市经营的制度背景和动力机制 |
5.2.1 土地市场的建立是中国城市经营的起点 |
5.2.2 分税制为城市经营提供了基本的财力资源 |
5.2.3 企业家的挑剔行为使城市竞争不断加剧 |
5.2.4 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使城市经营成为普遍的自觉行为 |
5.3 城市经营的主体 |
5.3.1 政府在城市经营中的主体作用 |
5.3.2 市场化的城市经营模式要求市场要成为城市经营的主体 |
5.4 城市经营的目标 |
5.5 城市经营的原则及方式 |
5.5.1 城市经营的原则 |
5.5.2 城市经营的方式 |
5.6 城市经营的领域 |
5.6.1 政府在以市场为主导领域的经营职能 |
5.6.2 政府在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领域的经营职能 |
5.6.3 政府为主导的经营领域 |
5.7 政府在城市经营中的职能转变 |
5.7.1 为进入城市的各类投资者和消费者提供有效的市场制度 |
5.7.2 做好城市品牌形象的包装与推广 |
第六章 城市竞争力研究 |
6.1 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 |
6.1.1 国内外学者城市竞争力研究述评 |
6.1.2 城市竞争力形成的原因 |
6.2 城市竞争力的实质及其分析 |
6.2.1 从城市产生与发展看城市竞争力的实质 |
6.2.2 从现代城市之间的竞争关系看城市竞争力的实质 |
6.2.3 从集聚和辐射的关系看城市竞争力的实质 |
6.3 城市竞争力因素分析 |
6.3.1 城市竞争资本 |
6.3.2 城市竞争环境和竞争过程 |
6.3.3 城市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 |
6.4 城市竞争力的构建 |
6.4.1 制度力 |
6.4.2 区位力 |
6.4.3 设施力 |
6.4.4 创新力 |
6.4.5 持续力 |
6.4.6 开放力 |
6.4.7 市场力 |
6.4.8 特色力 |
6.4.9 科技力 |
6.4.10 产业力 |
6.5 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 |
6.5.1 巩固传统腹地 |
6.5.2 延伸“准腹地” |
6.5.3 畅展“飞地型腹地” |
6.6 提高城市竞争力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
6.6.1 城市竞争资本的积累 |
6.6.2 竞争环境优化,催进竞争资本增值 |
第七章 都市圈供应链管理研究 |
7.1 都市圈供应链的提出 |
7.1.1 城市体的日益企业化 |
7.1.2 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化与城市经营的发展 |
7.2 都市圈供应链与都市圈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
7.2.1 都市圈及企业供应链的概念 |
7.2.2 都市圈供应链的概念 |
7.2.3 都市圈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
7.2.4 都市圈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 |
7.2.5 都市圈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
7.2.6 都市圈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
7.3 都市圈供需链管理的必然性分析 |
7.3.1 当前都市圈管理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冲突 |
7.3.2 都市圈供需链管理的必然性 |
7.3.3 都市圈供应链管理对都市圈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
7.4 产业上下游都市圈供应链管理 |
7.4.1 都市圈产业供应链管理层次体系模型 |
7.4.2 都市圈供应链管理与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的区别 |
7.4.3 都市圈供应链成长理论与供应链管理的运营机制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的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城市现代化 管理最关键(论文参考文献)
- [1]智慧城市视域下的沈阳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 周方越. 沈阳师范大学, 2017(09)
- [2]W市公路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D]. 许如静. 东南大学, 2017(01)
- [3]浅议市政工程建设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J]. 赖剑. 四川建材, 2017(02)
- [4]番禺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问题研究[D]. 蒋小可. 兰州大学, 2016(08)
- [5]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郭皓. 江西理工大学, 2015(05)
- [6]重大突发事件决策支持的语义协同模式构建的案例推理研究[J]. 冯文刚,陈亮. 信号处理, 2013(11)
- [7]“两型社会”背景下区域生态现代化评价与路径研究[D]. 陈瑜. 中南大学, 2010(02)
- [8]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研究[D]. 刘朝瑞. 武汉理工大学, 2008(12)
- [9]城市公共危机应急体系建设初探 ——以南京市为例[D]. 王赞成. 南京理工大学, 2007(02)
- [10]现代城市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D]. 解本政. 天津大学, 2004(11)